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論報應主義刑罰的積極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8-09-08 17:54
【摘要】:報應主義刑罰觀念是刑法針對已然犯罪行為的應答,這使得它難以產生出面向未來的效果,因此,針對報應主義的批評主要是認為它不具有社會治理的效果,是一種消極的甚至是一種純粹破壞性的刑罰觀念。為了回應這一質疑,必須回歸到報應主義的內涵,即一種蘊含著確認公民自由的報應主義刑罰理念。如果為了回應對報應主義刑罰消極性的批評,僅僅考慮報應主義在建構國家與法的合法根據(jù)上的積極價值,則將潛藏著維護法之權威優(yōu)越于確認自由的危險。因此,有必要進入報應主義的另一維度,即從實踐具體正義的角度——恢復到一種平等狀態(tài),以發(fā)掘其積極價值。在這一維度,報應主義刑罰觀的價值在于使被害人能夠作為一方積極主體參與刑罰基準權的博弈,從而使法對正義的追求不再體現(xiàn)為純粹的結果性要求,而是一種實踐性機制,在這一點上,古老的復仇法則為這種參與提供了值得參考的刑罰價目表。
[Abstract]:The concept of retribution penalty is the response of criminal law to the crim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duce the effect of com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criticism of retribution is that it does not have the effect of social governance. It is a negative and even a purely destructive concept of punishment.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is query, we must return to the connotation of retribution doctrine, that is, a retribution doctrine containing the penalty idea of affirming civil libertie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riticism of the negative penalty of retribution, considering the positive value of retribution in the leg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 law, the authority of preserving the law will be superior to the danger of affirming freedo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ter another dimension of retribution, that is, to restore to a state of equal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actical justice, in order to discover its positive value. In this dimension, the value of retribution penalty view lies in enabling the victi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ame of penalty benchmark right as an active subject, so that the pursuit of justice by law is no longer a pure result requirement, but a practical mechanism. At this point, the ancient law of revenge provides a price list of penalties for such participation.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法律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超法規(guī)的責任阻卻事由要素的體系構建——重返‘以人為本'的報應主義指導思路”的階段性成果。(13YJC820071)
【分類號】:D9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溯;;社會學視野下的刑罰:刑罰社會學研究[J];刑事法評論;2008年02期

2 鄧小剛;;從功利刑罰觀到現(xiàn)代刑罰觀——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視野下刑罰觀的發(fā)展[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韓瑞麗;;刑罰有限性原因新論[J];學術探索;2013年01期

4 黃偉明;;論刑罰本位立場之倡導[J];法治研究;2013年02期

5 袁彬;帥美琴;;論科學刑罰觀的現(xiàn)代標準及內涵[J];刑法論叢;2011年03期

6 龔華;;從國家刑到社會刑——重新認識我國刑罰的本質[J];刑事司法論壇;2011年00期

7 趙秉志,陳志軍;刑罰價值理論比較研究[J];法學評論;2004年01期

8 楊開湘;;拉姆佩論刑罰哲學的雙重任務[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張宗亮;解永照;;對刑罰報應論的再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10 張小燕;;刑罰“元”問題研究[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強;;試論犯罪學應加強對刑罰改革的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溫萬名;馬紹明;;董老刑罰思想與我國緩刑適用條件的立法完善[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3 何萍;;累犯制度的演變及解讀[A];國家治理: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李燕濤;所有懲罰都是損害[N];人民法院報;2011年

2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 牛克乾;刑罰的難題與刑事法官的使命[N];人民法院報;2012年

3 李曉林 張熙照;黑格爾刑罰觀探析[N];吉林日報;2003年

4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人民檢察院 何萬發(fā);現(xiàn)代刑罰觀重人道也重罪刑對等[N];檢察日報;2014年

5 郭理蓉;刑罰體系與刑罰制度的現(xiàn)代化[N];法制日報;2004年

6 楊鴻雁;中國古代恥辱刑沿革[N];人民法院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金玉;論俄羅斯聯(lián)邦刑罰的本質和構成[D];吉林大學;2009年

2 董淑君;刑罰的要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黃立;刑罰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郝方f ;刑罰現(xiàn)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張麗;論刑罰對犯罪的制約[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高艷東;刑事可罰根據(jù)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房緒興;刑罰制度的歷史階段演進[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張明;量刑基準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劉軍;刑法學中的被害人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乃富;刑罰價值的理性解析[D];山東大學;2009年

2 尤金亮;論刑罰的效益[D];湘潭大學;2004年

3 韓勁松;論刑罰寬和化[D];黑龍江大學;2005年

4 劉淑麗;論刑罰的功能[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郭倩;刑法哲學的界定[D];蘇州大學;2015年

6 賈立軍;論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在實踐中的實現(xiàn)[D];蘭州大學;2015年

7 趙臻;論刑罰思想變革的必然性[D];復旦大學;2009年

8 張波;生態(tài)犯罪的刑罰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9 習少婷;刑罰的功能論[D];武漢大學;2005年

10 劉云榮;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刑罰實現(xiàn)體系[D];蘇州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2312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2312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59a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