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研究(1940-1945)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12:41
本文關(guān)鍵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研究(1940-1945)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憲政立法實踐 三均主義 憲法正統(tǒng)性
【摘要】: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是韓國民族獨立運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也是韓國憲政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歷史時期。為爭取早日實現(xiàn)韓國民族獨立復國的目標,鞏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正統(tǒng)地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重慶時期積極開展了修憲立憲、政府改組以及創(chuàng)建政黨、軍隊等實踐活動。尤為重要的是,韓國臨時議政院修訂和頒布的《大韓國民臨時憲章》、《大韓民國建國綱領》等憲法性法律,奠定了韓國民族獨立運動各黨派團結(jié)的思想基礎,指引了韓國民族獨立運動的方向,勾畫了韓國未來民主共和國的基本框架,為戰(zhàn)后韓國獨立復國作好了憲法和思想上的準備。本文擬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的憲政立法從理論思想到實踐活動進行深入地研究,以充分論證韓國“三一”運動以來的民族獨立復國法統(tǒng)精神和憲法正統(tǒng)性,以及韓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實踐體現(xiàn)的近代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雙重意義。全文除序論和余論部分外,正文共五章。 序論部分,主要介紹本選題的研究范疇、研究意義以及研究現(xiàn)狀和方法。 第一章,介紹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歷史演變情況。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上海時期(1919-1932年)。這一時期韓國獨立運動在世界范圍興起、“三一”民族獨立運動作為導火索引發(fā)了朝韓全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在此歷史背景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第二個時期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zhuǎn)遷徙時期(1932-1940年)。因上!昂缈诠珗@爆炸案”發(fā)生后,臨時政府主要成員被迫離開上海,在中國南京、長沙、廣州、柳州等城市輾轉(zhuǎn)遷徙,途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因為人員變動等客觀情形不得不多次改組政府成員,同時,臨時政府作為韓國獨立光復運動的核心機構(gòu),始終不忘實現(xiàn)光復獨立的目標,在中國各地積極組建獨立光復組織,為韓國獨立復國運動做好組織上的準備。第三個時期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1940-1945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經(jīng)過近8年的輾轉(zhuǎn)遷徙,最后遷都中國國民政府戰(zhàn)時首都重慶。重慶時期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內(nèi)閣成員相對穩(wěn)定時期,實現(xiàn)了韓國左右翼各黨派的團結(jié)與統(tǒng)一,為實現(xiàn)韓國獨立光復運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二章,介紹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背景與指導思想。這一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以實現(xiàn)韓國獨立光復運動為目標,在此期間,圍繞著該目標進行了憲政立法及政府改革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開展的歷史背景主要涉及臨時政府進行的政黨、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動,即韓國“三黨”統(tǒng)一、韓國光復軍的建立、取消《韓國光復軍行動準繩》9條規(guī)定、爭取國際社會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承認。此外,這部分中涉及的憲政立法實踐的指導思想主要包括朝鮮近代開化派思想、中國著名革命黨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思想以及蘇聯(lián)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些指導思想的影響下,韓國臨時政府領導人趙素昂形成了“三均主義”思想,并以此奠定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憲政立法正統(tǒng)性的理論基礎,,指引著大韓民國憲法的改革及發(fā)展。 第三章,重點論述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實踐活動。包括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早期進行的三次修憲活動,以此為基礎,重慶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憲政立法實踐。如第四次、第五次“修憲”,制定了《大韓民國臨時憲章》、《大韓民國建國綱領》、《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法》以及政黨、軍事等法規(guī)政策文件,與此同時,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根據(jù)這些憲法性法律文件進行了黨、政、軍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 第四章,闡述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特點。通過重慶時期臨時議政院進行的兩次修憲活動,反映出修憲的核心問題是臨時政府指導體制的變更,即從總理內(nèi)閣制到集體指導制以至到主席指導制的完成貫穿了修憲活動的始終。此外,在這一時期進行的憲法實踐中,最具代表的憲法性法律《大韓民國建國綱領》將“三均主義”作為其核心理念并加以在法律實踐中運用,這是最為突出的特征。再次,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自成立開始的修憲制憲等憲政立法活動中堅持了其正統(tǒng)性特點,重慶時期的修憲立憲實踐也遵循了臨時政府的法統(tǒng)精神并體現(xiàn)出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憲法正統(tǒng)性的繼承。 第五章,論述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價值及意義。首先,民族主義意義方面,闡述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兩次“修憲”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憲法保障;制定的《大韓民國建國綱領》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法理依據(jù);臨時政府黨政及軍事立法實踐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政治理論保障。其次,民主主義意義方面,論述了臨時政府憲政立法實踐對民主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以及臨時政府的“政黨政治”民主主義實踐。最后,論述了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對當今大韓民國憲法的價值。以《大韓民國建國綱領》和《大韓民國臨時憲章》為典型,論述了其民主立憲經(jīng)驗對大韓民國憲法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大韓民國憲法以人權(quán)保障為核心對民主主義憲政精神的發(fā)展。 余論部分,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論證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金九主席提出的“臨時政府、獨立黨、光復軍三位一體”執(zhí)政理念與憲政立法實踐的統(tǒng)一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憲政立法實踐 三均主義 憲法正統(tǒng)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31.26;DD911;K312.6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4-6
