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對社會道德困境的回應
本文關鍵詞:憲法對社會道德困境的回應
更多相關文章: 道德困境 社會核心價值 憲法價值體系 憲法權利 憲法義務
【摘要】: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困境,具有個體普遍放松道德自律、價值沖突劇烈且不可公度和社會道德共識難以凝聚三重意蘊。其本質(zhì)是個體與共同體關系的失衡。它內(nèi)生于個體主義的現(xiàn)代社會結構,并因權力的價值中立立場的放縱,而蔓延成社會結構的整體病癥。確證了個體主義和價值中立立場的現(xiàn)代憲法,順應了道德困境的生成邏輯,不但無法做出有效回應,反而可能推波助瀾。若要回應道德困境,而又不致淡化其衛(wèi)護自由之傳統(tǒng)功能,憲法就應以社會核心價值為理據(jù),建構其與憲法價值體系的對接機制,進而指引憲法"權力-權利-義務"的結構調(diào)整,以期達致個體與共同體關系的重新平衡。比較而言,中國憲法具有的某些獨特品格和相關規(guī)范,可以更好地直面道德困境。因此,可以中國憲法為思考理據(jù),從如下路徑回應道德困境:表達社會核心價值,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反思現(xiàn)代權利觀念,規(guī)范憲法權利內(nèi)涵;確證憲法義務價值,實施憲法義務體系。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關鍵詞】: 道德困境 社會核心價值 憲法價值體系 憲法權利 憲法義務
【基金】:“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振興工程科研基金” “中央基本科研業(yè)務經(jīng)費青年教師創(chuàng)新課題(20132016)”的成果
【分類號】:D921
【正文快照】: 一問題與思路時下諸多現(xiàn)實問題,均可謂是道德困境不同程度之顯現(xiàn):“小悅悅事件”以及一系列的“扶老”爭議,是信任缺失和誠信衰退的直接體現(xiàn);食品衛(wèi)生問題,不僅體現(xiàn)為治理失范,更是社會道德的滑坡;權力腐敗,從根本上說是權力倫理的異化;原教旨主義的市場經(jīng)濟及其種種悖謬,核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小建;陳健夫;;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與補償機制[J];重慶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2 夏勇;憲法之道[J];讀書;2003年03期
3 劉茂林;儀喜峰;;憲法是組織共同體的規(guī)則[J];法學評論;2007年05期
4 劉茂林;秦小建;;人權的共同體觀念與憲法內(nèi)在義務的證成——憲法如何回應社會道德困境[J];法學;2012年11期
5 薛軍;;權利的道德基礎與現(xiàn)代權利理論的困境[J];法學研究;2009年04期
6 秦小建;;憲法為何列舉權利?——中國憲法權利的規(guī)范內(nèi)涵[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4年01期
7 童之偉;完善憲法程序若干問題初探[J];政法論壇;2003年02期
8 夏勇;中國憲法改革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9 A.麥金太爾;莫偉民;;道德困境[J];哲學譯叢;1992年02期
10 桑本謙;;利他主義救助的法律干預[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際春;孫虹;;論“大民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孫曉光;;從家庭本位到個人本位——古代法與近代私法主體之比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3 孟慶瑜;;論分配關系的稅法調(diào)整機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4 余延滿;冉克平;郭鳴;;企業(yè)法人目的范圍外行為新探——兼評《合同法》第50條之規(guī)定[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5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6 王慶廷;;法律的親情化求證——一個法理學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7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9 肖順武;;試論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變——基于民事主體視角之解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10 孫日華;謝慧;;法律客觀性的出路——中西對比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業(yè)進;莫志宏;;從集中控制到框架條件管理——城市規(guī)劃的演化理論視角[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C];2011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礎與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李壽平;劉毅;;構建誠信制度與踐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單民;上官春光;;多重視角中的檢察官職業(yè)倫理[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張偉;;以涂爾干集體意識的觀點淺析當前社會秩序的維持[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林華;;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影視傳播研究——以貴州影視作品為例[A];貴州省寫作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呂佳;;大眾文化語境下精英文化遭際的文化意味[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陳緒新;;“被迫現(xiàn)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夏秀淵;拉丁美洲民法典的歷史與現(xiàn)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夏雪;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法制演變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猛;;權利觀念的中國化——從民族國家選擇到社區(qū)倫理挑戰(zhàn)[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2 夏勇;憲法之道[J];讀書;2003年03期
