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chǎn)權適用取得時效制度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知識產(chǎn)權 + 取得時效; 參考:《廣西社會科學》2015年11期
【摘要】:適用取得時效制度的直接邏輯前提是無權利人享有權利的外部表現(xiàn),即權利外觀。知識產(chǎn)權不能適用占有制度,但并不意味著其不能產(chǎn)生權利外觀;專利權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外觀由登記和公告產(chǎn)生,其可以比照適用不動產(chǎn)登記取得時效;著作權的權利外觀由署名產(chǎn)生,因署名權系人身權,著作權不得適用取得時效。
[Abstract]:The direct logical premise of applying the acquisitive prescription system i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of the rights enjoyed by the obligee, that is, the appearance of the righ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cannot apply the possession system, but does not mean that it cannot produce the right appearance; the patent right and the trademark exclusive right right appearance are produced by the reg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announcement, it may apply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to obtain the limitation period mutatis mutandis; The appearance of copyright is produced by signature, because the right of authorship is personal right, copyright shall not be applicable to acquisitive limitation.
【作者單位】: 廣西現(xiàn)代法學研究院;廣西東方意遠律師事務所;
【分類號】:D92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尹田;論物權法規(guī)定取得時效的必要性[J];法學;2005年08期
2 鄭成思;民法典(專家意見稿)知識產(chǎn)權篇第一章逐條論述[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2年03期
3 何敏;;知識產(chǎn)權客體新論[J];中國法學;201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平,周艷敏;《大地飛歌》可以說“不”[J];中華商標;2004年08期
2 薛艷玲;;論《物權法》規(guī)定取得時效制度的必要性[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3 方莎;;物權立法應當考慮取得時效[J];當代經(jīng)濟(下半月);2007年05期
4 劉彤海;;關于訴訟時效名稱問題之檢討[J];中國司法;2006年10期
5 衣慶云;著作侵權與出版者的責任——質(zhì)疑《著作權法》第52條[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3年05期
6 劉家瑞;論知識產(chǎn)權與占有制度[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4年02期
7 李雨峰;知識產(chǎn)權立法的另類模式[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5年08期
8 劉保玉;王仕印;;論取得時效的制度構建[J];法學雜志;2007年02期
9 姚輝;燕林;;2005年民商法學學術研究回顧[J];法學家;2006年01期
10 劉家瑞;論知識產(chǎn)權與占有制度[J];法學;2003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顏強;;未經(jīng)登記的建筑的認定和處理——《征收條例》第24條對規(guī)劃管理的影響[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城市規(guī)劃管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海燕;私有財產(chǎn)權限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楊佳紅;民法占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3 方新軍;權利客體論[D];廈門大學;2006年
4 武長海;論知識產(chǎn)權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5 覃遠春;民法自然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6 譚華霖;知識產(chǎn)權權利沖突論綱[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金明浩;高?萍紕(chuàng)新中的知識產(chǎn)權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成曉娜;論網(wǎng)絡侵權行為的特殊性與立法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甄增水;民法中的善意[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宇潤;商品房買賣中房屋逾期辦證法律問題探析[D];西北大學;2010年
2 張碩;知識產(chǎn)權濫用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張寧寧;知識產(chǎn)權濫用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楊國蕊;取得時效制度問題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齊睿;取得時效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邊靖;論我國的訴訟時效制度及立法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吳烈俊;論版權侵權的法律救濟[D];四川大學;2003年
8 安慶甲;論商標權的侵犯及救濟[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陳定良;取得時效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10 康佑發(fā);知識產(chǎn)權許可中的反壟斷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義虎;取得時效制度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2 張義華;論取得時效制度的價值與體例[J];中州學刊;2004年03期
3 趙轉(zhuǎn);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孫志萍;應當建立取得時效制度[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5 馮忠明;取得時效制度問題探討[J];法學雜志;2005年04期
6 馮桂艷;;取得時效制度研究[J];求實;2006年S1期
7 郭長星;;論取得時效[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6年04期
8 苗繪;;取得時效制度在我國的設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9 樊光裕;;取得時效制度初探[J];法制與社會;2007年04期
10 賈t,
本文編號:1868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86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