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范意識強化:也論刑法的公眾認同
本文關鍵詞:規(guī)范意識強化:也論刑法的公眾認同 出處:《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刑法規(guī)范 行為規(guī)范 刑法認同 科學立法
【摘要】:刑法規(guī)范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社會公眾的認同與忠誠,故刑事違法性的判斷宜納入刑法的規(guī)范性要素,"新行為無價值論"的主張應該得到支持。由于對刑法工具價值的夸大與誤讀,我國目前刑事立法、司法甚至刑法理論都存在著嚴重背離民眾法感情的"異象"。通過科學刑事立法、強調(diào)刑事司法之社會效果、提倡刑法的適用性解釋觀念等途徑,能夠促進符合當下法治理念之刑法公眾認同理念的培養(yǎng)與建立。
[Abstract]:The role of criminal law norms can not play without the public identification and loyalty, so the judgment of criminal illegality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ormative elements of criminal law. The proposition of "the theory of new behavior without value" should be supported. Due to the exaggeration and misreading of the value of criminal law instruments, the present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should be supported. Judicial and even criminal law theory have serious deviation from the feelings of popular law. Through scientific criminal legislation, it emphasizes the social effect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criminal law. It ca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identity of criminal law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3YJA820017)“刑法修改與解釋的限度關系論”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3A101)“刑法修改的理性研究”
【分類號】:D924.1
【正文快照】: 刑法創(chuàng)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刑法的這種功利性決定了刑法必須實際有效。按照馬克斯·韋伯對人類理性的分類,刑法的有效性也就在其工具價值與理性價值的協(xié)調(diào)中得到彰顯。如果說刑法“工具理性的探索更直接地指向犯罪治理的手段,那么,價值理性的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克強;行為規(guī)范與精神文明[J];社會科學論壇;2000年05期
2 雍俊鵬;行為規(guī)范:從自我做起[J];中國農(nóng)村信用合作;2001年01期
3 王振洲;;社會主義 金融職業(yè)道德的涵義[J];金融與經(jīng)濟;1987年09期
4 李盂坤;“一把手”要有行為規(guī)范[J];秘書之友;1994年10期
5 王罔求;論經(jīng)濟管理與行為規(guī)范[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1988年05期
6 楊持光;;解析網(wǎng)絡對在校學生心態(tài)和行為傾向的負面影響[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7 梅愛冰;;高職生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調(diào)查報告[J];學理論;2011年15期
8 楊雪梅;王征兵;;淺析村干部在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角色與行為[J];當代經(jīng)濟;2012年09期
9 老樹;;讓文明與旅游同行[J];老友;2014年06期
10 申平華;;改革中青年的失衡心理[J];青年研究;198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魏永征;;法律和道德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A];法治與德治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盧晶;;從員工行為規(guī)范探索基層和諧建設途徑[A];浙江煙草(2013年第2期總第127期)[C];2013年
3 黃捷;;四位一體 相互依存——-論工藝意識與人的素質(zhì)、職業(yè)道德乖行為規(guī)范之關系[A];首屆生產(chǎn)技術組織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4 高紹福;;關于我國會計職業(yè)道德教育的探討[A];2002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專集[C];2002年
5 劉金妹;章萍;;護士行為規(guī)范課教學初探[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6 郭宇昭;;“法行為”研究的基本范疇[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7 ;輔導員行為規(guī)范(節(jié)選)[A];博物館社會教育[C];2006年
8 王鴻香;黃靜;;前瞻性思維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與探討[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9 李瑜青;揚超;;轉(zhuǎn)型期法人腐敗行為及其特點論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許維華;普華永道發(fā)布全球行為規(guī)范[N];國際金融報;2002年
2 通訊員 張琳;前旗農(nóng)發(fā)行加強員工行為規(guī)范管理[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1年
3 衛(wèi)宣;學習貫徹《行為規(guī)范》重在解決實際問題[N];健康報;2012年
4 ;秦小麗建議 加強醫(yī)療廣告行為規(guī)范[N];山西政協(xié)報;2013年
5 齊芳;《關于科學理念的宣言》《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guī)范建設的意見》同時發(fā)布[N];光明日報;2007年
6 見習記者 劉欽濤;市民“十不”行為規(guī)范擬修訂[N];濟南日報;2011年
7 本報評論員;恪守法官職業(yè)道德 促進公正廉潔司法[N];人民法院報;2010年
8 ;職業(yè)人行為規(guī)范手冊[N];中國貿(mào)易報;2000年
9 鐵煤集團水暖廠 王鳳云;努力培養(yǎng)員工良好行為規(guī)范[N];鐵嶺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夏樹;安徽出臺《大學生村官行為規(guī)范》[N];農(nóng)民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董愛麗;語言行為規(guī)范的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2 宋湘琦;守法激勵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3 張燕紅;真實型領導對新員工反饋尋求行為以及社會化調(diào)整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沈輝;基于職業(yè)倫理和商務倫理的二維會計倫理理論體系[D];湖南大學;2007年
5 李寧;我國教練員執(zhí)教行為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6 郭旭昌;競技體育教練員教練行為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7 郭其友;中國經(jīng)濟主體行為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剛婉;論刑法中的脅迫行為[D];鄭州大學;2015年
2 奚鑫;大班幼兒“對不起”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營常艷;小城鎮(zhèn)化背景下的村民選舉行為變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4 孫瓊;小學低段兒童在!案鏍睢毙袨檎{(diào)查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5 劉蓉;浦東新區(qū)“小政府”體制創(chuàng)新中“中層公務員”行為及影響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6 趙景林;論刑法上的嚴重超員超速行為[D];湘潭大學;2015年
7 張影;教師的“反行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8 李目文;中國省部級官員腐敗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9 蔡揚;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年
10 張勤;移情訓練對3-5歲幼兒分享行為的干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33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43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