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分層調解機制的建構理念與運作程序
本文關鍵詞:法院分層調解機制的建構理念與運作程序 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法院分層調解機制的建立是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的重要舉措之一,這一機制由立案調解、審前調解和審中調解三個層次相對清晰的調解階段構成,這三個階段的調解是根據糾紛的具體情形和案件的發(fā)展態(tài)勢分別設定的選擇性機制。雖然在司法實踐中圍繞相關的調解機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立法中的體現仍嫌粗略,特別是在具體的運作程序上缺乏具體規(guī)定,應在準確把握相關立法理念的前提下,參考相關司法文件的規(guī)定,對法院調解的運作程序加以細化和完善。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
【分類號】:D925.1
【正文快照】: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調解為首要結案方式,這一原則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有明確體現。《民事訴訟法》第9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這就說明,在調解與判決之間,調解是首選,賄不成的才應當及時判決。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潘劍鋒;;民訴法修訂背景下對“訴調對接”機制的思考[J];當代法學;2013年03期
2 肖建國;黃忠順;;訴前強制調解論綱[J];法學論壇;2010年06期
3 徐昀;;“調解優(yōu)先”的反思——以民事審判結構理論為分析框架[J];學術研究;2010年04期
4 汪全勝;;司法解釋正當性的困境及出路[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李浩;論法院調解中程序法與實體法約束的雙重軟化──兼析民事訴訟中偏重調解與嚴肅執(zhí)法的矛盾[J];法學評論;199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繼紅;;基于利益衡量的隱性高利貸糾紛司法治理探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2 李光祿;姚慧雅;;先行調解主體研究[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3 唐力;;訴訟調解合意誘導機制研究[J];法商研究;2016年04期
4 馮磊;;論司法政策[J];司法;2015年00期
5 宋嶸;;銀行業(yè)消費者權益糾紛非訴調解機制研究[J];福建金融;2016年03期
6 周艷波;;論先行調解的困境及其救濟路徑[J];司法改革論評;2015年02期
7 王晨陽;;“老娘舅”的新明天——電視調解節(jié)目糾紛解決機制的探索[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8 郭頌彬;;淺議先行調解制度[J];法制博覽;2016年02期
9 湯鳴;;家事糾紛法院調解實證研究[J];當代法學;2016年01期
10 王閣;;小額訴訟中訴前強制調解的建構[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數據庫[J];人民調解;2012年05期
2 范愉;;訴訟與非訴訟程序銜接的若干問題——以《民事訴訟法》的修改為切入點[J];法律適用;2011年09期
3 潘劍鋒;;論司法確認[J];中國法學;2011年03期
4 張永進;;傳統(tǒng)與超越:人民調解協(xié)議司法確認制度再解讀[J];實事求是;2011年01期
5 張衛(wèi)平;;回歸“馬錫五”的思考[J];現代法學;2009年05期
6 馮志宏;楊亮才;;當代中國經濟轉型中的生態(tài)風險及其治理[J];改革與戰(zhàn)略;2009年08期
7 鄭磊;沈開舉;;英國行政裁判所的最新改革及其啟示[J];行政法學研究;2009年03期
8 徐昀;;“調判結合”的困境——以民事審判結構理論為分析框架[J];開放時代;2009年06期
9 肖建國;;司法ADR建構中的委托調解制度研究——以中國法院的當代實踐為中心[J];法學評論;2009年03期
10 張千帆;;回到司法改革的真問題[J];南風窗;2009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瑞灼;;醫(yī)療糾紛引入人民調解機制值得推廣[J];鄉(xiāng)音;2009年03期
2 尹會平;;規(guī)范調解機制 促進社會和諧[J];當代廣西;2006年14期
3 丁建軍;;農村調解機制的社會基礎考量[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4 吳志剛;;家事糾紛的特質性及其調解機制的構建[J];青島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陳乾;;寶安法院:審前調解機制惠民以實[J];中國審判;2010年02期
6 王秋榮;陳鴻海;;高校涉校矛盾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探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米新麗;王旋;;析我國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機制及其完善[J];法律適用;2011年11期
8 李紅雁;;關于建立教育矛盾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9 張陸慶;;調解機制的運行缺陷與完善[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劉海峰;;禹城法院:和事調解機制促鄉(xiāng)村和諧[J];中國審判;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麥青;;類型化調解機制初探[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2 吳在存;馬強;;基層法院民事案件立案調解機制運行的實證分析——建構法院附設調解機制的設想[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秦衛(wèi)東;任海新;;試論檢察調解機制及構建[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學森邋子雷 寶勇;德城建立三級調解機制[N];人民公安報;2007年
2 聶燕玲;淄博中院探索建立商事二審調解機制[N];人民法院報;2012年
3 黃典 記者 周少誠;重慶探索涉僑糾紛人民調解機制[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4 記者 席鋒宇;海口建立旅游糾紛人民調解機制[N];法制日報;2014年
5 呂艷濱;進一步完善我國行政調解機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6 周其忠 薛曼;縣法院 建立多元化調解機制[N];六盤水日報;2009年
7 記者 代娟 通訊員 王毅亭;三級調解機制:化解村內矛盾的“法寶”[N];新鄉(xiāng)日報;2009年
8 河北省深澤縣人民法院 王軍鋒;類型化調解機制的構建路徑[N];人民法院報;2010年
9 宋瑋合 黃瑩瑩;“三級”調解機制暢通和諧之路[N];東營日報;2011年
10 記者 張曉敏;天津深化四方聯(lián)動調解機制[N];人民法院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衍;我國B2C在線調解機制研究[D];華僑大學;2015年
2 鐘鳳儀;群體性消費糾紛行政調解機制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3 司學敏;家庭沖突調解機制弱化與農村女性的信教歷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年
4 周斌;法院主持下的調解機制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馮偉華;農村人民調解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劉瑾;論我國法院訴前委托調解機制的構建[D];西北大學;2011年
7 孫世平;醫(y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8 劉曉慶;我國地方醫(y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李彥嶠;醫(yī)療糾紛人民調解機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10 黃明震;論我國醫(y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09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30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