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死刑適用規(guī)范化實證研究——以126份故意殺人罪死刑判決書為樣本

發(fā)布時間:2017-10-24 10:32

  本文關鍵詞:死刑適用規(guī)范化實證研究——以126份故意殺人罪死刑判決書為樣本


  更多相關文章: 刑事處罰 死刑 犯罪要件 司法公正


【摘要】: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死刑的只適用標準是"罪行極其嚴重",但在死刑的具體適用上包括死刑立即執(zhí)行、死緩限制減刑、死緩未限制減刑三種方式1。雖然司法解釋、會議紀要、相關文件及領導講話對死刑適用標準做出相對具體的規(guī)定,但是這些規(guī)定依然模棱兩可,致使死刑立即執(zhí)行、死緩限制減刑、死緩未限制減刑適用規(guī)則不明,標準不一,存在恣意性。根據(jù)對126份樣本的分析,在司法實踐中,區(qū)分這三種死刑方式的主要依據(jù)是犯罪手段的殘忍程度、犯罪結果的嚴重程度、罪后被告方賠償及被害方諒解情況。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判斷罪行極其嚴重的標準不一,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節(jié)虛置化,賠償諒解酌定量刑情節(jié)法定化,致使量刑失衡;诖,提出以犯罪原因、犯罪手段、犯罪結果為基石,以賠償諒解、人身危險性為調節(jié)的綜合性死刑適用方法,實現(xiàn)死刑適用規(guī)范化。
【作者單位】: 中原工學院法學院;
【關鍵詞】刑事處罰 死刑 犯罪要件 司法公正
【分類號】:D924.1
【正文快照】: 作為社會治理范疇的法律活動,不像自然活動那樣可以證真或者證偽并獲得唯一確定性結論為人們所接受,也正是如此,審判實踐中做出人們都接受的判決,實現(xiàn)公正裁判極其困難但彌足珍貴。為了嚴格控制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適用,并實現(xiàn)死刑立即執(zhí)行與死刑緩期執(zhí)行之間的銜接、運行協(xié)調,《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姚建宗;;中國語境中的法律實踐概念[J];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偉;;“嚴格責任”抑或“推定責任”——性侵未滿12周歲幼女的責任類型辨識[J];法學家;2014年02期

2 劉磊;;街頭政治的形成:城管執(zhí)法困境之分析[J];法學家;2015年04期

3 朱戰(zhàn)威;;從效率到公正:價值轉換下反壟斷執(zhí)法程序之嬗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4 張志泉;蔡連莉;邱會東;;保安處分理論視角下我國違法行為矯治立法的架構——以廢止勞教制度后我國的立法空白和社會需求為分析背景[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5 楊靜楠;;中國語境中的法律實踐概念[J];品牌;2014年09期

6 查國防;;量刑中隱性因素的認知、表征及規(guī)制[J];人民司法;2015年11期

7 歐陽景根;;作為制度變革的法治建設模式:一種統(tǒng)攝性法治理論的建構[J];政治學研究;2015年04期

8 馮彥君;;“和諧勞動”的觀念塑造與機制調適[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5年07期

9 武建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法治的糾結與整合——兼及法治思維的實踐轉向[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10 錢弘道;王朝霞;;論中國法治評估的轉型[J];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查國防;死刑適用的影響性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曉儉;實踐理性:一種法學方法論意義上的探究[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陳銳;;拉茲的法哲學趣向——將法律實證主義導向實踐哲學[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3 喬克裕;“實踐法學”導言──中國理論法學的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4 凌斌;;思想實驗及其法學啟迪[J];法學;2008年01期

5 武建敏;;實踐法學:一種思維方式的變革[J];西部法學評論;2010年02期

6 武建敏;;實踐法學要義[J];河北法學;2009年01期

7 張以明;;徹底的歷史主義與徹底的實踐哲學——論唯物史觀的本質[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06期

8 葛洪義;法學研究中的認識論問題[J];法學研究;2001年02期

9 武建敏;;實踐法學的哲學思考[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7年03期

10 丁立群;;實踐哲學:兩種對立的傳統(tǒng)及其超越[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忠芳;廢除死刑——歷史的選擇[J];理論界;2005年08期

2 馬家福;論我國廢除死刑的條件[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3 黃軒藝;;試論死刑案件的有效辯護策略[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4 鮮文明;;中國應該廢除死刑嗎?[J];今日中國論壇;2006年12期

5 孟琳琳;;由限制走向廢除——中國死刑的必由之路[J];法制與社會;2009年22期

6 張中瑞;;試論我國死刑改革的總體進展[J];民營科技;2011年10期

7 栗崢;;審慎構建中國的死刑案件控制程序——評楊宇冠教授主編的《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J];人民檢察;2011年09期

8 李洪亮;;論死刑案件的訴訟周期[J];法制與社會;2011年31期

9 黃曙;周甲準;;公訴一體化視野下的死刑案件辦理機制[J];人民檢察;2012年12期

10 李澤慧;;廢除死刑的選擇及路徑[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軍;;論廢除死刑的中國路徑[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顏三忠;謝祝紅;;論死刑司法限制的理念與方法[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3 周道鸞;;正確理解和掌握死刑適用標準,嚴格控制死刑的適用[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4 吳位錦;;死刑問題:我們應當關注什么?[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辜友亮;龔小輝;;限制死刑適用及廢除死刑研究[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6 朱璀琳;林新平;;和諧社會視角下的死刑限制適用之探究[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7 劉志軍;蔣玲玲;;淺論檢察機關在辦理死刑案件一審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8 呂禮華;;死刑問題探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金澤剛;;犯罪原因與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10 榮學磊;;死刑適用中生死界線的探尋:立場、方法與規(guī)則[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陰建峰邋馬曉煒;死刑改革的全球考察[N];法制日報;2007年

2 記者 范躍紅 通訊員 張?zhí)?死刑案件風險點逐一打鉤核對[N];檢察日報;2012年

3 記者 袁定波;死刑案件證據(jù)不足不得判死刑[N];法制日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蔣安杰;“關注死刑改革”首期論壇觀點薈萃[N];法制日報;2005年

5 胡云騰;漫議死刑[N];工人日報;2002年

6 劉仁文;“嚴格限制死刑”的路還有多長[N];檢察日報;2003年

7 楊濤;合理限制死刑有賴制度完善[N];檢察日報;2005年

8 樂欣;四位刑法學家視野中的死刑改革[N];檢察日報;2005年

9 田雨;我國將進一步提高死刑案件辦理質量[N];中國改革報;2007年

10 羅智勇;評死刑案件的二審開庭審理[N];法制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瑛;論減少死刑目標下的死刑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胡常龍;死刑案件程序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陳華杰;論死刑適用的標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任志中;死刑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孫寶民;死刑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6 陳海平;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韓紅;我國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陳果;論死刑正當程序[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9 張棟;美國死刑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張健;死刑適用之實質條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俊杰;論我國死刑廢除中的民意引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魏爽;論中國死刑的限制與廢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胡國莉;死刑案件的量刑規(guī)范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高叢松;死刑案件有效辯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郭雅瓊;死刑案件質量保障機制完善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5年

6 高瑋瑋;我國死刑特赦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7 馬立波;死刑案件證明標準的制度保障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8 王牧笛;限制死刑適用對象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4年

9 楊洋;論檢察機關在死刑案件中的法律監(jiān)督職能[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10 文武;論死刑的價值[D];貴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883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0883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d4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