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證并送主義下的公訴審查程序之構建——兼評《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第181條
本文關鍵詞:卷證并送主義下的公訴審查程序之構建——兼評《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第181條
更多相關文章: 刑事訴訟法 卷證并送主義 公訴權 庭前預斷 公訴審查
【摘要】:我國兩次刑事訴訟法修改中,公訴審查制度都被虛置化。根據(jù)新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法)第172條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必須向法院移送所有的"案卷材料與證據(jù)",從而重回79舊刑事訴訟法卷證并送主義的舊路。同時,該法第181條規(guī)定,只要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法院就得照單全收,開庭審判,庭前預斷似乎成為必然。我國庭前預斷問題的根源,在于獨立的公訴審查程序的缺失,對公訴權的運作缺乏有效制約。公訴審查制度采用卷證并送主義是當今世界法治國家的必然選擇,以此為基礎,立足本土國情,科學地構建我國刑事公訴審查程序,才能真正地解決庭前預斷之頑疾。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刑事訴訟法 卷證并送主義 公訴權 庭前預斷 公訴審查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刑事程序法的功能研究》(12CFX04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近30年來,在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均未設置獨立的公訴審查程序。就像看戲,人們只注意臺上演員的舉手投足演繹劇情而不注意臺前的排練和預演一樣,庭前程序在訴訟程序研究中是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程序[1]。我國刑事訴訟法學界的熱門話題一直過于集中在檢察機關訴訟監(jiān)督職能的拓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莫丹誼;試析日本刑事訴訟中的預斷排除原則[J];現(xiàn)代法學;1996年04期
2 李奮飛;從"復印件主義"走向"起訴狀一本主義"——對我國刑事公訴方式改革的一種思考[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超;;刑事一體化視野中的警察作偽證問題[J];刑法論叢;2008年04期
2 劉科;;侵犯知識產(chǎn)權犯罪定罪量刑情節(jié)司法解釋探析[J];刑法論叢;2009年01期
3 丁德春;;我國刑事訴訟庭前審查的現(xiàn)狀與重構[J];平原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張偉;侯平利;;論起訴書一本主義[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熊秋紅;;刑事證人作證制度之反思——以對質權為中心的分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6 銀福成;淺議人民法院對公訴案件的審查制度[J];前沿;2003年06期
7 王洪超;;刑事訴訟證人作證特免權制度的構建[J];前沿;2007年05期
8 張巍;;人民陪審之困境的理性分析及制度完善[J];前沿;2010年02期
9 吳常青;;比較與借鑒:論我國刑事被告閱卷制度構建[J];前沿;2011年17期
10 周長軍;;犯罪論體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誤區(qū)與理論反思[J];清華法學;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毅;;檢察官角色與檢察權配置[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單民;上官春光;;和諧語境下的職務犯罪偵查公開問題[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顧靜薇;楊亞民;;檢察業(yè)務考評機制改革芻議[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鄔志輝;;農(nóng)村學校撤并決策的程序公正問題探討[A];2010年農(nóng)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羅慶群;;論刑事庭審證據(jù)裁定對檢察公訴權的制衡——以刑事審判認證為視點[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趙靖;;論我國檢察機關選擇起訴權的完善[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7 李廣輝;陳大鵬;;盤查權啟動標準之探析[A];21世紀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袁越;呂玉梅;;我國刑事證據(jù)制度的完善[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9 陳焰;林寧燁;;自偵案件適用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難題與出路[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10 李迎春;王森;;構建審查起訴階段非法證據(jù)排除機制[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向東;基準刑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王文生;國家非公開行使權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周強;我國保護被追訴人人身自由憲法條款之實施[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李健;論法官的主體性[D];復旦大學;2011年
9 陳海平;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孫寶民;死刑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沖;司法賠償制度要論[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周緒峰;偵查人員程序性違法的舉證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海嬌;我國刑事訴訟見證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宋超;自訴轉公訴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阮露玫;論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韓曉明;我國司法活動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劉超;偵查辨認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劉華蕾;技術偵查的法律規(guī)制[D];湘潭大學;2010年
9 陳光偉;刑事缺席審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何偉;附帶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益初;不起訴芻議[J];人民檢察;1996年12期
2 龍宗智;刑事公訴權與條件說[J];人民檢察;1999年03期
3 馬可·法布里;龍宗智;;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的悖反[J];訴訟法論叢;1998年02期
4 孫長永;;美國刑事訴訟中的證據(jù)開示[J];訴訟法論叢;1999年00期
5 謝佑平,萬毅;刑事控審分離原則的法理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龍宗智;左為民;;法理與操作——刑事起訴制度評述[J];現(xiàn)代法學;1997年04期
7 孫長永;抑制公訴權的東方經(jīng)驗——日本“公訴權濫用論”及其對判例的影響[J];現(xiàn)代法學;1998年06期
8 謝小劍;;檢察一體化中“上命下從”的限度[J];行政法學研究;2009年04期
9 龍宗智;;刑事訴訟中的證據(jù)開示制度研究(下)[J];政法論壇;1998年02期
10 陳瑞華;英美刑事證據(jù)展示制度之比較[J];政法論壇;1998年06期
,本文編號:1065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06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