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二審不開庭審理常態(tài)化現象透析與問題疏解——以D省Z市中院為分析樣本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中國法理學研究會青年專項課題“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人權司法保障問題研究”(2015@FL002) 山東省法學會專項課題“訴訟風險和糾紛解決機制研究”(C3)
【分類號】:D92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如春,王發(fā)強;對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方式的探討[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楊德文;;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J];蘭州學刊;2011年08期
3 金飚,華儉學;刑事二審審理方式探究[J];法律適用;1998年01期
4 陳波翠;;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的司法現狀及對策初探[J];青春歲月;2012年06期
5 陳永生;刑事二審審理方式之改革[J];政治與法律;2004年01期
6 王桂芳;;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修正淺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馮俊輝;;淺談我國二審審理方式的問題和對策[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7期
8 易玲;石磊;;論我國民事上訴案件的審理方式及其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1年27期
9 閔宇;;美、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審理方式比較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10 陳衛(wèi)東,賀小電;第二審審理方式新探[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余希;李承運;;沖突與融合:民事二審審理方式實踐運行與規(guī)則預設的檢視和改造[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2 任高潮;杜豫蘇;阿尼沙;;刑事二審開庭審理方式的現實困境與制度規(guī)范——以某中級法院二審開庭審理為樣本的實證分析[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3 王克生;;刑事二審不開庭審理方式的弊端及對策[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4 袁小剛;;論刑事二審程序審理方式之重構[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信芳;傳統(tǒng)審理方式的有益補充[N];人民法院報;2008年
2 南京市紀委、監(jiān)察局;探索證據公開制度 深化審理方式改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8年
3 周洪生邋鄭菊;賈汪法院改進涉農貸款案件審理方式[N];江蘇經濟報;2007年
4 劉京華 孫曉芳;北京海淀法院召開刑事普通程序簡便審理方式改革研討會[N];人民法院報;2001年
5 張亞靜邋陳其生;簡化絕非“走過場”[N];江蘇法制報;2008年
6 黃昌龍;“簡化審”:仍有可簡化空間[N];檢察日報;2003年
7 記者 劉嵐 通訊員 莊亦正 趙正輝;無錫中院審委會改革審理方式[N];人民法院報;2006年
8 丁國鋒邋本報通訊員 陳其生;被告人認罪 庭審程序就簡化[N];法制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衛(wèi)建萍 本報實習生 吳玲;上海遠程審理 有技術更有規(guī)則[N];人民法院報;2008年
10 通訊員 敖穎婕 記者 徐亢美;市一中院新推民案遠程審判[N];文匯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瑜;論刑事二審審理方式[D];云南大學;2015年
2 杜旭嵩;刑事二審審理方式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李文軍;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4 張琦;我國刑事二審審理方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趙s鷗,
本文編號:25371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53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