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與出路探析
本文關鍵詞:憲法文義解釋的困境與出路探析
【摘要】:文義解釋是憲法解釋的首選方法,由于憲法的原則性和抽象性,憲法的文義比一般制定法更難以琢磨。針對憲法語詞的概括性、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特征所帶來的解釋困境,人們曾做出過各種努力,但這些努力要么本身仍然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要么無法為特定案件提供可靠答案。通過深入剖析造成憲法文義解釋困境之根源的憲法語詞特征,可找到解決困境的有效途徑,即憲法語詞的含義是由其所指涉的事物本性來引導的,憲法語詞所指涉的事物之本性或本質為走出憲法文義解釋困境指明了方向。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憲法語詞 文義解釋 困境 事物本性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社會轉型期釋憲機制的完善研究”(項目編號:12YJ A820039)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憲法實施中的解釋機制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3BFX029)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D911
【正文快照】: 法解釋學是以法規(guī)范為研究對象的法律科學,無論是理論研究者還是實務工作者歷來都認為“文義解釋是法律解釋的開始”。法學的終極目的在于窮究法的目的,但始終不能離開法的文、字、句,一旦離開法的文、字、句,就無以維持法律之尊嚴及其適用的安定性,因此法律解釋的第一步必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金釗;;文義解釋:法律方法的優(yōu)位選擇[J];文史哲;2005年06期
2 蘇力;解釋的難題:對幾種法律文本解釋方法的追問[J];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述紅,黃仕紅;應對WTO挑戰(zhàn)的司法審查制度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2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3 李勝利;;論《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一般條款”[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侯思賢;;看法律如何不能自為而自足——讀劉燕著《會計法》有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5 陳海平;;困境與進路:司法改革語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6 王慶廷;;法律的親情化求證——一個法理學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7 許發(fā)民;徐光華;;罪刑法定視野下的禁止類推之解讀[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8 趙宗亮;;權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9 陳曉聰;;動物保護立法的倫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10 閆海;;基于司法獨立的我國司法預算制度重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光駿;;論當前憲政制度下的獨立行使檢察權[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梁曉淮;張洪得;;獨立化 公開化 法制化——檢察機關偵查權內部制約機制的檢討與重構[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王祺國;;論和諧司法[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王學成;;我國檢察權制約行政權的制度構建[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論檢察機關貫徹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李道剛;;論法律解釋的“歷史性”問題[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8 王梓臣;;執(zhí)行釋明權初論[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黃韜;;考察我國法院處理不良金融債權爭議案件的政治維度[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柯華慶;;實效主義法學綱要[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吳曉暉;論宏觀調控決策的法律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徐子良;經(jīng)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研;論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園;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認定相關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玉;我國農(nóng)村飲用水源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會麗;論稅務行政復議制度[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琰;政府信息延遲公開的法律責任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則下的基本權利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旭東;《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胡駿軍;法治背景下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慧娜;司法的“地方化”與“中央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偉;各國憲法解釋機關簡介[J];人大研究;2004年08期
2 韓大元,張翔;試論憲法解釋的界限[J];法學評論;2001年01期
3 張勇;;憲法解釋的語境分析[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張偉;;現(xiàn)代憲法的變遷與互動模式 讀《現(xiàn)代憲法》[J];博覽群書;2007年12期
5 苗連營;中國憲法解釋體制反思[J];中國法學;2002年06期
6 張尤佳;保持憲法穩(wěn)定的對策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7 孫婷婷;對我國憲法解釋體制的一次挑戰(zhàn)[J];中國律師;2001年12期
8 蘇曉宏;論憲法的司法解釋[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9 周偉;1982年憲法以前的憲法解釋與違憲審查案例之啟示[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都玉玲;對憲法修改的幾點認識[J];平原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勇;;中國憲法改革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從“改革憲法”到“憲政憲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李升軍;;如何完善我國的憲政制度[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劉婧娟;;中國憲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范珍;;公民私有財產(chǎn)權保障的憲法審視[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5 劉茂林;;村民自治權之規(guī)范求證及解題[A];新農(nóng)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韓大元;;憲法文本中“人權條款"的規(guī)范分析——兼論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可能性[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陳云生;;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憲法學[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8 王叢虎;;論對行政機關實施憲法平等權分類的審查[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馬嶺;;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憲法學教學方式改革嘗試[A];法學教育:比較與省思——現(xiàn)代法學教育論壇文集[C];2001年
10 馮國發(fā);;修憲與憲法的穩(wěn)定性和時代性[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元;西方國家的憲法解釋機制[N];學習時報;2000年
2 申欣旺;法律沖突呼喚對憲法解釋的研究[N];法制日報;2008年
3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來梵;憲法解釋學的“可能”[N];法制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李新會;憲法解釋是憲法實施的重要保障[N];法制日報;2002年
5 王穎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觸動和平憲法[N];法制日報;2007年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 高全喜;塵世間,一顆偉大的心靈離去了[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7 ;憲法學為什么要以憲法文本為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張尤佳;取消戶口界限的合憲性分析[N];法制日報;2005年
9 劉卉;當代憲法學發(fā)展的挑戰(zhàn)與趨勢[N];檢察日報;2006年
10 ;把握良好契機 推進法治建設[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洪倫;論美國憲法原意主義方法論之爭[D];山東大學;2012年
2 張紅;基本權利與私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馬存利;憲法平等權司法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王蕾;詮釋學視域下的憲法平等規(guī)范[D];蘇州大學;2007年
5 吳中波;我國修憲建議的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施嵩;美國憲法解釋的原意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郭海清;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侯學賓;美國憲法解釋中的原旨主義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夏澤祥;美國憲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李秀群;憲法基本權利水平效力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瑜程;憲法解釋的類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威;從憲法結構看憲法的生命力[D];鄭州大學;2010年
3 陸敏行;我國的權力憲法制約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4 于廣丹;美國憲法解釋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劉國利;論公民憲法義務體系的修正[D];吉林大學;2010年
6 邢振文;我國憲法穩(wěn)定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桑超;論我國憲法解釋主體模式的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尹飛飛;論惠爾的現(xiàn)代憲法觀[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史超;論憲法的多元精神[D];安徽大學;2012年
10 熊嵐;憲法法院管轄權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38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83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