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國商自然人的法律形態(tài)
本文關鍵詞:解析我國商自然人的法律形態(tài),,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商自然人是與商合伙、商法人并列的三大現(xiàn)代市場主體之一,不可或缺,但有關認識卻依然含混不清。文章在對現(xiàn)代商自然人作出基本界定的基礎上,分別就我國商自然人的法定形態(tài)即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個人獨資企業(yè)進行分析、比較、評價,揭示其所蘊涵的法律特質,以為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提供準確有效的法律判斷。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法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關鍵詞】: 商自然人 法律特征 法律形態(tài) 立法統(tǒng)一
【分類號】:D923.99
【正文快照】: 所謂商自然人,傳統(tǒng)商法中又稱“商個人”、“個體商人”、“個人營業(yè)”等,是指具有商事能力,以自己名義獨立從事商事經營,依法享有商事權利并承擔商事義務,自然人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商人形式。商自然人是最古老的經營形式,經商的個人傳統(tǒng)意義上就稱為商人(這顯然與現(xiàn)代商人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康林;;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區(qū)分之我見[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高圣平;;我國動產融資擔保制度的檢討與完善[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3 吳一平;;股東派生訴訟之比較[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4 章禮強;;民法本質追求探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王飛躍;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5年02期
6 范李瑛;;婚內損害賠償與夫妻共同財產制的沖突和協(xié)調[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王立梅;試論出賣人所有權轉移義務的履行[J];政法論壇;2002年03期
8 尹志強;論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J];政法論壇;2002年06期
9 朱慶育;;評《物權法(草案)》關于基本原則的規(guī)定[J];政治與法律;2006年05期
10 林嘉志;房地產之法律思索[J];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雪杉;保險法告知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苗華;中國上市公司收購的證券監(jiān)管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3 張美中;稅收契約理論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06年
4 梅宏;生態(tài)損害預防的法理[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5 趙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6 覃遠春;民法自然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喻磊;中國(大陸)社會轉型時期的民法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李克武;公司登記法律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9 凌祁漫;公司設立法律制度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10 季境;論民法上的占有[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瑞霞;后合同義務與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2 寧欣;環(huán)境法律責任之違法性要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3 王曉怡;保賠保險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4 紀生;國際保理的法律問題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5 張莉;國際保理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6 周丹丹;破產重整中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7 冷冰;論股東(大)會召集程序瑕疵對股東(大)會決議效力的影響[D];安徽大學;2007年
8 馬馥茵;留置權成立要件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9 韓伶;我國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10 李精振;上市公司收購負面效應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學鹿;商業(yè)企業(yè)與法人制度[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2 王樹萱;;國際商法講座[J];天津商學院學報;1986年03期
3 汪康武;陳泓;;正確選擇涉外經濟糾紛案件的準據(jù)法[J];政治與法律;1993年02期
4 鄭尚元;破產立法與勞動者權益的保護[J];經濟與管理研究;1997年04期
5 趙威;試論票據(jù)到期日前持票人追索權的行使[J];比較法研究;1998年03期
6 關家濤;論商法的原則和特征[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7 張榮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制特點[J];北方經貿;1998年03期
8 徐武生;經濟糾紛概念探析[J];法學論壇;1998年05期
9 武俐;自然人破產能力與我國破產立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8年06期
10 李東明;對實施我國破產制度的思索[J];市場研究;1998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衣學東 王澤;我國現(xiàn)行企業(yè)破產原因評析[N];法制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夏金彪;新破產法即將出爐[N];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侯杰;新破產法將帶來哪些變化[N];中國化工報;2004年
4 ;完善自然人破產的制度設計[N];廣州日報;2004年
5 新華社記者 沈路濤 鄒聲文 張旭東;新企業(yè)破產法,職工利益至上[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6 曹景行 作者為香港鳳凰衛(wèi)視資訊臺副臺長、言論部總監(jiān);“人大”辦大事[N];亞太經濟時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慧英;自然人破產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2 汪波;商自然人破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張黎霞;自然人破產制度的國際比較及趨同性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4 程功舜;構建我國商自然人破產制度[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5 袁希平;論自然人破產[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付永偉;論自然人破產制度在我國的確立[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7 張莉;我國個人破產制度之構建[D];山東大學;2006年
8 劉怡琳;論我國商事信用法律體系的構建[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解析我國商自然人的法律形態(tài),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0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50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