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17:00
本文關鍵詞: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程序分流 審前程序 訴訟效益 司法公正 多樣化
【摘要】:從程序分流這一全新視角切入研究刑事審前程序,既富含充分的理論價值,也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本文通過對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一般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在全面考察域外法治國家先進制度與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著重闡述了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運行中的問題以及建立該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具體設想。除引言和結語外,全文由五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概述。這部分在研判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世界思潮及其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對“分流”一詞進行了分析,界定了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概念,并強調(diào)了刑事審前程序分流制度的價值所在:刑事審前程序分流有利于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權,有利于實現(xiàn)刑事案件處理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第二部分,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理念基礎。這部分指出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理論根基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訴訟效益;二是公共利益;三是謙抑原則;四是寬嚴相濟。同時還論述了這四大理念基礎在刑事審前程序分流中的具體運用和貫徹落實。 第三部分,域外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考察與啟示。這一部分著重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刑事審前程序分流實踐的最新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分析和比較了各國國家和地區(qū)形成不同發(fā)展模式的深層次原因,為我國完善該制度提供成熟的、可靠的經(jīng)驗。 第四部分,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考察。在我國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雖然已經(jīng)存在一定程度的審前程序分流舉措和經(jīng)驗,但從刑事訴訟整體領域來看,我國仍延續(xù)較為嚴苛的刑事追訴政策:一是偵查機關在偵查階段鮮有程序分流的權力;二是公訴階段雖然設置了相應的程序分流環(huán)節(jié),但其實際運作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礎上,本部分提出并探討了建立健全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五部分,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完善設想。這部分展開了完善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具體設想,主要包括適用國家追訴政策與觀念的轉(zhuǎn)變,偵查階段與公訴階段運行程序分流的裁量空間、實施手段以及相關配套制度和監(jiān)督制約機制的建構與完善。
【關鍵詞】:程序分流 審前程序 訴訟效益 司法公正 多樣化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2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
- 一、刑事審前程序分流概述8-17
- (一)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緣起與發(fā)展趨勢8-13
- 1.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緣起9-12
- 2.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發(fā)展趨勢12-13
- (二) 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內(nèi)涵與價值13-17
- 1. 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內(nèi)涵13-14
- 2. 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價值14-17
- 二、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理念基礎17-21
- (一) 訴訟效益18
- (二) 公共利益18-19
- (三) 謙抑原則19-20
- (四) 寬嚴相濟20-21
- 三、域外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制度實踐與啟示21-33
- (一) 域外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制度實踐21-29
- 1. 英國的分流實踐21-23
- 2. 美國的分流實踐23-25
- 3. 德國的分流實踐25-27
- 4. 日本的分流實踐27-29
- (二) 域外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比較與啟示29-33
- 1. 偵查階段程序分流的分析與比較29-30
- 2. 公訴階段程序分流的分析與比較30-31
- 3. 域外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啟示31-33
- 四、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考察33-43
- (一) 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現(xiàn)狀與問題33-38
- 1. 偵查階段的程序分流環(huán)境33-36
- 2. 公訴階段的程序分流環(huán)境36-38
- (二) 我國完善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8-43
- 1. 完善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必要性38-40
- 2. 完善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可行性40-43
- 五、我國刑事審前程序分流的完善43-56
- (一) 偵查階段程序分流的完善設想44-51
- 1. 健全偵查機關撤銷案件制度44-45
- 2. 改進偵查機關非刑罰處罰措施45-48
- 3. 規(guī)范偵查階段程序分流的適用條件和風險評估機制48-49
- 4. 完善偵查階段程序分流的監(jiān)督與救濟機制49-51
- (二) 公訴階段程序分流的完善設想51-56
- 1. 擴大酌定不起訴制度的裁量空間51-52
- 2. 拓寬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適用范圍和適用對象52-53
- 3. 放寬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條件53-54
- 4. 引入認罪協(xié)商制度54-55
- 5. 完善公訴階段程序分流的監(jiān)督與救濟機制55-56
- 結語56-57
- 參考文獻57-63
- 致謝63-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與21世紀[J];理論參考;2007年02期
2 劉立霞;錢洪良;;刑事訴訟撤銷案件立法的缺陷及完善[J];當代法學;2008年04期
3 詹建紅;李紀亮;;困境與出路:我國刑事程序分流的制度化[J];當代法學;2011年06期
4 蔡維力;;刑事程序多元化與刑罰相對個別化的契合——論刑事司法改革對現(xiàn)代刑罰觀的應然回應[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5 趙鵬;;酌定不起訴之現(xiàn)狀考察及完善思考[J];法學;2011年09期
6 張小玲;;論偵查階段的程序分流[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石曉波;;公訴裁量權:國外經(jīng)驗借鑒與中國制度重構[J];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04期
8 陳曉東;;公訴環(huán)節(jié)程序分流機制探微[J];河北法學;2009年06期
9 聶文峰;田艷暉;;我國刑事證明標準層次性探討和重構[J];河北法學;2009年11期
10 蔡巍;;附條件警告:英國檢察官自由裁量權的新發(fā)展[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葉肖華;刑事審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07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00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