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憲法解釋制度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曦中;對“良性違憲”的反思[J];法學評論;1998年04期
2 韓大元;社會變革與憲法的社會適應性——評郝、童兩先生關于“良性違憲”的爭論[J];法學;1997年05期
3 沃爾特·莫菲,信春鷹;法律制度與憲政民主(續(xù))[J];外國法譯評;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穎洲;李德貴;;論分權思想與近代西方憲政之建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李靜;;陪審制度的文化解讀——兼論我國新陪審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程乃勝;;論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中的歷史哲學研究范式[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4 王莉;美法兩國違憲審查制度之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 鄧娟;;行政合理性原則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制約[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葉必豐;;憲政行為與行政行為[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7 王鍇;;憲法變遷:一個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的概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楊麗娟;;當代中國法治“表層化”原因探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王峰;我國憲法權威的現(xiàn)狀:對修憲的另類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10 韓洋洋;;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建立及其嬗變[J];才智;2010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劉婧娟;;中國憲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劉茂林;陳新;;論憲法秩序與社會和諧[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3 楊海坤;章志遠;;實現(xiàn)憲政背景下的中國行政法治[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春燕;;簡論行政法保護公民財產權的三部曲——來自行政征收案件的啟示[A];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施建輝;;財產權與行政法[A];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何海波;;晨光初現(xiàn)的正當程序原則[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田莉;;論開發(fā)控制體系中的規(guī)劃自由裁量權[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蕾;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中國共產黨政績觀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陳勝;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閾下的法律與宗教[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任海濤;中國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潘俊強;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的法理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王擴建;轉型期地方核心行動者行動邏輯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6 陳華榮;體育的憲法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7 王天林;偵查行為侵權司法救濟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姚岳絨;憲法視野中的個人信息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顧向明;機構編制法定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楊偉東;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強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鐵;論我國行政復議聽證式審查方式的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2 吳志洪;論對監(jiān)獄的行政處罰的制約[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宋靜;論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D];山東大學;2010年
4 陳希;區(qū)域經濟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5 郭淵;法治意識視角探析中國法治建設[D];東華大學;2011年
6 李二茹;中國共產黨依法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孫瀚;論比例原則及其在我國行政法上的借鑒[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李宏印;司法與民意的沖突和協(xié)調[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石碩;國家主席制度變遷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宋怡璇;論規(guī)制商業(yè)性言論之界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偉;各國憲法解釋機關簡介[J];人大研究;2004年08期
2 張尤佳;保持憲法穩(wěn)定的對策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韓大元;“十六大”后須強化憲法解釋制度的功能[J];法學;2003年01期
4 趙謙;司法審查中美國法院特殊身份取得原因解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蘇曉宏;論憲法的司法解釋[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6 韓大元,張翔;試論憲法解釋的界限[J];法學評論;2001年01期
7 苗連營;中國憲法解釋體制反思[J];中國法學;2002年06期
8 周偉;1982年憲法以前的憲法解釋與違憲審查案例之啟示[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孫婷婷;對我國憲法解釋體制的一次挑戰(zhàn)[J];中國律師;2001年12期
10 侯健;憲法變遷模式與憲政秩序的塑造[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勇;;中國憲法改革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從“改革憲法”到“憲政憲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李升軍;;如何完善我國的憲政制度[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許艷娜;;從立法層面保障我國憲法的實施[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朱愛明;鄭惠玲;;環(huán)境權的憲法增設思考[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5 張菲菲;;試論民主制度在憲法中的發(fā)展與體現(xiàn)[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尹德龍;;我國憲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對憲政的影響[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羅廣德;;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憲法的重要意義[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8 戚道孟;閆魯寧;;論國家環(huán)境權[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4年
9 馮國發(fā);;修憲與憲法的穩(wěn)定性和時代性[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10 肖峰昌;;確立憲政觀念 維護憲法權威[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元;西方國家的憲法解釋機制[N];學習時報;2000年
2 申欣旺;法律沖突呼喚對憲法解釋的研究[N];法制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李新會;憲法解釋是憲法實施的重要保障[N];法制日報;2002年
4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來梵;憲法解釋學的“可能”[N];法制日報;2008年
5 丁劍(法學博士);慎言修憲[N];南方周末;2003年
6 王穎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觸動和平憲法[N];法制日報;2007年
7 尚曉宇;讓憲法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N];檢察日報;2004年
8 周 晨;剛性憲法和“活的憲法”[N];人民法院報;2002年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 高全喜;塵世間,一顆偉大的心靈離去了[N];經濟觀察報;2010年
10 本報評論員;貫徹實施憲法 領導干部是關鍵[N];法制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洪倫;論美國憲法原意主義方法論之爭[D];山東大學;2012年
2 丁瑋;美國憲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張紅;基本權利與私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馬存利;憲法平等權司法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王蕾;詮釋學視域下的憲法平等規(guī)范[D];蘇州大學;2007年
6 郭朋;民營化背景下公用事業(yè)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7 施嵩;美國憲法解釋的原意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李峰;中華人民共和國四部憲法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9 郭海清;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10 王戩;規(guī)范與當為:憲法與刑事訴訟的良性互動[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瑜程;憲法解釋的類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威;從憲法結構看憲法的生命力[D];鄭州大學;2010年
3 陸敏行;我國的權力憲法制約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4 于廣丹;美國憲法解釋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劉國利;論公民憲法義務體系的修正[D];吉林大學;2010年
6 邢振文;我國憲法穩(wěn)定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桑超;論我國憲法解釋主體模式的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尹飛飛;論惠爾的現(xiàn)代憲法觀[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史超;論憲法的多元精神[D];安徽大學;2012年
10 熊嵐;憲法法院管轄權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92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279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