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物利用之實現(xiàn)公共利益的域外考察
[Abstract]:The essence of public property is to provide public use. The core of public property utilization is how to realize the public interest. However, because the concept of public interest is too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it but has to face it. Throughou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France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public service to public service,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connot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through theory and jurisprudenc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use of public property is to safeguard the public interest to the maximum extent, therefore, in the face of the conflicts of many interests in the use of public property, a reasonable measure of interest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en defining the public interest, To ensure that the public interest is the greatest reasonable interest.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項目《行政法視野中的公物利用》(09YJC820109) 鄭州大學“211工程”課題《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與憲法秩序變動》(LC-B2003)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耿利航;;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凱洛訴新倫敦市案”的剖析和啟示[J];法學雜志;2007年02期
2 張千帆;;“公共利益”的困境與出路——美國公用征收條款的憲法解釋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法學;200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胡錦光,王鍇;論我國憲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中國法學;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東東;論土地征用之公益目的性[J];河北法學;2004年05期
2 樓利明;;論“公共利益”與“公共使用”[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吳睿,王晴穎;論征用之公共利益要件[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姚佐蓮;;公用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標準——美國判例的發(fā)展演變[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5 尹衛(wèi)國;警惕公共利益“霉變”[J];領導科學;2004年20期
6 李國家;警惕公共利益“霉變”[J];黨政干部論壇;2005年01期
7 錢天國;;“公共使用”與“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讀——從美國新倫敦市征收案談起[J];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8 王夕瑞;;利益衡量在行政審判中的運用[J];山東審判;2009年01期
9 胡玉鴻;關于“利益衡量”的幾個法理問題[J];現(xiàn)代法學;2001年04期
10 鄭永鶴,吳金水;論行政審判中的利益衡量[J];政治與法律;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建順;;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辨析——《憲法修正案》與行政法政策學的方法論[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書燃;;公共利益的分解與沖突現(xiàn)象初探——“上海車牌拍賣事件”中多樣化行政活動解析[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熊文釗;;試論行政補償[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步紅;;行政補償制度簡論——行政補償與公共利益、行政賠償?shù)年P系[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安明賢;;試論行政征收征用制度中對“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定[A];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涂曉芳;;政府利益與政府行為[A];政治改革與政府轉型[C];2003年
7 彭濤;;公開還是不公開?——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條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宋雅芳;程雪陽;;論行政規(guī)劃變更的法律規(guī)制[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士如;;不動產征收補償比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10 王欽堯;陳向春;;論完善土地征用補償制度[A];“征地制度改革與集體土地流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方虹;公共利益不是“大籮筐”[N];中國社會報;2005年
2 零度;信息公開 公共利益放首位[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5年
3 中國青年報知名評論員;越為了公共利益越需要尊重民主[N];四川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鄧新建;解決“釘子戶”問題應公共利益至上[N];法制日報;2009年
5 省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方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N];江蘇法制報;2009年
6 石兆 媒體資深人士;被公共利益“限行”的私權[N];中國經營報;2009年
7 江蘇省版權局 袁學術;如何界定“損害公共利益”的最低標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8 蘇殷;征收條例界定公共利益必須經過全民討論[N];檢察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岳振;公共利益的“拆遷”新演繹[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10 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陳小燕;拆遷中的“公共利益”迷霧[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振國;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與限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鄭金虎;司法過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王文江;公共利益的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張斌;現(xiàn)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學;2005年
5 張韻聲;征用補償制度比較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6 肖順武;公共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7 聶生奎;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劉潤發(fā);行政公訴權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9 夏倩芳;公共利益與廣播電視規(guī)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柳海濱;轉型時期我國政府自利與公共利益沖突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英輝;我國城市房屋拆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周中華;城市房屋拆遷中的公共利益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何倩;美國法上公共利益作為價格管制理由的標準變遷[D];廈門大學;2008年
4 楊政昌;我國現(xiàn)階段公共決策中公共利益偏離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5 李雨蕙;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文化因素探察[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6 鐘雙喜;論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行政公益訴訟制度[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瑩;新媒體的社會責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柳梅;公益訴訟中公訴權的運行[D];蘇州大學;2008年
9 李長升;論公益征收的正當法律程序[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周明;專利侵權例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37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243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