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調解制度重述:時間限定與適用擴張
本文關鍵詞:先行調解制度重述:時間限定與適用擴張
【摘要】:法學界對于新《民事訴訟法》第122條先行調解規(guī)定的理解及實施還存在較大爭議。調解之"先行"必須與特定的時間節(jié)點相比較才有意義。從體系解釋及術語使用規(guī)范的角度解讀,先行調解是當事人將糾紛起訴至法院之后,在立案之前進行的調解。先行調解的適用條件"適宜調解"強調的是不能違法調解或不應在案情復雜、當事人對抗激烈之類的糾紛上徒勞消耗資源,是否"適宜調解"宜采取個案判斷的方法。人民法院既可以通過立案庭或專門機構實施先行調解,也可以將糾紛委派人民調解組織、行政機構,在先行調解中實現(xiàn)三調聯(lián)動。調解協(xié)議只具有普通民事合同的效力,但通過訴調對接,即當事人自愿選擇立案簽發(fā)調解書和啟動司法確認程序兩種方式,能夠賦予調解協(xié)議強制執(zhí)行力。
【作者單位】: 九江學院政法學院;
【關鍵詞】: 先行調解 訴訟調解 訴調對接
【基金】: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3年)規(guī)劃項目《“調解優(yōu)先”司法政策研究——以新〈民事訴訟法〉實施為視角》(13FX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5.1
【正文快照】: 基金薦:本文為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3年)規(guī)劃項目《“調解優(yōu)先”司法政策研究——以新〈民事訴訟法〉實施為視角》(13FX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新《民事訴訟法》第122條(以下簡稱“第122條”)規(guī)定了先行調解制度,“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明瑜;;三重悖論視角下的訴調對接機制[J];法制與社會;2013年12期
2 ;建基地 搞對接 為維權工作注入新活力——遼寧省僑聯(lián)省高法涉僑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會議召開[J];黨史縱橫;2013年07期
3 ;訴調對接化紛爭 司法為民促和諧[J];山東審判;2007年01期
4 孫霞;;“訴調對接”初探[J];唯實;2007年10期
5 姚小林;;司法確認的訴調對接試驗及其法治完善[J];法治研究;2010年08期
6 王春梅;;訴調對接的建構及運行[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7 康傳娟;;“訴調對接”機制對律師的影響[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9期
8 胡峧;宋昱君;;論訴調對接的法理基礎與價值訴求[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9 劉同君;儲曉雷;;論“訴調對接機制”之正當性——基于江蘇經(jīng)驗的思考[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韓美麗;;淺析“訴調對接”機制在解決民事糾紛中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J];知識經(jīng)濟;2012年2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士瀚;泗陽法院“兩前兩后”推進訴調對接[N];江蘇經(jīng)濟報;2007年
2 通訊員 盛茂 記者 劉偉;“訴調對接”讓矛盾化解在基層[N];連云港日報;2007年
3 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馬志相;創(chuàng)新訴調對接機制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人民法院報;2006年
4 鄭春筍;《德州完善“訴調對接”平臺》一文引起反響[N];人民法院報;2006年
5 克誠邋民一;蘇州扎實工作 大力推進“訴調對接”[N];江蘇法制報;2007年
6 吳錦銘邋徐育;構筑“案結事了”新格局 做大“訴調對接”新品牌[N];江蘇法制報;2007年
7 建華邋孫泳 承鈞;宿遷訴調對接成效突出[N];江蘇法制報;2007年
8 孫林美邋本報記者 薛慶元;訴調對接聯(lián)合司法力量共同維權[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9 許麗;新浦消協(xié)訴調對接化解消費糾紛[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10 記者 朱蓓寧 實習生 曹瀟瀟;消協(xié)法院“訴調對接”[N];南通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震;“訴調對接”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向亮;“訴調對接”機制的現(xiàn)狀及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琳琳;“訴調對接”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4 邱岳;論“訴調對接”機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秦楠;我國訴調對接機制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6 姚夏海;民商事案件訴調對接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7 何共彰;“訴調對接”機制研究[D];寧波大學;2014年
8 喻文婷;我國“訴調對接”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9 李年終;我國“訴調對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10 蔣莉莉;“訴調對接”實踐之思考[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83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68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