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中“擾亂”型犯罪初探
本文關鍵詞:我國刑法中“擾亂”型犯罪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口袋罪 專題探討 犯罪構成要件 聚眾不解散罪 參照依據(jù) 首要分子 剝奪政治權利 我國刑事立法 利益罪 情節(jié)嚴重
【摘要】:正在我國現(xiàn)行刑法分則條文罪狀的表述中,有12條14個罪名的犯罪構成中出現(xiàn)了"擾亂"一詞,并將其歸納到犯罪構成要件中作為是否定相關罪名的依據(jù)。由于刑法中"擾亂"一詞的參照依據(jù)的復雜性及"擾亂"一詞本身的籠統(tǒng)性,我國刑法理論和實務界對"擾亂"一詞內(nèi)涵和外延的理解存在很大的爭議,以及我國刑法對某些"擾亂"型犯罪規(guī)定不統(tǒng)一、用語不當造成了司法上認定不統(tǒng)一,甚至使一些罪名成為了"口袋罪"。本文擬就此問題進行專題探討,以期能引起大家對此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
【分類號】:D924.3
【正文快照】: ·238·Business在我國現(xiàn)行刑法分則條文罪狀的表述中,有12條14個罪名的犯罪構成中出現(xiàn)了“擾亂”一詞,并將其歸納到犯罪構成要件中作為是否定相關罪名的依據(jù)。由于刑法中“擾亂”一詞的參照依據(jù)的復雜性及“擾亂”一詞本身的籠統(tǒng)性,我國刑法理論和實務界對“擾亂”一詞內(nèi)涵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子章;;淺談現(xiàn)行刑法中的口袋罪[J];法制與社會;2010年24期
2 孫萬懷;;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何以成為口袋罪[J];現(xiàn)代法學;2010年05期
3 陳興良;;口袋罪的法教義學分析: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為例[J];政治與法律;2013年03期
4 于志剛;;口袋罪的時代變遷、當前亂象與消減思路[J];法學家;2013年03期
5 陳興良;;口袋罪的法教義學分析: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為例[J];中國檢察官;2013年17期
6 趙長青,高一飛;論新刑法對三個“口袋罪”的修改[J];云南法學;1997年03期
7 李永升;談我國刑法中四“口袋罪”的修改[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1年06期
8 陳代東;;徐佳詐騙案:企業(yè)家“口袋罪"?[J];法人雜志;2005年06期
9 李川;;公法哲學視野下的刑事問題初探——以口袋罪和刑法謙抑性為例[J];理論與改革;2010年06期
10 余麗;;幼兒安全案件引發(fā)的刑法規(guī)制思考[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金林;“口袋罪”變遷見證法治進程[N];檢察日報;2008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 劉仁文;解決“口袋罪”立法司法須并進[N];檢察日報;2008年
3 上海法律學者 游偉;“尋釁滋事”不應成為“口袋罪”[N];東方早報;2010年
4 萬春;從“口袋罪”到“口袋權”[N];檢察日報;2003年
5 羅欣;“口袋罪”分解折射立法三大進步[N];檢察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許浩 張家振;典當?shù)谝话嘎溟?高利轉(zhuǎn)貸或成“口袋罪”[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張伯晉;厘清法益明確罪狀 擺脫“口袋罪”宿命[N];檢察日報;2013年
8 陳璐;探析刑法立法的概念設置與兜底性規(guī)定[N];法制日報;2014年
9 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 趙煜;認定非法占有違紀行為需慎重[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余作澤;為“口袋罪”正名[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潘杰;罪刑法定視野下的非法經(jīng)營“口袋罪”適用限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3 張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口袋化及其對策[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34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23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