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伊利的憲法解釋方法
本文關鍵詞:論伊利的憲法解釋方法
【摘要】:伊利認為,美國憲法解釋方法論之"解釋主義"與"非解釋主義",要么是必須信奉起草憲法重要詞語的制憲者們的思想,要么是借助于法院猜測立法機關的價值選擇而對立法的審查,別無他途。而上述兩種方法論最終皆與美國制度中的民主不和諧。因而伊利試圖提出了第三種旨在與民主相一致的憲法解釋方法理論,即程序解釋方法論。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關鍵詞】: 伊利 憲法解釋 方法論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憲法解釋方法論”(06BFX01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D971.2;DD911
【正文快照】: 約翰·哈特·伊利(John Hart Ely,1938-2003)先后執(zhí)教于耶魯、哈佛、斯坦福、邁阿密大學,自1982至1987年擔任斯坦福法學院院長。伊利在美國獲得了崇高的學術地位與聲譽,根據2000年芝加哥大學《法律研究雜志》的一項研究,伊利是美國歷史上繼理查德·波斯納、羅納德·德沃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謙;司法審查中美國法院特殊身份取得原因解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張卓明;;一個“強化民主”的司法審查理論——對《民主與不信任》的再解讀[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3 徐振東;;法學方法論在憲法解釋中的運用[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徐秀義;;關于我國憲法解釋問題的若干思考[J];當代法學;1988年03期
5 胡捷;;試論憲法解釋在憲法實施中的作用[J];當代法學;1988年03期
6 侯學賓;劉哲;;美國憲法解釋中原旨主義的內在困境[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7 武凌蕓;;美國憲法解釋理論中的原旨主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8 馬洪倫;;美國憲法解釋理論中的原旨主義和實用主義[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02期
9 饒志靜;;原旨主義與美國憲法解釋理論的論爭[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張曉磊;陳一遠;;美國憲法解釋片論——讀《美國憲法判例與解釋》[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有向 孫孝運;“關山乳業(yè)”:狀告“伊利”不是炒作[N];中國商報;2004年
2 季洪光;伊利涉嫌專利侵權成被告[N];科技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王泓;伊利案庭審聚焦兩大辯題[N];中國證券報;2005年
4 記者 祝松;伊利干吃奶片與侵權擦肩而過[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年
5 王穎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觸動和平憲法[N];法制日報;2007年
6 于青邋劉暢;日本參院通過《國民投票法案》[N];人民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王泓;“伊利案”今日開庭[N];中國證券報;2005年
8 王海文 楊金志;拖延一年轉交判決書[N];檢察日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劉玉萍;鄭俊懷:一次特殊的亮相[N];證券時報;2005年
10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連泰;法律與文學[N];人民法院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洪倫;論美國憲法原意主義方法論之爭[D];山東大學;2012年
2 丁瑋;美國憲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施嵩;美國憲法解釋的原意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郭海清;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5 侯學賓;美國憲法解釋中的原旨主義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王彬;法律解釋的本體與方法[D];山東大學;2009年
7 陳紅梅;司法審查為什么是正當的?[D];吉林大學;2010年
8 李炳爍;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學;2008年
9 姜福東;返回方法論的法律解釋學[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夏澤祥;美國憲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廣丹;美國憲法解釋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尹飛飛;論惠爾的現代憲法觀[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3 童雅聞;論劉少奇對1954年憲法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1年
4 張林;論德國平等權的憲法實踐[D];蘇州大學;2011年
5 劉偉;美國公民持有槍支權的憲法解釋[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陳道英;日本和平憲法第9條及其演變[D];武漢大學;2004年
7 Hoang Ngoc Dong Phuong (黃玉東芳);中越現行憲法中人權保障比較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顧佳;美國司法審查理論分析[D];廈門大學;2007年
9 徐珉川;美國司法權力動作中的法律解釋[D];浙江大學;2011年
10 白利寅;近代法國憲法及憲政制度變遷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21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82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