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征表主義人格定罪模式評析

發(fā)布時間:2018-05-04 09:42

  本文選題:征表主義 + 人格危險性 ; 參考:《河北法學》2015年11期


【摘要】:征表主義人格定罪模式認為犯罪是惡性的表現(xiàn),主張通過行為征表出來的人格危險性來認定罪。這種人格定罪模式對于解釋原因自由行為及不能犯等刑法問題具有理論價值。征表主義人格定罪模式將保障人權(quán)與防衛(wèi)社會進行了必要調(diào)和,在一定程度上堅持主客觀相結(jié)合,但存在處罰范圍擴大,容易導致侵犯人權(quán)的危險等問題。
[Abstract]:Crime is regarded as a vicious manifestation in the pattern of characterizing personality conviction,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rim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personality risk represented by the behavior sign. This kind of personality conviction mode has theoretical value for explaining the criminal law problems such as free action and impossibility. The pattern of personality conviction by sign and manifest makes it necessary to reconcil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the defense society,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nsists on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idening of punishment scope and the danger of violating human rights.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法學院;中共江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
【基金】: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3年)規(guī)劃項目《定罪中的人格問題研究》(13FX05)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胡東平;;論人格形成責任[J];政法學刊;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川;張飛虎;;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等價性的判斷標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2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ù)[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許發(fā)民;;論刑罰的社會功能——刑罰功能的社會學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4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舊派理論對《欽定大清刑律》的影響[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5 韓軼;;刑罰目的的實現(xiàn)與緩刑、減刑、假釋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6 仇艷艷;田野;;等價生命的尷尬境地——探討等價生命換取行為在我國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陳海平;;困境與進路:司法改革語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8 王慶廷;;法律的親情化求證——一個法理學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9 許發(fā)民;徐光華;;罪刑法定視野下的禁止類推之解讀[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10 張訓;;打開刑法之門——評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的學術情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朝霞;王志坤;;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視野中論檢察機關的刑事政策改進[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孫光駿;;關于刑事和解的幾個法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呂禮華;;死刑問題探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謝望原;鄒兵;;試論民事賠償對不起訴的影響和具體適用[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甄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國的實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梁平;;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審查起訴階段的理解與貫徹[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王志勇;;中國大陸侵犯專利權(quán)犯罪問題研究[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quán)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quán)論壇論文選編(第二部分)[C];2011年

8 孫日華;;警察如何解釋?——從“鄧玉嬌案”引發(fā)的思考[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黨惠娟;;試論環(huán)境犯罪客體的界定及刑法規(guī)范的相關完善[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王秀科;劉加堯;;主要國家動物福利立法概況及啟示[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gòu)成結(jié)構(gòu)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nèi)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李曉歐;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華;關于構(gòu)建中國體育仲裁制度及相關理論問題之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李曉冉;論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軍;監(jiān)督管理過失犯罪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席曉鳴;論刑民交錯現(xiàn)象[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談在祥;醫(yī)療事故罪司法認定疑難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彭慧玲;論交通肇事罪的認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應云總;論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余家愷;組織犯的詮釋基礎與刑事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謝麗莉;論嚴格責任在我國刑法中的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曹俊華;犯罪數(shù)額累計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立志;累犯構(gòu)成視角的轉(zhuǎn)換(上)——過失累犯之提倡[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鮮鐵可;團藤重光刑法思想研究[J];現(xiàn)代法學;1996年05期

3 大冢仁,張凌;人格刑法學的構(gòu)想(上)[J];政法論壇;2004年02期

4 梅傳強;論刑事責任的根據(jù)[J];政法學刊;2004年02期



本文編號:18425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8425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85d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