- Abstract6-12
- 序論12-19
- 一、 研究的范疇12-13
- 二、 研究的意義13-15
- 三、 研究現(xiàn)狀及研究方法15-19
- 第一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歷史演變19-34
- 第一節(jié) 上海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20-24
- 一、 韓國獨立運動的發(fā)起20-21
- 二、 “三一”民族獨立運動的爆發(fā)21-22
- 三、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22-24
- 第二節(jié) 輾轉(zhuǎn)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24-29
- 一、 “虹口公園爆炸案”24-26
- 二、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多次改組26-27
- 三、 韓國光復組織的籌建27-29
- 第三節(jié) 重慶時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29-34
- 一、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都重慶29-31
- 二、 重慶期間臨時政府的內(nèi)閣組成31-34
- 第二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背景與指導思想34-52
- 第一節(jié)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背景34-41
- 一、 韓國“三黨”的統(tǒng)一34-36
- 二、 韓國光復軍的建立36-38
- 三、 取消《韓國光復軍行動準繩》9 條規(guī)定38-41
- 第二節(jié)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指導思想41-52
- 一、 朝鮮近代開化派思想的影響41-43
- 二、 中國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43-47
- 三、 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47-49
- 四、 蘇聯(lián)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49-52
- 第三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實踐52-81
- 第一節(jié)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早期修憲狀況52-58
- 一、 第一次“修憲”52-54
- 二、 第二次修憲54-57
- 三、 第三次修憲57-58
- 第二節(jié) 重慶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憲政立法活動58-81
- 一、 第四次“修憲”及《大韓民國臨時約憲》的頒布60-63
- 二、 《大韓民國建國綱領》的制定63-66
- 三、 《大韓民國臨時議政院法》的修訂66-70
- 四、 第五次“修憲”及《大韓民國臨時憲章》的頒布70-74
- 五、 黨政及軍事立法實踐74-81
- 第四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特點81-93
- 第一節(jié) 修憲的核心——政府指導體制的變更81-85
- 一、 臨時政府國務委員集體指導制的形成82-83
- 二、 重慶時期臨時政府主席指導制的完成83-85
- 第二節(jié) 制定建國綱領的核心理念——“三均主義”85-88
- 一、 “三均主義”政治理念的產(chǎn)生85-87
- 二、 “三均主義”在《大韓民國建國綱領》中的體現(xiàn)87-88
- 第三節(jié) 法統(tǒng)精神下憲法的正統(tǒng)性88-93
- 一、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法統(tǒng)精神——“三一”運動精神的發(fā)展88-90
- 二、 重慶時期臨時政府憲政立法對憲法正統(tǒng)性的繼承90-93
- 第五章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價值與意義93-119
- 第一節(jié)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的民族主義意義94-104
- 一、 兩次“修憲”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憲法保障94-96
- 二、 《大韓民國建國綱領》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法理依據(jù)96-97
- 三、 黨政及軍事立法實踐為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政治理論保障97-104
- 第二節(jié) 韓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的主要憲政立法實踐的意義104-109
- 一、 憲政立法實踐對民主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104-106
- 二、 臨時政府“政黨政治”的民主主義實踐106-109
- 第三節(jié)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重慶時期憲政立法對當今大韓民國憲法的價值109-119
- 一、 《大韓民國建國綱領》和《大韓民國臨時憲章》的民主立憲經(jīng)驗110-113
- 二、 大韓民國憲法對臨時政府民主立憲經(jīng)驗的繼承與發(fā)展113-119
- 余論119-123
- 參考文獻123-126
- 附圖126-132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1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俞炳勇;韓國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背景及意義——談談大公主義[J];當代韓國;2002年02期
2 杜春和;朝鮮“三·一運動”及中朝友誼的發(fā)展[J];當代韓國;1994年01期
3 石源華;論中日戰(zhàn)爭期間的韓國臨時政府[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6期
4 杜春和;朝鮮“三·一運動”及中朝友誼的發(fā)展[J];當代韓國;1994年02期
5 謝俊美;抗戰(zhàn)時期中國國民政府與韓國獨立運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楊紅梅;;論韓國臨時政府的五次改憲[J];韓國研究論叢;1998年S1期
7 方永春,呂秀一;中國對在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援助[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8 余建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諸問題探略[J];史林;1992年04期
9 張欣;虹口公園爆炸案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影響[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楊耀健;韓國臨時政府在重慶[J];文史精華;1996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玉紅;中國國民政府與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關(guān)系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56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85663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