3 馬嶺;當代大學生憲政觀念管窺——一次關于“良性違憲”問題的討論[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劉茂林;中國憲法學的困境與出路[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5 王廣輝;;論憲法未列舉權利[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6 劉茂林;儀喜峰;;憲法是組織共同體的規(guī)則[J];法學評論;2007年05期
7 劉茂林;王從峰;;論憲法的正當性[J];法學評論;2010年05期
8 張薇薇;;“人權條款”:憲法未列舉權利的“安身之所”[J];法學評論;2011年01期
9 范進學;論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J];法學評論;1998年02期
10 張衛(wèi)平;;司法公正的法律技術與政策——對“彭宇案”的程序法思考[J];法學;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劉建;[N];法制日報;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洪梅;關于我國當前道德困境的理性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3期
2 竹立家;走出道德困境的現(xiàn)實選擇[J];新視野;1995年06期
3 趙憲軍,劉春麗;市場經(jīng)濟與道德困境[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4 閆莉;蔣錦洪;;道德困境的產(chǎn)生因素與消解路徑——以個人與社會的利益矛盾為視角[J];求實;2014年02期
5 蔣圣斐;郭洪濤;;試論當前道德困境與道德他律建設[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6 韓丹;;腐敗辯護中的道德困境探析[J];哲學動態(tài);2012年04期
7 許新;;新形勢下會計職業(yè)道德面臨的困境與出路[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14年16期
8 易申波;;中國現(xiàn)代道德困境的表現(xiàn)及根源[J];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9 華說;;四個美國兵道德困境[J];青年博覽;2013年15期
10 汪懷君;;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困境及原因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鄭亞男;;中國現(xiàn)代化的道德困境與“以德治國”的戰(zhàn)略應對[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2 張華;;游走在“高尚”與“平庸”之間——當代青年的道德困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教育選擇[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春飛;;道德困境與審計意見購買[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綠 編譯;媒介通過呈現(xiàn)“道德困境”影響人們的道德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教授 李俠;科技界的焦慮與道德困境[N];上海科技報;2014年
3 傅淞巍;讓“好人遇到好人”逆轉道德困境[N];遼寧日報;2011年
4 王甘武;如何化解“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N];太原日報;2011年
5 汪昌蓮;質(zhì)疑雷鋒折射現(xiàn)實道德困境[N];濟南日報;2012年
6 南開大學法學院 王彬;擺脫道德困境的三條紅線[N];檢察日報;2010年
7 顧元;低薪制及其道德困境[N];人民法院報;2002年
8 湖北大學商學院 黃曉波;會計人員的道德困境與文化品味[N];中國會計報;2012年
9 高力;行為選擇與道德要求[N];云南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蘭曉萌 任孟山;基因科技的道德困境[N];華夏時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亞昆;議道德困境[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孫哲;論我國當代立法的道德困境[D];西北大學;2014年
3 郭薇;大學生道德困境問卷的初步編制及相關因素分析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4 張春暉;當代中國道德困境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5 李雪妮;當代中國社會道德困境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6 梁益銘;社會轉型期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的道德困境及突圍選擇[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7 李文俊;布勞的社會分化理論與我國道德困境[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8 皮蘭嬌;現(xiàn)代道德困境與德性重建[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文文;護士道德困境現(xiàn)狀及其對工作滿意度、職業(yè)倦怠、離職意愿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4年
10 郭廷艷;童年的消逝引起的道德困境及應對措施[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19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81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