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變更研究
本文關鍵詞:公訴變更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公訴變更是公訴權行使的重要形態(tài)之一,是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后對公訴進行變更的一種訴訟行為。公訴行為對被追訴方有重大的影響,可能涉及到公民的自由權及生命權,這就要求公訴權的行使應當準確。檢察機關如果在提起公訴后發(fā)現(xiàn)案情出現(xiàn)了重大的變化,應當允許檢察機關對公訴進行相應的追加、變更或者撤回。賦予檢察機關公訴變更權是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履行客觀義務的一種需要,是正確有效地行使公訴權的要求,也是公訴便宜原則的體現(xiàn)。公訴變更的合理運用對于實現(xiàn)司法公正,維護司法的權威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不管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的國家,大都以法律的形式對公訴變更制度作出了較為詳盡的規(guī)定。但是我國的法律對公訴變更的規(guī)定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公訴變更濫用的情形。本文先分析公訴變更存在的合理性,接著對域外法治發(fā)達國家公訴變更的模式、范圍和程序進行分析和比較,然后介紹我國公訴變更的立法及司法現(xiàn)狀,指出我國公訴變更制度本身的不足以及在司法實踐運行中被濫用的現(xiàn)象,并分析公訴變更運行中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在合理借鑒國外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我國公訴變更制度和相應配套措施的完善上提出一些建議。本文除了引言和結語外,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我國公訴變更的基本涵義和相關理論進行介紹。主要包括:對公訴權、公訴變更制度和公訴變更權的概念進行界定;對公訴變更的內容及基本效力進行介紹;從控審分離、公訴裁量、訴訟效益和檢察官客觀義務的理論角度,分析公訴變更的正當性。第二部分,公訴變更的域外考察。因為歷史傳統(tǒng)和訴訟模式的不同,各個國家公訴變更的模式、變更范圍和變更程序都有所區(qū)別。本部分著重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中典型國家和地區(qū)的公訴變更制度進行分析,主要從公訴變更模式、變更范圍、變更時間和被告人權益的保護等方面進行介紹,典型的國家和地區(qū)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并分析這些國家采取檢察官控權模式或者法官控權模式或者檢察官和預審法官控權模式的原因,以及對公訴變更時間、變更方式和變更范圍進行不同規(guī)定的原因。第三部分,從立法和司法實踐的角度分析我國公訴變更的現(xiàn)狀。首先,對我國的公訴變更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梳理。其次,對公訴變更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廣泛運用和公訴變更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介紹。最后,對公訴變更運行中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第四部分,針對我國公訴變更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完善建議。介紹構建公訴變更程序的理論,借鑒國外的有益經(jīng)驗,對我國公訴變更制度從模式選擇和程序限制的角度進行構建,并完善公訴變更的相應配套措施。
【關鍵詞】:公訴變更 公訴撤回 程序濫用 權利保護 法律完善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引言9-11
- 一、公訴變更的理論基礎11-18
- (一)公訴變更的涵義11-13
- 1、公訴變更的相關概念11-12
- 2、公訴變更的內容及效力12-13
- (二)公訴變更的法理分析13-18
- 1、控審分離14
- 2、公訴裁量14-15
- 3、訴訟效益15-16
- 4、檢察官客觀義務16-18
- 二、公訴變更的域外考察18-29
- (一)公訴變更的模式18-23
- 1、英美法系國家的公訴變更模式18-19
- 2、大陸法系國家的公訴變更模式19-23
- (二)公訴變更的范圍23-24
- 1、英美法系國家的公訴變更范圍23-24
- 2、大陸法系國家的公訴變更范圍24
- (三)公訴變更的程序24-27
- 1、公訴變更的時間限制24-25
- 2、公訴變更的形式要求25
- 3、對被告人權益的保障25-27
- (四)域外公訴變更的評析27-29
- 三、我國公訴變更的實證分析29-39
- (一)我國公訴變更的立法發(fā)展29-30
- (二)我國公訴變更的司法現(xiàn)狀30-39
- 1、公訴變更在司法實踐中被廣泛應用30-32
- 2、我國公訴變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32-34
- 3、對我國公訴變更運行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34-39
- 四、我國公訴變更制度的完善建議39-47
- (一)完善我國公訴變更制度39-44
- 1、重塑我國公訴變更制度的理論基礎39-41
- 2、我國公訴變更的模式定位41
- 3、完善我國公訴變更的程序41-44
- (二)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44-47
- 1、強化檢察機關的內部監(jiān)督機制44
- 2、有效發(fā)揮辯護律師在防范公訴變更程序濫用中的作用44-45
- 3、注重公訴變更中對被告人、被害人權利的保護45-47
- 結語47-48
- 致謝48-49
- 參考文獻49-5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莉;寧松;;論人民檢察院法律監(jiān)督權的科學根據(jù)[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劉根菊;李利君;;刑事簡易程序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9年05期
3 歐陽愛輝;;匿名網(wǎng)絡通訊監(jiān)聽除外綜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柯昌林;;論偵查程序中的監(jiān)督制約[J];長春大學學報;2009年11期
5 牟綠葉;;美日兩國刑事訴訟目的之比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23期
6 李大槐;喻磊;;論我國刑事被害人權利保障[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8年S1期
7 王燕;;國外刑事證據(jù)開示制度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8 鄭曦;;德國檢警關系評介及其啟示[J];研究生法學;2008年05期
9 歐陽愛輝;;匿名網(wǎng)絡通訊監(jiān)聽除外綜述[J];朝陽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10 馮艷紅;;沉默權規(guī)則的適用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孫寶民;死刑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聶施恒;美國檢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郭爍;刑事強制措施的體系及其適用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盛長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國際準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6 韓成軍;檢察權配置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7 黃利;保釋與取保候審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郭明文;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處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賀振華;刑事庭審中的人證調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洪永紅;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艷萍;我國刑事證人保護制度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永斌;論我國量刑程序的相對獨立性[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小虎;行動中的預防性法律:美國刑事訴訟中的審前服務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凌宇;論我國獨立量刑程序之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阮露玫;論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晨超;論我國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吳剛;從獄霸現(xiàn)象看我國看守所管理改革[D];湘潭大學;2010年
8 劉超;偵查辨認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王璽;論逮捕條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周偉;審判委員會議案機制中證據(jù)規(guī)則的適用[D];湘潭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公訴變更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2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0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