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與出路:中國法中的“轉租收入”留置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41條為視角的解釋論
[Abstract]:The "lien" of the shipowner on the income of the charterer in Article 141 of the Maritim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not be established effective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he "possession" requiremen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British law,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is right is an act of assignment of creditor's rights under special law in Chinese law,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ould be applied. The "lien clause" in the charter party shall be interpreted to mean that the lessee, as the transferor, assigns to the lessor, as transferee, a claim for freight or rent charged under the sublease contract, The lessor may pay the sub-lessee a notice of sublease freight or rent in settlement of the rent due under the lessee's original contract. In the case of "double assignment" of creditor's rights, China should adopt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notice antagonism", that is, the time of giving notice to the debtor to determine which one obtains the creditor's rights.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2.29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屈茂輝;張彪;章小兵;;產權概念的經濟學與法學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張蓉;試析民事法律行為制度與意思自治的關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孔東菊;;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性質[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陳宏偉;民法中意思表示錯誤類型及其救濟方式[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李清池;;作為財團的信托——比較法上的考察與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馬力,李國強;論保險合同的有利解釋原則[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朱慶育;權利的非倫理化:客觀權利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命運[J];比較法研究;2001年03期
10 曾爾恕,黃宇昕;中華法律現(xiàn)代化的原點——沈家本西法認識形成芻議[J];比較法研究;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韋經建;姚瑩;;公共運輸領域中回歸契約自由的嘗試——評《CMI運輸法公約》(草案)對于海運服務協(xié)議的調整思路[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向力;;淺論海上運輸中港口經營人與承運人的法律關系[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施濱峰;;海上危險貨物運輸瞞報相關法律問題研究[A];2007年中國航海學會危險貨物運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穎;葉金花;;論要式欠缺對合同效力的影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徐念沙;國有獨資公司治理結構的法律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鄧輝;論公司法中的國家強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葉明;經濟法實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6 曹興權;保險締約信息義務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7 胡文濤;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轉讓的法律障礙——以交易成本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謝永江;資產證券化特定目的機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費安玲;著作權的權利體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梁亞榮;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旭峰;物權行為理論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 李迎賓;我國村民自治組織行政主體地位之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楊鵬慧;論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廈門大學;2001年
4 張焱;論對格式合同進行限制的理論根據(jù)[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5 鄧曉霞;法人權利能力范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6 張悅;贈與人任意撤銷權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盛蔚;合同成立與生效之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于猛;公司內部人員短線交易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王長發(fā);合同解除溯及力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10 肖偉志;WTO與我國公共企業(yè)規(guī)制之立法對策[D];湘潭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李楠;析定期租船合同出租人對轉租船舶收入的留置權——對我國《海商法》第141條的質疑[J];世界海運;2004年01期
2 郭萍;試論船舶租用合同中留置權條款的有關問題──兼談對我國《海商法》第141條的看法[J];中國海商法年刊;1996年00期
3 陳璞;;定期租船合同中的留置權——兼評我國《海商法》第141條[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沈曉鳴;海事糾紛中的留置權[J];法學;1994年04期
5 李志文;論我國海上貨物運輸中貨物留置權的性質及其影響[J];中國海商法年刊;1995年00期
6 郭利軍;;試論留置權優(yōu)先于動產抵押權[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1998年02期
7 周燦;;關于完善海上貨物留置權法律制度的建議[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年03期
8 張高憫;海運貨物留置權中留置標的物的所有權問題研究[J];珠江水運;2004年06期
9 葉俊胤;;試論留置權對稅收優(yōu)先權之排斥[J];廣東經濟;2008年09期
10 陳鴻;;試論我國海上貨物留置權的若干法律問題[J];當代經理人(下半月);2005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萬曉芳;船載貨物的扣押不同于承運人留置權[N];國際商報;2006年
2 上海市海一律師事務所 辜洪程;應將“其”改為“該”[N];人民法院報;2006年
3 ;稅收征管法知識問答⒄[N];人民日報;2007年
4 李曙光;破產清算中的優(yōu)先受償權[N];法制日報;2008年
5 ;商業(yè)制裁與法律保護[N];民營經濟報;2006年
6 北京昌明律師事務所 蔣五四;提單下的貨物留置[N];國際經貿消息;2000年
7 郭軍;以人為本修改破產法[N];工人日報;2004年
8 陳萍萍;對船舶債權分配中訴訟欺詐現(xiàn)象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01年
9 ;稅收征管法知識問答⒂[N];人民日報;2007年
10 殷然 孫躍;如何認定稅收優(yōu)先原則[N];江蘇經濟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煒;論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的留置權問題[D];上海海事大學;2003年
2 胡紅林;定期租船合同轉租法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尹新橋;論海商法中的留置權[D];上海海運學院;2001年
4 寇丕鑫;海運貨物留置權若干問題的探討[D];上海海運學院;2001年
5 邢德武;海上貨物留置權制度功能主義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6 李清立;論海難救助報酬留置權[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7 黃嘎;船舶留置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8 孫守宮;我國優(yōu)先權制度構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吳春艷;論我國船舶留置權制度的完善[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10 韓燕;我國港口經營人民事法律責任探析[D];上海海事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93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219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