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處分視角下的職業(yè)禁止研究
本文選題:職業(yè)禁止 切入點:保安處分 出處:《政法論叢》2015年06期
【摘要】:《刑法修正案㈨》增設的職業(yè)禁止不同于刑罰或行政處罰,其性質(zhì)應當屬于一種保安處分措施。在適用職業(yè)禁止規(guī)定時,法官應當遵守適當性原則的要求,并著重審查犯罪行為與行為人職業(yè)之間的關聯(lián)性,即行為人是否利用職業(yè)便利實施犯罪,或是實施了違背職業(yè)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在適用程序方面,職業(yè)禁止措施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Abstract]:The added occupational prohibition is different from punishment or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and its nature should be a kind of security measure.When applying the occupational prohibition, judge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and focus on examining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criminal act and the occupation of the perpetrator, that is, whether the perpetrator uses his profession to facilitate the commission of the crime,Or commit a crime that violates a specific obligation of a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In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aspect, the occupation prohibition measure still has the further consummation space.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犯罪控制與刑事政策研究所;
【基金】:河南省哲學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行政法與刑法銜接問題研究”(2015CFX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自強;;不增設剝奪從事特定職業(yè)資格刑種的思考[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3期
2 劉斯凡;;論對有前科者就業(yè)的限制與保護[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錦;;論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論體系的比較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高仕銀;;罪刑法定明確性原則的本土化進路——以域外明確性判斷標準考察為基礎的展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黑靜潔;;反思客觀歸責[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4 徐岱;劉佩;;論犯罪分層理論的立法走向——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視角[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5 張波;;論追訴時效的溯及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陳惠馨;;1532年《卡洛林那法典》與德國近代刑法史——比較法制史觀點[J];比較法研究;2010年04期
7 羅嘉司;王明輝;;競技致?lián)p行為的正當化根據(jù)及刑罰邊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8 邢彥明;;犯罪要素體系化比較[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王子晏;;保險詐騙罪與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的關系及法律適用[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于小川;;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J];武陵學刊;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內(nèi)與刑法之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李懷北;王樹茂;;刑法謙抑主義指導下的刑事政策觀[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白云飛;規(guī)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郭磊;量刑情節(jié)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錦;環(huán)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李林;危險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9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蔡軍;想象競合犯理論的批判與重構[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愛青;增設執(zhí)業(yè)資格刑的立法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胡e,
本文編號:1707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70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