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兼具“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之處斷原則
本文選題:法條競合 + 想象競合。 參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年08期
【摘要】:法條競合的本質(zhì)在于能否以一法條對行為的非價內(nèi)涵進行全面評價。在具有"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中,法條本身之間雖然存在交叉關系,但適用任何一個法條都不能對行為實現(xiàn)全面評價。對此,我國刑法學界將此類型的個案大多作為法條競合的特殊情形予以處理,并開展了重法能否優(yōu)于輕法的曠日之爭。本文以全面評價原則為構(gòu)建基礎,提出了從罪質(zhì)和罪量的視角來評價該類競合現(xiàn)象的方法,得出了其本質(zhì)屬于想象競合的結(jié)論,為處斷兼具"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色彩"的個案提供了法理依據(jù)與操作指南。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coopetition of laws lies in whether a law c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non-value connotation of behavior. In the case of "coincidence of articles of law and imaginative concurrence", although there is a cros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les of law itself, the application of any one article of law can not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behavior. In view of this, most of the cases of this type are dealt with as the special cases of competing articles of law in the criminal law circle of our country, and there is a dispute about whether the heavy law is superior to the light law.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evaluate this kind of competing phenomenon from the angle of crime quality and crime quantity,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its essence belongs to imaginative concurrence. It provides the legal basis and the operation guide for the cas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aw and imagination.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刑法語境下法條競合論的建構(gòu)研究”(12BFX056) 四川省教育廳青年基金項目“論罪數(shù)判斷的流程與標準”(09SB060)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興良;;我國刑法中的法條競合及適用[J];法學雜志;1986年06期
2 葉良芳;;法條何以會“競合”?——一個概念上的澄清[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3 車浩;;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關系[J];法學研究;2010年02期
4 王強;;法條競合特別關系及其處理[J];法學研究;2012年01期
5 梁根林;;許霆案的規(guī)范與法理分析[J];中外法學;2009年01期
6 周光權(quán);;法條競合的特別關系研究——兼與張明楷教授商榷[J];中國法學;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ù)[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金澤剛;;犯罪原因與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韓軼;劉雯;;刑事政策與刑罰目的關系論——兼析“兩少一寬”的民族刑事政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4 梅錦;;論我國犯罪構(gòu)成理論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論體系的比較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易斌,李明;正當防衛(wèi)之思考[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6 周光權(quán);;規(guī)范違反說的新展開[J];北大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7 梁根林;;中國死刑控制論綱——立足于具體國情的制度設計[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8 馮亞東;張麗;;期待可能性與犯罪動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9 董玉庭;;期待可能性理論的法理學分析[J];北方法學;2009年01期
10 丁英華;;法律視域外的公司犯罪治理路徑[J];北方法學;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強;;刑事犯罪紀錄與政府信息公開初探[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徐昕;;為權(quán)利而自殺——轉(zhuǎn)型中國農(nóng)民工的“以死抗爭”[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3 黃書建;熊金平;;外國刑法中的排除違法性事由比較分析[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飛;;民企“原罪”問題的刑法學辨正[A];2005年貴州省法學會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蘇明月;;不同平臺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學上的、犯罪學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齊巍;;中國打擊和預防有組織犯罪對策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謝望原;白岫云;;加入WTO后我國刑事政策的調(diào)整與革新[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8 夏尊文;陳建軍;張介玉;;刑罰泛化否定論——兼與吳宗憲先生商榷[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宏玉;;實證學派——刑事政策合理化的發(fā)展[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仁文;;刑事政策的概念與范圍[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gòu)成結(jié)構(gòu)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白云飛;規(guī)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向東;基準刑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郭磊;量刑情節(jié)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冉;論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馬朗;犯罪的二次性違法屬性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仇曉靜;數(shù)罪并罰類型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孫凌鳳;酌定量刑情節(jié)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史蘭芳;被脅迫行為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余勝;認罪從寬制度芻議[D];湘潭大學;2009年
7 黃奉文;論刑事被害人過錯對量刑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8 陳有限;論我國刑法中的加重情節(jié)[D];湘潭大學;2010年
9 李文明;我國環(huán)境犯罪危險犯的立法探討[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劉覓瓊;論脫逃罪的身份與共同犯罪[D];湘潭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銘川;;法條競合中特別法條和普通法條的關系探析[J];北方論叢;2011年01期
2 陳洪兵;;搶劫殺人的應定故意殺人罪[J];法律適用;2007年08期
3 陳洪兵;;搶劫殺人的應定故意殺人罪[J];法律適用;2007年09期
4 陳興良;;刑法競合論[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5 張明楷;;法條競合中特別關系的確定與處理[J];法學家;2011年01期
6 馮亞東;論法條競合后的從重選擇[J];法學;1984年04期
7 蘇力;司法解釋、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從最高法院有關“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釋切入[J];法學;2003年08期
8 車浩;;從華南虎照案看詐騙罪中的受害者責任[J];法學;2008年09期
9 葉良芳;;存與廢:嫖宿幼女罪罪名設立之審視[J];法學;2009年06期
10 齊文遠;周詳;;習水嫖宿幼女案中行為人的犯罪性質(zhì)[J];法學;2009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阮齊林;[N];檢察日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飛飛;;我國法條競合的種類及適用原則[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陳剛;;論存在包容關系的法條競合[J];中國檢察官;2012年15期
3 高潤生;試析《關于懲治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中法條競合問題[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4 賀偉;;論法條競合[J];法制與社會;2014年14期
5 蘇彩霞;法條競合新探[J];貴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6 楊興培,陸敏;破壞市場經(jīng)濟秩序犯罪中的法條競合問題研究[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肖中華;也論法條競合犯[J];法學論壇;2000年05期
8 趙秉志;肖中華;;法條競合及法條適用原則[J];華東刑事司法評論;2002年01期
9 梁晟源;“法條競合”若干問題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朱飛;論法條競合的本質(zhì)[J];政法學刊;200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毓忠;法條競合莫“一刀切”[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3年
2 南京市秦淮地方稅務局 朱延 夏亞非;稅務行政處罰中法條競合的認定與處罰規(guī)則[N];江蘇法制報;2013年
3 浙江省金華市環(huán)境保護局 黃海軍;關于法條競合與數(shù)罪并罰的思考[N];中國環(huán)境報;2014年
4 中國海監(jiān)第一支隊 孫璐;淺析法條競合在執(zhí)法中的適用[N];中國海洋報;2013年
5 武漢大學法學院 吳情樹;法條競合適用原則的準確表述[N];檢察日報;2009年
6 武清;關于法條競合犯的認定和法律適用[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羅鮮梅;不悔改再販毒 法條競合如何適用[N];法治快報;2009年
8 ;專家對話法條競合司法實踐難題[N];檢察日報;2006年
9 吉林省大安市工商局 劉建武;想象競合與法條競合的區(qū)別與適用[N];中國工商報;2005年
10 山東省單縣工商局 宋健;本案是法條競合還是想象競合[N];中國工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彥強(王強);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2 龔培華;刑法法條關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覃茜;論法條競合[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2 鄭海峰;法條競合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唐福蘭;論現(xiàn)行刑法法條競合適用原則[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趙桐;論刑法上之法條競合[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5 王yN;法條競合理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年
6 殷馳;論法條競合及其適用原則[D];四川大學;2002年
7 齊曉伶;法條競合理論新表述[D];蘭州大學;2007年
8 任學江;論法條競合犯[D];鄭州大學;2003年
9 繆棟;刑法法條競合限制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王少勃;法條競合的實踐難題及解決[D];遼寧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77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97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