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用地征收補償制度形成及改革研究 ——基于土地發(fā)展權價值分配的角度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23:10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已在我國建立并逐漸得到了完善。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社會經濟發(fā)展中各個行業(yè)的市場化程度逐漸提高。反映到作為一種基礎性生產資料—土地資源的配置上,我國已在城市地區(qū)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土地市場體系。在農村地區(qū),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也開始在全國各地以個種形式活躍起來,重慶市作為統(tǒng)籌城鄉(xiāng)建設國家實驗區(qū),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改革上更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是,目前在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向城市流動的渠道上,行政計劃色彩濃厚的土地征收仍然是唯一的手段。在這種情況,應為社會公益服務的土地征收逐漸淪為了商業(yè)用地開發(fā)的拿地手段,背離了其公益性的基本前提。此外,在公益性土地征收的過程中,我國現(xiàn)有的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仍然保留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影響,征收補償標準制定不合理、農民土地產權難以保護等都使我國的土地征收制度問題纏身。本文將首先分析我國現(xiàn)有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歷史形成,闡述從計劃經濟時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后我國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其后本文將從土地發(fā)展權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土地發(fā)展權價值在我國土地征收補償中的具體分配,從而找出我國現(xiàn)有對農用地的征收及轉用過...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近年來耕地面積變化圖
圖 3.2 建國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變化圖Fig.3.2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關數(shù)據(jù)摘自《快速軌道交通引導型衛(wèi)星城市的規(guī)劃與發(fā)展》顏月霞,蘭州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圖 3.3 近年來耕地面積變化圖Fig.3.3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In recent year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地發(fā)展權之法律建構——以私權為研究視點[J]. 李祖全. 時代法學. 2009(01)
[2]農村土地征收補償主要問題探討[J]. 郭依靜. 保定學院學報. 2009(01)
[3]農村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解決途徑[J]. 王慶功,張宗亮. 東岳論叢. 2009(01)
[4]產權價值區(qū)域征收農地價格評估模型及應用[J]. 陳志剛,周建春,黃賢金.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8(12)
[5]美國土地征收補償?shù)挠嬎鉡J]. 王靜.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8(06)
[6]基于土地發(fā)展權分配的征地區(qū)片綜合地價研究[J]. 吳宇哲,彭毅,鮑海君.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6)
[7]征地補償測算問題研究[J]. 戴廣琴,王丹. 農機化研究. 2008(10)
[8]環(huán)境外部性的計量、矯正及其治理——兼論“庇古手段”與“科斯手段”的偏頗[J]. 張宏軍. 改革與戰(zhàn)略. 2007(08)
[9]論美國的土地發(fā)展權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劉國臻. 法學評論. 2007(03)
[10]中國耕地產權與價值研究——兼論征地補償[J]. 周建春. 中國土地科學. 2007(01)
博士論文
[1]農地城市流轉中農民福利變化研究[D]. 高進云.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2]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研究[D]. 李國健.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8
[3]土地征收下的土地價值及其實現(xiàn)形式:農地價值及產權主體補償研究[D]. 張鵬.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4]農地城市流轉供給與需求研究[D]. 高魏.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7
[5]農地發(fā)展權的創(chuàng)設及其在農地保護中的運用研究[D]. 臧俊梅.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7
[6]農地征收的補償問題研究[D]. 柳志偉.湖南大學 2007
[7]土地發(fā)展權的配置與流轉研究[D]. 張友安.華中科技大學 2006
[8]征用補償制度比較研究[D]. 張韻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基于可持續(xù)生計的失地農民征地補償模式研究[D]. 于慕堯.大連理工大學 2008
[2]農村征地補償司法救濟制度研究[D]. 周麗麗.蘇州大學 2008
[3]政府不同征地目的與征地補償策略的研究[D]. 趙恒坤.浙江大學 2008
[4]征地補償與土地發(fā)展權分配[D]. 嚴棟.浙江大學 2008
[5]英國社會轉型時期土地市場發(fā)展探研[D]. 孫慶桃.首都師范大學 2008
[6]土地征收過程中的利益分配研究[D]. 丁蘭.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7]論我國征地補償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D]. 段宇巖.山東大學 2008
[8]農地發(fā)展權的設置問題研究[D]. 趙琴.華中師范大學 2007
[9]土地發(fā)展權基本理論問題研究[D]. 劉明明.山東科技大學 2007
[10]農地發(fā)展權價格研究[D]. 范輝.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38185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近年來耕地面積變化圖
圖 3.2 建國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變化圖Fig.3.2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關數(shù)據(jù)摘自《快速軌道交通引導型衛(wèi)星城市的規(guī)劃與發(fā)展》顏月霞,蘭州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圖 3.3 近年來耕地面積變化圖Fig.3.3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In recent year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地發(fā)展權之法律建構——以私權為研究視點[J]. 李祖全. 時代法學. 2009(01)
[2]農村土地征收補償主要問題探討[J]. 郭依靜. 保定學院學報. 2009(01)
[3]農村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解決途徑[J]. 王慶功,張宗亮. 東岳論叢. 2009(01)
[4]產權價值區(qū)域征收農地價格評估模型及應用[J]. 陳志剛,周建春,黃賢金.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8(12)
[5]美國土地征收補償?shù)挠嬎鉡J]. 王靜.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8(06)
[6]基于土地發(fā)展權分配的征地區(qū)片綜合地價研究[J]. 吳宇哲,彭毅,鮑海君.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6)
[7]征地補償測算問題研究[J]. 戴廣琴,王丹. 農機化研究. 2008(10)
[8]環(huán)境外部性的計量、矯正及其治理——兼論“庇古手段”與“科斯手段”的偏頗[J]. 張宏軍. 改革與戰(zhàn)略. 2007(08)
[9]論美國的土地發(fā)展權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劉國臻. 法學評論. 2007(03)
[10]中國耕地產權與價值研究——兼論征地補償[J]. 周建春. 中國土地科學. 2007(01)
博士論文
[1]農地城市流轉中農民福利變化研究[D]. 高進云.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2]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研究[D]. 李國健.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8
[3]土地征收下的土地價值及其實現(xiàn)形式:農地價值及產權主體補償研究[D]. 張鵬.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4]農地城市流轉供給與需求研究[D]. 高魏.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7
[5]農地發(fā)展權的創(chuàng)設及其在農地保護中的運用研究[D]. 臧俊梅.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7
[6]農地征收的補償問題研究[D]. 柳志偉.湖南大學 2007
[7]土地發(fā)展權的配置與流轉研究[D]. 張友安.華中科技大學 2006
[8]征用補償制度比較研究[D]. 張韻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基于可持續(xù)生計的失地農民征地補償模式研究[D]. 于慕堯.大連理工大學 2008
[2]農村征地補償司法救濟制度研究[D]. 周麗麗.蘇州大學 2008
[3]政府不同征地目的與征地補償策略的研究[D]. 趙恒坤.浙江大學 2008
[4]征地補償與土地發(fā)展權分配[D]. 嚴棟.浙江大學 2008
[5]英國社會轉型時期土地市場發(fā)展探研[D]. 孫慶桃.首都師范大學 2008
[6]土地征收過程中的利益分配研究[D]. 丁蘭.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7]論我國征地補償制度的弊端及其完善[D]. 段宇巖.山東大學 2008
[8]農地發(fā)展權的設置問題研究[D]. 趙琴.華中師范大學 2007
[9]土地發(fā)展權基本理論問題研究[D]. 劉明明.山東科技大學 2007
[10]農地發(fā)展權價格研究[D]. 范輝.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381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tudifa/313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