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之“特別性”分析
本文選題:不起訴制度 + 相對不起訴 ; 參考:《人民檢察》2013年11期
【摘要】:正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作為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特別程序中的一項具體制度,其設(shè)立既是對暫緩起訴等實踐探索的回應(yīng),也是恢復(fù)性司法的具體體現(xiàn)和少年司法制度的創(chuàng)新。以特別程序為視角,從"特別性"入手,有助于加深對其制度構(gòu)建及運行的認識。一、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特別程序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修改后刑訴法第二百七十一至第二百七十三條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具體適用,包括適用范圍、制約程
[Abstract]:As a specific system in the special procedure of juvenile criminal proced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for minors is not only a response to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such as suspending prosecution, but also a concrete embodimen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the innovation of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al procedures, it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pecial procedures. 1. The system of non-prosecution under conditions attached to special procedures for criminal proceedings for minors. Articles 271 to 273 of the revis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provide fo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non-prosecution of minors with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procedure of restriction.
【作者單位】: 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分類號】:D92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素萍;趙飛;;簡論暫緩起訴制度[J];西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6期
2 朱文彬;;淺析我國的相對不起訴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9年33期
3 馮少輝;;相對不起訴制度在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中國檢察官;2010年13期
4 劉少軍;葉雨晴;;關(guān)于相對不起訴中引進特別程序的法律思考——以被不起訴人的權(quán)利救濟為視角[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3期
5 顧永忠;;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必要性與正當(dāng)性芻議[J];人民檢察;2008年09期
6 馬楠;;相對不起訴權(quán)的控制與制度延伸[J];中國司法;2009年11期
7 王桂云;;輕刑犯罪不起訴制度探討[J];黑龍江史志;2006年07期
8 丁寰翔;謝容宇;;相對不起訴制與貫徹寬嚴相濟政策[J];中國國情國力;2010年01期
9 孫紅衛(wèi);;實體與程序雙重視野中的相對不起訴[J];人民檢察;2009年09期
10 莫洪憲;高鋒志;;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運用實踐考察——以檢察機關(guān)相對不起訴為切入點[J];人民檢察;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平;羅浩海;;相對不起訴制度實證研究[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張利兆;;從刑事和解視角對我國不起訴制度的審視[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馬楠;;芻議相對不起訴權(quán)的制約與延伸[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樂紹光;周彬彬;;相對不起訴權(quán)監(jiān)督機制探析[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陳晨;;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視野下相對不起訴制度的完善[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馬浩青;何海龍;;和諧社會視野下未成年人適用相對不起訴制度之完善[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八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7 李喜和;施源;;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優(yōu)化選擇——以刑事和解不訴制度為思考[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八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8 施源;于麗萍;王學(xué)軍;戚輝;;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優(yōu)化選擇——以刑事和解不訴制度為思考[A];中國犯罪學(xué)學(xué)會第十七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喜和;施源;劉平;初雪冰;;刑事和解不起訴制度研究[A];中國犯罪學(xué)研究會第十六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魏迪;;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公訴工作[A];中國犯罪學(xué)研究會第十六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景亮;如何正確行使相對不起訴權(quán)[N];檢察日報;2007年
2 劉曉山邋米恒;被相對不起訴人可納入社區(qū)矯正范圍[N];檢察日報;2007年
3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檢察院 張秀娟邋丁能寶;如何理解和適用相對不起訴五種情形[N];檢察日報;2007年
4 通訊員 潘振洲 記者 洋夏;撞死人主動賠償可相對不起訴[N];西部法制報;2007年
5 朱衛(wèi)東邋朱長云;廣泛適用相對不起訴是寬嚴相濟政策體現(xiàn)[N];檢察日報;2007年
6 陳興福邋吳小強;完善相對不起訴人的矯正機制[N];江蘇法制報;2008年
7 閻文忠邋王宣立;不起訴適用尚有擴大空間[N];檢察日報;2007年
8 見習(xí)記者 趙丹 通訊員 耿丹櫻;毀壞公私財物 相對不起訴[N];嘉興日報;2005年
9 金建文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市交警支隊設(shè)施大隊;試論我國不起訴制度[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10 見習(xí)記者 陶敦普;依法保障涉案企業(yè)正常經(jīng)營秩序[N];東莞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8條
1 馬健;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3年
2 謝識;不起訴制度論[D];吉林大學(xué);2009年
3 劉蘭秋;刑事不起訴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6年
4 王守安;檢察裁量權(quán)論[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8年
5 余為青;刑事訴訟平等論[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6 蔡巍;檢察官自由裁量權(quán)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9年
7 王文生;寬嚴相濟視域下的刑事檢察工作[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8年
8 鄧建輝;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潔;論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起訴制度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1年
2 郁宏輝;論附條件不起訴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3 陳廷楮;不起訴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4 盧珊;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完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3年
5 李明;論我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D];河南大學(xué);2011年
6 朱忠義;論公訴案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陳亮;淺析附條件不起訴制度[D];湘潭大學(xué);2011年
8 李琛;不起訴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1年
9 段磊;我國不起訴制度之探討[D];黑龍江大學(xué);2011年
10 錢佳;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1782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78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