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訴訟法論文 >

部分請求訴訟的既判力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9 08:31

  本文關鍵詞:部分請求訴訟的既判力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部分請求訴訟 既判力 處分原則 權利保護


【摘要】:對部分請求訴訟的既判力問題,訴訟理論界存在不同的認識,大體上可以分為部分請求全面肯定說和部分請求否定說兩種相對立的觀點。部分請求訴訟全面肯定說、部分請求否定說中根據(jù)原告是否明確表示該訴訟請求是部分請求來決定是否允許原告再提起訴訟以及在原告做出明示的場合下根據(jù)原告是勝訴還是敗訴來考慮是否就剩余請求允許原告再次起訴的主張都不能令人信服,相比較而言,部分請求全面否定說較為合理。在我國,應當原則上采取部分請求全面否定說,采取減少部分請求訴訟的合理措施,并例外設置允許對剩余請求提起訴訟的特殊情形。
【作者單位】: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3XFX008)
【分類號】:D925.1
【正文快照】: 部分請求訴訟的既判力問題,是指當事人享有的某一債權在數(shù)量上具有可處分性,但其僅就該債權的一部分而非整體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對該部分請求所做的確定判決的既判力是否及于尚未起訴的剩余請求的問題。例如,乙欠甲10萬元,甲只就其中的3萬元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確定以后,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方流芳;民事訴訟收費考[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郁林;;訴訟費用的性質與訴訟成本的承擔[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2 朱慶育;;民法典編纂中的兩個觀念問題[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3 徐昕;程序經濟的實證與比較分析[J];比較法研究;2001年04期

4 章武生,楊嚴炎;德國民事訴訟制度改革之評析[J];比較法研究;2003年01期

5 廖永安,趙曉薇;中日民事訴訟費用制度比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解瑞卿;;行政訴訟調解勃興之三重動因[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7 董權;郝延濤;;論我國裁判費用制度的改革[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8 張旭東;;我國現(xiàn)行訴訟費用制度的批判與重構——以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為中心的考察[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張棟棟;;訴訟保險制度初探[J];長春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方軍雄;;轉型經濟中聲譽機制有效性研究——來自中國審計市場的證據(jù)[J];財經研究;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效率與保障:調解機制如何在我國民事爭議解決中發(fā)揮作用[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友國;農民利益表達:尋求國家與鄉(xiāng)村的有效銜接[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殷勇;民事訴訟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楊玉熹;不良資產的形成與處置[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耿利航;法律移植與管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胡文濤;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轉讓的法律障礙——以交易成本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陳冬;環(huán)境公益訴訟研究——以美國環(huán)境公民訴訟為中心[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7 張曉薇;民事訴權濫用規(guī)制論[D];四川大學;2005年

8 胡學勤;公共收費論[D];廈門大學;2000年

9 馬登科;民事強制執(zhí)行中的人權保障[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張嘉軍;民事訴訟契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瑩;私力救濟的法經濟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賀嵐;論我國民事訴訟費用的分擔[D];湘潭大學;2010年

3 郭正喜;《訴訟費用交納辦法》運行實證考察[D];湘潭大學;2009年

4 段素玲;論我國民事訴訟費用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邢雪梅;論訴訟費用保險制度在我國的構建[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6 劉洋;司法權力尋租與司法腐敗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7 白青昕;論我國民事訴訟費用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8 何偉;論我國民事執(zhí)行拍賣法律制度之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王肖;民事執(zhí)行程序中的強制拍賣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宋琛;民事訴訟一事不再理原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翁曉斌;論既判力及執(zhí)行力向第三人的擴張[J];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2 翁曉斌;我國民事判決既判力的范圍研究[J];現(xiàn)代法學;2004年06期

3 鄧輝輝;關于既判力本質說的評介[J];政法論叢;2005年04期

4 段厚省;郭宗才;;既判力與民事抗訴機制的沖突及協(xié)調[J];人民檢察;2006年07期

5 閻朝秀;;絕對還是相對:對既判力事實的司法認知[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03期

6 閻朝秀;;司法認知——既判力事實的另一視角[J];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7 謝春華;;淺論程序終結性與既判力[J];法制與社會;2007年11期

8 張大海;;訴訟調解既判力論[J];政法論壇;2008年05期

9 王娣;王德新;;論既判力的時間范圍[J];時代法學;2008年04期

10 陳洪杰;;美國民事既判力對當事人的效力規(guī)則評述[J];沈陽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軍;;判決的既判力[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范述喜;楊世屏;;試論法院判決的既判力——對一起歷經十年的刑事案件的評析[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3輯)[C];2006年

3 賈亞強;;試論行政判決既判力及其司法實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法院 徐建東;既判力之于公信力[N];人民法院報;2013年

2 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李曉蕊;巴西集團訴訟中的既判力規(guī)則[N];人民法院報;2012年

3 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黃東!∮佬蘅h人民法院 楊小林;從既判力擴張看判決書公開[N];人民法院報;2009年

4 朱忠林;法院調解與既判力之含義剖析[N];江蘇法制報;2010年

5 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王勝全;判決生效后新生成的證據(jù)不能用作再審新證據(jù)[N];人民法院報;2009年

6 重慶市榮昌縣人民法院 盧新偉;權利人能否再根據(jù)判決書申請執(zhí)行[N];人民法院報;2009年

7 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丁萬志;變更追加被執(zhí)行人適用程序研究[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付德明;有錯不糾才是更大的惡[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9 周曙;從業(yè)規(guī)矩與職業(yè)待遇[N];檢察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郭士輝;一次推進立法完善和執(zhí)行改革的縱深探索[N];人民法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軍輝;民事既判力擴張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2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林瑞成;民事判決既判力與程序保障原則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4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錦鵬;論民事既判力的主觀范圍[D];山西大學;2008年

2 韓萍;論既判力的擴張[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3 聶安;民事既判力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4 歐陽珍;離婚判決既判力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3年

5 金向煜;民事判決既判力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詹小燕;民事判決既判力的客觀范圍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李嬋;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擴張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李曉輝;論既判力主觀范圍的擴張[D];湘潭大學;2009年

9 紀然;論既判力主觀范圍的擴張[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孫錦菁;論民事判決既判力的范圍[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368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2368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d6b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