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我國刑法中死刑適用標準的反向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4 18:19

  本文選題:死刑制度 切入點:犯罪分子 出處:《人民檢察》2015年10期


【摘要】:正我國刑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死刑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刑法理論上將該規(guī)定界定為死刑的適用標準,并以此作為死刑適用的出發(fā)點,人們對此也深信不疑。但是,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刑法立法,觀察世界上其他保留并適用死刑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死刑立法,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死刑適用標準的界定不無問題,有必要從理論上予以反思,并考慮上述規(guī)定的改進和完善。一、我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關于死刑標準的規(guī)定
[Abstract]:Article 48, paragraph 1, of the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stipulates that the death penalty is applicable to criminals who commit extremely serious crimes. In theory, the criminal law defines this provision as the applicable standard of the death penalty and takes i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People are also convinced of this. However, by analyzing the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bserving the death penalty legislation of other countries or regions in the world that retain and apply the death penalty, we will find th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andard of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is not without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it theoretically, and consider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above provisions. 1,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bout the standard of death penalt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D9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溫文治,陳洪兵;對重婚罪的重新解讀——兼對妨害婚姻、家庭罪整體搬遷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2 汪明亮;;死刑量刑法理學模式與社會學模式[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喬治·P.弗萊徹;周折;;正確的與合理的[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4 張波;減輕處罰的含義新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顏九紅;;論中國累犯刑事政策的重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張楊;;期待可能性理論與我國刑法刑事責任的減免[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劉杰;同類型故意與過失犯罪法定刑同一的立法完善——從故意與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展開[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鄧勇勝;;中外水污染刑事立法比較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9 吳學斌;;遺棄罪研究的新視角[J];晟典律師評論;2005年01期

10 莫江平;非數(shù)罪若干形態(tài)辨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時芳運;;論純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莫洪憲;王明星;;中國大陸黑社會犯罪特點及其刑事對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3 皮勇;;論網絡自殺協(xié)議犯罪場與控制對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4 盧勤忠;;中外商業(yè)賄賂犯罪立法比較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韓旭;;論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訴訟程序的構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莫洪憲;彭文華;;犯罪特性與我國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性犯罪為例談犯罪學研究與我國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設[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葉小琴;;促進內地刑法的實質趨同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必要之路[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8 莫洪憲;彭文華;;犯罪特性與我國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性犯罪為例談犯罪學研究與我國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設[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9 盧勤忠;;中外商業(yè)賄賂犯罪立法比較研究[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10 張恒立;;貪污賄賂犯罪死刑適用論[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周旋;“公私財物”之內涵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郭磊;量刑情節(jié)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忠;《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視域下私營部門利益沖突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吳曉霏;法人犯罪刑事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磊;以票控稅模式下普通發(fā)票管理中的犯罪認定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云鶴;論關于海盜的國際法規(guī)則及其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唐閏杰;實用刑事推定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嘉杰;商業(yè)賄賂司法解釋若干問題評析與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黃巧琳;律師偽證罪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振林;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朱燕佳;試論容隱制度之現(xiàn)代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高黎明;論未成年人輕微刑事污點相對消滅制度及架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史蘭芳;被脅迫行為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于蕾;假幣犯罪司法認定若干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楊風娥;我國刑法增設水污染罪立法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琦;死刑制度考察——兼評中國死刑制度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葉娟麗;;關于死刑制度的獨白——評《理想與現(xiàn)實——中國死刑制度報告》[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李莉;;我國死刑制度現(xiàn)狀及思考[J];世紀橋;2006年09期

4 晁玉鳳;;我國死刑制度的必要保留和改善[J];中國市場;2006年40期

5 閆厚軍;;關于我國廢除死刑制度的思考[J];理論界;2006年11期

6 林麗;;我國死刑制度的限制與廢除[J];當代經理人;2006年21期

7 康均心;;死刑制度在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及未來的命運[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王京;;論“廢除死刑”應該緩行[J];中國司法;2007年11期

9 趙秉志;;中國當前死刑制度改革的現(xiàn)狀和展望[J];河北法學;2007年12期

10 許一泰;郭健;;韓國死刑制度的回顧與展望[J];政法論叢;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永然;;_灷硇運伎妓佬討貧鵲拇鎊釻O楲[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2 苗延波;;20世紀世界各國死刑廢除運動的回顧及評述[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3 周道鸞;;董必武少用、慎用死刑的思想與中國死刑制度的完善[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4 雷宇;;董必武思想與中國死刑制度的發(fā)展[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5 鄧萬飛;;對我國現(xiàn)行死刑制度的思考[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芳;;淺議死刑在目前階段是否應該廢除[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4輯)[C];2006年

7 林泉清;;限制死刑——中國的現(xiàn)實選擇[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8 于軍鋒;;對我國死刑制度的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3輯)[C];2007年

9 倪懷敏;;論我國的死刑制度[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李云龍;;研究死刑、為死刑犯辯護——談教授型律師要做好專業(yè)定位[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旭編譯;美國的死刑制度面臨抉擇[N];人民日報;2003年

2 南方日報評論員;慎用死刑才是對司法魄力的挑戰(zhàn)[N];南方日報;2011年

3 北京市高級法院 吳斌;嚴格限制死刑符合國際潮流[N];北京日報;2014年

4 良志;臺灣社會各界反對廢除死刑[N];法制日報;2001年

5 ;關于我國非暴力犯罪逐步廢止死刑問題的探討[N];法制日報;2003年

6 劉武俊;為死刑注入人道的基因[N];檢察日報;2001年

7 周折;檢討法治,從死刑開始[N];檢察日報;2003年

8 郭國松 媒體從業(yè)人員;廢除死刑的夢想與現(xiàn)實[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9 ;死刑制度的基本理念:必要性 非常性 慎重性[N];檢察日報;2006年

10 江錚;死刑制度在我國存在的社會合理性[N];江蘇法制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野;中國的死刑制度及其改革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南洋;論我國死刑制度的當代抉擇[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李艷;從死刑的歷史演變看我國死刑制度的完善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暉;美國死刑之文化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璐;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6 唐彩霞;當代中國死刑制度改革的倫理審視[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尹英;論我國死刑制度的嬗變[D];山東大學;2013年

8 李姿;論我國的死刑制度及其未來走向[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9 陳福輝;我國古代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高博;論我國死刑的現(xiàn)狀與改進[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594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6594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aa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