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憲政思想初探
本文關鍵詞:李敖憲政思想初探
更多相關文章: 李敖 憲政思想 全盤西化 言論自由 權力制衡 自由主義 憲法
【摘要】:晚近以來,憲政一直是我中國人的一個心結。無數仁人志士在“從專政到憲政”的路上,細細摸索,孜孜以求,苦苦追尋,郁郁而終。百余年間,一個個蒼涼的身影不停地托古、求今、尋東、覓西,盡管最終都未能引領我們抵達憲政的彼岸,但他們的成績、經驗、缺憾與教訓卻無不是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財富,具有巨大殷鑒價值。生活于中國臺灣的李敖先生,在國民黨威權統(tǒng)治時期,為了心中的憲政理想,與臺灣當局進行了艱苦的斗爭,為臺灣民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李敖的憲政思想,也隨其在推動臺灣憲政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悄悄地萌芽、漸漸地成長、并最終走向成熟。 本文以李敖憲政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嘗試著對其形成背景、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和論述,并作出整體評判,探尋其對中國臺灣地區(qū)憲政制度建設的作用和意義,以及發(fā)掘其對中國大陸地區(qū)憲政制度建設的參考借鑒價值。 本文結構,除引論與結語外,大體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圍繞李敖憲政思想的形成展開,著重分析李敖憲政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歷史繼承。這部分運用政治學、社會學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成果,首先從臺灣威權時期的憲政狀況與內外矛盾入手,大致勾勒出李敖憲政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隨后通過對梁啟超、胡適、雷震和殷海光四位人物標志性思想特征的討論,探究李敖憲政思想與梁、胡、雷、殷四位之間的繼承關系,從而把握李敖憲政思想的歷史淵源。 第二部分,主要圍繞李敖憲政思想的內容展開,著重論述李敖憲政思想的具體內涵。這部分運用文獻研究法,以李敖本人文章為第一手研究資料,從中提取其憲政思想主要內容。這部分是本文論述的重點。筆者歸納總結認為,李敖憲政思想大致包括下述五個層面:一是全盤西化的憲政文化立場;二是言論自由的憲政突破入口;三是批判當權的權力制衡理念;四是自由主義的憲政價值取向;五是回歸憲法的憲政實現(xiàn)模式。這五個層面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tǒng)整體,共同構成李敖憲政思想。李敖憲政思想的這五個層面就當前整個中國各方面形勢而言,可以說,全盤西化的立場在思想界仍具爭議,言論自由的入口雖然突破起來比較艱難但已為較多憲政學者所認同,批判當權的理念在操作過程中仍需斟酌尺度,自由主義的取向還是處于民族主義、集體主義的下風,回歸憲法的模式也許才是最務實、最安全和最穩(wěn)妥的。 第三部分,主要圍繞李敖憲政思想的評判展開,著重評價李敖憲政思想的整體特征。對一個人思想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凡是評價,都勢必或多或少夾帶有評價者的主觀意識。這部分運用矛盾論和辯證法,把李敖憲政思想歸結為三組矛盾,將李敖憲政思想定位為既顯激進、又略保守,既多批判、又在建立,既懷理想、又較務實。
【關鍵詞】:李敖 憲政思想 全盤西化 言論自由 權力制衡 自由主義 憲法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09.2;D92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論10-16
- (一) 研究緣起10-11
- (二) 研究現(xiàn)狀11-12
- (三) 研究難點12-14
- (四) 研究意義14
- (五) 創(chuàng)新與不足14-16
- 一、李敖憲政思想的形成16-24
- (一) 李敖憲政思想的時代背景16-20
- 1. 威權時期臺灣憲政狀況16-18
- 2. 威權時期臺灣內外矛盾18-20
- (二) 李敖憲政思想的歷史繼承20-24
- 1. 梁啟超:改良思想20-21
- 2. 胡適:新文化精神21-22
- 3. 雷震:護憲主張22
- 4. 殷海光:批判意識22-24
- 二、李敖憲政思想的內容24-38
- (一) 全盤西化的憲政文化立場24-27
- (二) 言論自由的憲政突破入口27-30
- (三) 批判當權的權力制衡理念30-33
- (四) 自由主義的憲政價值取向33-35
- (五) 回歸憲法的憲政實現(xiàn)模式35-38
- 三、李敖憲政思想的評判38-44
- (一) 激進與保守的雙重變奏39-40
- (二) 批判與建立的雙重變奏40-42
- (三) 理想與務實的雙重變奏42-44
- 結語44-46
- 后記46-51
- 參考文獻51-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忠民;;憲法學斷想三則[J];當代法學;2008年03期
2 龍其林;暗夜里的火光——李敖雜文諷刺藝術新探[J];文史博覽;2005年16期
3 唐琳;殷海光與李敖[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包俊洪;;從百余年中西文化之爭看現(xiàn)代化的中國問題[J];紅旗文稿;2007年24期
5 向憶秋;;自由主義、現(xiàn)代主義文藝思潮與臺灣文藝期刊——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文壇的一種考察[J];華文文學;2007年01期
6 王林;;胡錦濤憲政思想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沈春光;;江澤民憲政思想與實踐初探——學習《江澤民文選》(1-3卷)[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8年02期
8 謝泳;我們有沒有自由主義傳統(tǒng)?[J];書屋;1999年04期
9 王剛;;思想的承繼:李敖與胡適[J];探索與爭鳴;2007年06期
10 謝忠平;;李敖與臺灣黨外運動[J];新余高專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默海;孫中山的憲政思想及其實踐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王剛;試論中國臺灣自由主義譜系中的李敖[D];復旦大學;2006年
3 楊陽;嚴復憲政思想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穎;梁啟超憲政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馮濤;梁啟超憲政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3 任艷妮;嚴復憲政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克威;康有為憲政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葉德誠;消費文化浪潮下的“李敖現(xiàn)象”[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偉;笑傲江湖的俠士風骨[D];西南大學;2007年
7 易旺;康有為憲政思想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8 黃裕聰;孫中山憲政思想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9 聶晶;張君勱憲政思想的哲學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李紅玉;張君勱的憲政思想[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40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94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