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的法律性闡釋及證立
本文關鍵詞:憲法的法律性闡釋及證立
更多相關文章: 憲法的法律性(效力理由及權威來源) 基礎規(guī)范 人民制憲權 最后的人民集會
【摘要】:憲法的法律性即憲法的規(guī)范性,下含三個子命題:憲法是法律;憲法是根本法;憲法是最高的法律。三個命題的"了義"涉及兩個方面——憲法效力的理由和權威來源,在權力話語體系中可以轉化為兩個問題:憲法是什么性質的權力關于自己的論述?它為什么高于現行的權力,并成為現行權力的締造性(構建性)和限制性力量而不是作為現行權力的構成部分與之相連?本文第一部分闡釋了三個命題的內涵與淵源;第二部分進入凱爾森的純粹法學體系探尋基礎規(guī)范對憲法效力的解釋,發(fā)現基礎規(guī)范僅僅在形式邏輯上預定了憲法的效力,并未證立憲法效力的根據。第三部分轉向人民制憲權,試圖在制憲權理論中尋找兩個問題的答案。為此,作者提出了最后的人民集會的假定,想象人民在最后一次集會上對未來的政治存在形式做出怎樣的抉擇,以此作為從直接的人民主權過渡到代表制民主,從社會契約過渡到神圣憲法的邏輯驛站。作者主張基礎規(guī)范與制憲權理論結合。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憲法的法律性(效力理由及權威來源) 基礎規(guī)范 人民制憲權 最后的人民集會
【分類號】:D911
【正文快照】: 目次一、憲法的法律性解析二、凱爾森的困境:歷史上第一個憲法的效力只能依靠預設三、人民制憲,如是我聞四、結語 憲法是什么?憲法是法律。在現代,尤其是在我們生活的21世紀,關于憲法屬性的這個界定看起來似乎成了一句廢話,但這個命題其實蘊含著深厚的規(guī)范意義和復雜的歷史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旭東;;規(guī)范法學的邏輯原點——基礎規(guī)范與承認規(guī)則之比較[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錢錦宇;;基礎規(guī)范與制度事實——法效力證成中的“休謨難題”[J];法律方法;2012年00期
3 袁丁;;法治的政治之維——對凱爾森基礎規(guī)范的另一種解讀[J];理論與改革;2013年04期
4 張慶;;凱爾森論“基礎規(guī)范”(上)[J];南方論刊;2007年12期
5 張慶;;凱爾森論“基礎規(guī)范”(下)[J];南方論刊;2008年01期
6 王振民;;“一國兩制”法律化的歷程[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7 盧景;;抓基層打基礎規(guī)范代表工作[J];楚天主人;2013年10期
8 陳睿;;價值的統(tǒng)領:憲法與其他法律形式的關系的一個視角[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9 賀煥江;;“微觀法律”:被忽略的基礎規(guī)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年13期
10 周峗;;為何以及如何研究“應當”?——一種可能的法學研究進路[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G.hn基礎規(guī)范有望年底出臺[N];網絡世界;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金嶼;對我國憲法序言的重構性解釋[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李鑫;對凱爾森基礎規(guī)范性質的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馮立坡;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法律效力觀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4 馬馳;法實證主義法效力來源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947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69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