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地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6 08:56
作為隔離犯中的一種犯罪形態(tài),隔地犯在刑法理論中從概念到犯罪構成再到存在范圍的認定都存在爭議,沒有統(tǒng)一定論,所以對隔地犯有必要進行深入探討。在司法實務中,由隔地犯引申出的犯罪地確認及刑事管轄權認定也成為新的難題;同一法域內或不同法域之間由于隔地犯存在而產生刑法適用問題層出不窮。充分解決此類問題對懲治犯罪,保護人權,維護國家主權和國際社會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對隔地犯的概念界定出發(fā),針對我國刑法理論界關于隔地犯概念的不同爭議觀點進行評述,認為眾多觀點過于片面或外延過寬,對隔地犯的概念進行重新修正界定,指出隔地犯是指犯罪行為或者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之間存在場所間隔的犯罪。在隔地犯各要素的論述中,筆者認為犯罪行為包括犯罪實行行為、預備行為等多種行為,犯罪結果包括實害結果,犯罪構成要件之外的加重結果,具體危險狀態(tài)等。通過對隔地犯進行概述,有利于在下文中探討關于隔地犯的犯罪地認定及刑事管轄權沖突問題。隔地犯的犯罪地認定有同樣存在爭議,目前有行為地說、結果地說、中間現象說、折衷主義等,筆者贊同折衷主義的主張,認為犯罪行為和犯罪結果同為犯罪不可缺少的構成要件,行為實施地與結果發(fā)生地都是犯罪地。共同犯罪作...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背景
1.3 文獻綜述與研究方法
1.4 論文結構安排
1 隔地犯概述
1.1 隔地犯的概念辨析
1.1.1 隔地犯概念的理論爭議
1.1.2 筆者論證
1.2 隔地犯的要素
1.2.1 犯罪行為的界定
1.2.2 犯罪結果的界定
1.2.3 存在場所間隔的情形
1.3 隔地犯的犯罪地認定
1.3.1 犯罪地認定的理論爭議
1.3.2 我國刑法規(guī)定及司法認定
2 隔地犯的刑事司法認定
2.1 隔地犯與共同犯罪
2.1.1 共同犯罪行為的界定
2.1.2 共同犯罪的犯罪地認定
2.2 隔地犯與網絡犯罪
2.2.1 網絡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2.2.2 抽象越境行為的界定
2.2.3 刑事管轄權空間范圍的確定
2.3 隔地犯與毒品犯罪
2.3.1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行為界定
2.3.2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地認定
3 隔地犯的刑事管轄權
3.1 跨地域的隔地犯
3.2 跨法域的隔地犯
3.2.1 中國區(qū)際刑事管轄權沖突
3.2.2 國際刑事管轄權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涉外重婚犯罪的管轄及域外證據的審核與采信[J]. 張華松. 人民司法. 2011(06)
[2]論網絡犯罪的國際刑事管轄[J]. 張俊霞,傅躍建. 當代法學. 2009(03)
[3]國際犯罪與涉外犯罪、跨國犯罪關系辨析——以基礎概念解析為進路[J]. 呂巖峰,李海瀅. 當代法學. 2008(04)
[4]網絡侵權糾紛的司法管轄問題研究[J]. 陳霽.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5]論網絡犯罪管轄權的確定[J]. 佴澎.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1)
[6]關于網絡空間中刑事管轄權的思考[J]. 于志剛. 中國法學. 2003(06)
[7]網絡犯罪的國際刑事管轄權[J]. 鄭遠民,李志春. 信息網絡安全. 2003(08)
[8]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問題研究[J]. 李長坤,朱鐵軍.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03(01)
[9]中國內地與港澳特別行政區(qū)刑事管轄權合理劃分論綱[J]. 趙秉志. 法學家. 2002(04)
碩士論文
[1]網絡犯罪的定性分析及刑事管轄權研究[D]. 王立東.中國政法大學 2010
[2]論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確定[D]. 吳慶焱.復旦大學 2008
[3]隔離犯研究[D]. 劉招華.吉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44346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背景
1.3 文獻綜述與研究方法
1.4 論文結構安排
1 隔地犯概述
1.1 隔地犯的概念辨析
1.1.1 隔地犯概念的理論爭議
1.1.2 筆者論證
1.2 隔地犯的要素
1.2.1 犯罪行為的界定
1.2.2 犯罪結果的界定
1.2.3 存在場所間隔的情形
1.3 隔地犯的犯罪地認定
1.3.1 犯罪地認定的理論爭議
1.3.2 我國刑法規(guī)定及司法認定
2 隔地犯的刑事司法認定
2.1 隔地犯與共同犯罪
2.1.1 共同犯罪行為的界定
2.1.2 共同犯罪的犯罪地認定
2.2 隔地犯與網絡犯罪
2.2.1 網絡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2.2.2 抽象越境行為的界定
2.2.3 刑事管轄權空間范圍的確定
2.3 隔地犯與毒品犯罪
2.3.1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行為界定
2.3.2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地認定
3 隔地犯的刑事管轄權
3.1 跨地域的隔地犯
3.2 跨法域的隔地犯
3.2.1 中國區(qū)際刑事管轄權沖突
3.2.2 國際刑事管轄權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涉外重婚犯罪的管轄及域外證據的審核與采信[J]. 張華松. 人民司法. 2011(06)
[2]論網絡犯罪的國際刑事管轄[J]. 張俊霞,傅躍建. 當代法學. 2009(03)
[3]國際犯罪與涉外犯罪、跨國犯罪關系辨析——以基礎概念解析為進路[J]. 呂巖峰,李海瀅. 當代法學. 2008(04)
[4]網絡侵權糾紛的司法管轄問題研究[J]. 陳霽.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5]論網絡犯罪管轄權的確定[J]. 佴澎.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1)
[6]關于網絡空間中刑事管轄權的思考[J]. 于志剛. 中國法學. 2003(06)
[7]網絡犯罪的國際刑事管轄權[J]. 鄭遠民,李志春. 信息網絡安全. 2003(08)
[8]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問題研究[J]. 李長坤,朱鐵軍.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03(01)
[9]中國內地與港澳特別行政區(qū)刑事管轄權合理劃分論綱[J]. 趙秉志. 法學家. 2002(04)
碩士論文
[1]網絡犯罪的定性分析及刑事管轄權研究[D]. 王立東.中國政法大學 2010
[2]論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確定[D]. 吳慶焱.復旦大學 2008
[3]隔離犯研究[D]. 劉招華.吉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443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64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