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訴訟若干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派生訴訟若干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前置程序 多重派生訴訟 福斯規(guī)則 時效 管轄
【摘要】:派生訴訟,是公司的股東發(fā)現公司的權益遭到侵害、而公司卻怠于維護自己的利益,股東為了公司的利益所提起的一種訴訟行為。我國對于派生訴訟的制度設立尚處于萌芽階段,較之發(fā)達國家先進的派生訴訟程序,立法尚不完善,并且沒有對多重派生訴訟及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做出進一步的規(guī)定。學術界對于派生訴訟的時效和管轄問題也爭論不休,需要達成共識。僅憑我國現有的幾條關于派生訴訟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商事活動中對派生訴訟的需求,將導致公司利益無法得到及時的維護。本文就派生訴訟的若干問題展開,對派生訴訟的特點進行闡述,分析論證派生訴訟存在的必要性。在第一章節(jié),對派生訴訟的內涵與外延進行劃定,且對各國派生訴訟的特點進行詳盡的論述,闡述派生訴訟在世界商事活動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圍繞我國尚未引入的多重派生訴訟進行論證,證實多重派生訴訟應當作為一個特殊的派生訴訟加以重視,并且著重描述多重派生訴訟的特殊情況及判斷標準。第三章則著重于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在描繪傳統派生訴訟前置程序的同時,尋找中立第三方介入該前置程序的可能性,并討論如何改進我國的派生訴訟前置程序。第四章則針對學者討論的派生訴訟時效及管轄是否需要特殊對待進行論證,筆者認為需要對時效和管轄進行一定重視,但是并沒有達到需要重新立法或者新設司法機關的程度,僅應對派生訴訟與其他訴訟糾紛的時效銜接進行立法即可。研究的方法是比較各國法律、查閱研究資料、以及分析研究法。
【關鍵詞】:前置程序 多重派生訴訟 福斯規(guī)則 時效 管轄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5
【目錄】:
- 內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4
- 第一章 派生訴訟概述14-26
- 第一節(jié) 派生訴訟的概念14-16
- 第二節(jié) 派生訴訟的宗旨16-18
- 第三節(jié) 有關國家的派生訴訟發(fā)展18-26
- 一、英美國家派生訴訟的發(fā)展19-21
- 二、日韓兩國派生訴訟的發(fā)展21-23
- 三、德法兩國派生訴訟的發(fā)展23-26
- 第二章 多重派生訴訟機制26-34
- 第一節(jié) 多重派生訴訟是否需要26-29
- 一、多重派生訴訟實例26-27
- 二、多重派生訴訟“多重”的辨析27-28
- 三、多重派生訴訟能否被代位權所替代28-29
- 四、單一派生訴訟能否替代多重派生訴訟29
- 第二節(jié) 二(多)重派生訴訟的判斷標準29-34
- 第三章 派生訴訟的前置程序34-39
- 第一節(jié) 前置程序是否必要34-35
- 第二節(jié) 內部與外部前置程序35-37
- 第三節(jié) 派生訴訟前置程序的完善37-39
- 第四章 派生訴訟管轄及時效39-43
- 第一節(jié) 派生訴訟的管轄問題探討39-40
- 第二節(jié) 時效問題的研究40-43
- 結語43-44
- 參考文獻44-46
- 后記46-4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范世乾;;直接訴訟和派生訴訟區(qū)分的標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年02期
2 張慶明;;派生訴訟保險:中小股東救濟新途徑[J];法制與社會;2008年06期
3 周江昊;姚磊;;論派生訴訟之原告股東資格的限制——從比較法的視角考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4 張永剛;;完善我國派生訴訟制度,激勵股東提起派生訴訟[J];商品與質量;2010年SB期
5 王丹;;論派生訴訟中的原告[J];政法論叢;2012年04期
6 林少偉;;派生訴訟內在邏輯的拷問[J];河北法學;2013年04期
7 張為一;;第六講 派生訴訟概述[J];金融法苑;2001年04期
8 趙許明;派生訴訟制度評析與借鑒[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馬登科;論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特區(qū)經濟;2005年02期
10 李春霞;;當代各國派生訴訟的比較研究[J];南都學壇;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廉恩臣;;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A];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經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張偉;;中小股東權利的保護與派生訴訟[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2輯)[C];2006年
3 丁丁;潘方方;;論股東派生爭議的可仲裁性[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艾 茜;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司 偉 梁嘉鴻 何 慶;公司在派生訴訟中的地位[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孫學文;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具體設計[N];檢察日報;2008年
4 周龍杰;派生訴訟被告范圍探討[N];人民法院報;2006年
5 ;美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中的前置程序[N];證券時報;2003年
6 張少忠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之淺見[N];汕頭日報;2009年
7 米新麗;派生訴訟 小股東權益的事后救濟[N];法制日報;2001年
8 高 偉;小股東權利的司法救濟[N];人民法院報;2004年
9 邢海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博士);我國應設小股東派生訴訟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1年
10 顏志明 孔維寅;股東派生之訴緣何被駁回[N];江蘇經濟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玉榮;公企業(yè)治理中多元訴訟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建功;派生訴訟當事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魏維;論特拉華州股東派生訴訟制度[D];山東大學;2016年
3 邵逸俊;派生訴訟若干問題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6年
4 王建超;論派生訴訟適用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5 欒玲玲;論派生訴訟提起權[D];湘潭大學;2009年
6 陳文婧;股東派生訴訟資金籌集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林淑君;股東二重派生訴訟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許明白;論美國派生訴訟程序[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9 閻蕓;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卜慶修;股東派生訴訟中的償付令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84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08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