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定位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定位研究
【摘要】:居間介紹行為通常表現(xiàn)在民法中,是指一方為他方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但當所提供的信息涉及違法信息甚至犯罪信息時,刑法對此類居間介紹行為就要進行干涉,于是形成了一類特殊的犯罪,稱之為居間介紹型犯罪。目前,我國的刑法對該類犯罪行為進行了兩種劃分,第一種是將居間介紹行為劃分為獨立成罪,如“介紹賄賂罪”;二是將居間介紹行為作為他罪的共犯處理,如《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禁毒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guī)定:“居間介紹買賣毒品的,無論是否獲利,均以販賣毒品罪的共犯論處!比绱私厝徊煌奶幚矸绞绞咕娱g介紹型犯罪成為了刑法上的邊緣地帶,給司法實踐帶來了許多問題,有的將之認定為獨立的罪,有的認定為共犯,有的甚至不對其進行處罰。因此筆者認為,刑法中的居間介紹行為需要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個定位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混亂。本文第一部分從刑法中的居間介紹行為現(xiàn)狀說起,先辨明了居間介紹行為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該行為的特征,再列明了我國現(xiàn)行刑法對居間介紹行為的規(guī)定,最后針對我國學界當前對居間介紹行為的不同定位進行闡述和分析,得出筆者的主張,即認為刑法中的居間介紹行為應當定位成共犯。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是論證筆者在第一部分得出結(jié)論的合理性,從立法初衷、共犯理論、司法實踐三個方面,結(jié)合國外立法來探討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是否應當定位成共犯,詳細闡述了筆者認為共犯定位合理的理由,即將居間介紹行為定位成共犯是遵循當前的立法趨勢的,是在正確理解共犯理論的情況下對其的充分運用,也是適應司法實踐,有效消除司法實踐尷尬局面的最佳選擇。本文第三部分在共犯定位的基礎(chǔ)上分析一些新定位下產(chǎn)生的相關(guān)問題,如罪名選擇問題,取消了個罪之后介紹賄賂行為和介紹賣淫行為該何去何從?罪與非罪問題,居間介紹行為定位成共犯之后是否所有的此類行為都要入罪?筆者認為,對介紹賣淫行為應當非犯罪化處理,嚴重的行為可以組織賣淫罪的共犯論處;對介紹賄賂行為應當根據(jù)情況認定為行賄罪或受賄罪的共犯,構(gòu)成想象競合犯時擇一重罪論處。此外,還探討了居間介紹行為既遂未遂的判定,網(wǎng)絡中的居間介紹行為如何認定等等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展開論述,主要是為了完善在實踐運用方面本文所支持的理論中存在的缺陷?偟膩碚f,本文從上述三個部分充分論證了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定位,認為它應當屬于共犯理論范疇內(nèi),而非具有獨立性的犯罪行為。刑法中所單獨規(guī)定的介紹賄賂罪,在實質(zhì)上與賄賂罪的共犯沒有區(qū)別,而介紹賣淫行為通常都表現(xiàn)出較小的社會危害性,所以對于刑法中的此類行為,應采用共犯理論進行解決,而不是將之獨立出來單設(shè)一個罪名來規(guī)制。取消個罪,以共犯論處不僅是完善我國刑法理論體系的需要,還是順應世界刑事法律發(fā)展的需要,更是解決司法實踐難題的需要。
【關(guān)鍵詞】:居間介紹 共犯 幫助犯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導論9-15
- 一、問題的提出9
- 二、研究價值及意義9-10
- 三、文獻綜述10-13
- 四、主要研究方法13
- 五、論文結(jié)構(gòu)13-14
- 六、論文主要創(chuàng)新及不足14-15
- 第一章 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傳統(tǒng)定位15-24
- 第一節(jié) 居間介紹行為的概述15-17
- 一、居間介紹行為的概念15-16
- 二、居間介紹行為的特征16-17
- 第二節(jié) 居間介紹行為的立法現(xiàn)狀17-19
- 第三節(jié) 居間介紹行為的定位分歧19-24
- 一、獨立成罪說19-20
- 二、共同犯罪說20-21
- 三、無罪說21
- 四、對各觀點的評析21-24
- 第二章 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合理定位24-37
- 第一節(jié) 從立法初衷的角度定位24-26
- 第二節(jié) 從共犯理論的角度定位26-31
- 一、共犯的內(nèi)涵26-28
- 二、居間介紹行為符合共犯理論28-29
- 三、居間介紹行為是共犯中的幫助犯29-31
- 第三節(jié) 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定位31-33
- 第四節(jié) 從國外刑事立法看居間介紹行為定位33-35
- 第五節(jié) 結(jié)論:取消個罪,以共犯處理35-37
- 第三章 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共犯定位的具體實踐37-44
- 第一節(jié) 共犯中的罪名選擇問題37-39
- 一、介紹賣淫行為要如何規(guī)制37-38
- 二、介紹賄賂行為如何選擇罪名38-39
- 第二節(jié) 共犯中的罪與非罪問題39-40
- 第三節(jié) 其他相關(guān)問題40-44
- 一、既遂與未遂問題40-42
- 二、網(wǎng)絡中的居間介紹行為認定42-44
- 結(jié)語44-45
- 參考文獻45-49
- 后記49-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衛(wèi)忠;;論我國刑法中行為犯的概念[J];法學家;2000年03期
2 李希慧,童偉華;論行為犯的構(gòu)造[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3 張明楷;論短縮的二行為犯[J];中國法學;2004年03期
4 任海濤;;單一行為犯之承繼共同正犯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魏修臣;;行為犯概念探討[J];法制與社會;2009年28期
6 劉權(quán)坤;;行為犯研究[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劉曉莉;計拓;;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作為行為犯的刑法經(jīng)濟評析[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6期
8 劉紅艷;;論短縮二行為犯及其共犯形態(tài)[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9 劉紅艷;;短縮二行為犯犯罪形態(tài)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10 ;女鄰居的行為犯不犯法?[J];農(nóng)村天地;1994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研究生 李懷勝;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罪也應改為行為犯[N];檢察日報;2011年
2 上海市檢察院 包健;如何認定瀆職罪中行為犯未遂[N];檢察日報;2007年
3 韓城市檢察院公訴科科長 劉朝陽;從方法行為犯如何定罪引發(fā)的探討[N];西部法制報;2010年
4 尚召生 談 強;抗拒檢查逃跑劫車的行為如何定罪?[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孫銘;“行為犯”模式核定騙貸罪[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6 戴娟;對介紹賣淫罪的幾點思考[N];江蘇法制報;2005年
7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秉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法學博士 肖中華;如何確定隔地犯的行為和結(jié)果[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覃劍峰邋山東政法學院講師 安軍;認定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應注意的兩個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8年
9 彭陽春;他的行為不應構(gòu)成誹謗錯誤[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2年
10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孫穎菲;運輸毒品罪形態(tài)的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霜;刑法中的行為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建軍;盜竊罪新增行為類型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張雅梅;論盜竊罪中扒竊行為的認定[D];山東大學;2015年
3 鄭瑋;刑法中居間介紹行為的定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4 姚順坡;復合行為犯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韓士隊;行為犯若干問題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魏修臣;行為犯的概念及其未完成形態(tài)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7 劉紅艷;論短縮的二行為犯[D];湘潭大學;2009年
8 陳睿;試論連續(xù)行為犯[D];吉林大學;2007年
9 楊曦;復合行為犯犯罪形態(tài)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何蘭;行為犯立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96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09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