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法典設(shè)置條標新論
本文選題:中國民法典 切入點:外國民法典 出處:《學術(shù)月刊》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經(jīng)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正式出爐。它與以往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一樣,沒設(shè)條標。其實,中國的民法典中應(yīng)設(shè)置條標,因為這具有多重意義,包括向世界展現(xiàn)一部具有21世紀水平的民法典,傳承中國傳統(tǒng)律典中設(shè)置條標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融入當今世界民法典制定的潮流等。條標在中國民法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民法典的教學與研究,民法典的宣傳與傳播。
[Abstract]: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already been adopted by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12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officially promulgated. Like the laws pass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the past, there is no marking. In fact, in China's civil code, there should be a mark. Because it has many meanings, including showing the world a civil code with the level of 21th century, and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setting the mark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code. The symbol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hinese civil cod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ivil cod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e civil code, and the propaganda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ivil code.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
【分類號】:D9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楓;;認真地對待習慣——對制定中國民法典的一點建議[J];福建法學;2003年01期
2 孫瑩;;新中國民法典第二次草案透視[J];社科縱橫;2010年05期
3 北川善太郎;丁相順;;中國民法典立法過程的比較法觀察[J];人大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4 王巧玲;按鄧小平法治思想建構(gòu)中國民法典[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8期
5 屈茂輝;中國民法典的基本理念[J];求索;2002年05期
6 房紹坤,朱呈義;未來中國民法典的品格[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喻磊;當前中國民法典編纂之我見[J];求實;2004年08期
8 王小魚;中國民法典的內(nèi)容選擇與模式構(gòu)建[J];理論導刊;2004年10期
9 章正璋;民法典修訂的百年歷程與當前中國民法典的制定[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10 于飛;;論中國民法典序編的形式與內(nèi)容——從各國民法典序編比較的角度[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趙毅;;中國民法典編纂的法治價值探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2 段凡;;法律如何對待動物[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shè)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3 馬新學;;綜合集成——民法典立法的科學思想[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楊立新;實踐呼喚制定完善的中國民法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王婷 整理;中國民法典:“上古不法先王之法”?[N];社會科學報;2003年
3 原文;民法專家呼吁盡快頒行中國民法典[N];光明日報;2006年
4 申衛(wèi)星;被誤讀的中國民法和夢想中的中國民法典[N];光明日報;2006年
5 李紹章;中國民事法律前景展望[N];法制日報;2012年
6 上海政法學院法律系 李紹章;民法典的讀者是誰[N];檢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包騫;14年敲開中國民法典之門[N];福建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馬宏建;民法典考究未來[N];中國改革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王義才;杜博:為民法典奠定堅實基礎(chǔ)[N];黃石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龍;論人格權(quán)在民法典中的立法體例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2 周志山;中國民法典制定中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孫瑩;新中國民法典第一、二次起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4 張寧;民事習慣與中國民法典[D];安徽大學;2006年
5 肖寧;民法典立法中的學術(shù)與政治[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吳靜靜;中國民法典的編纂與比較法學[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張繼承;尋求沖突中的平衡[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秦景霞;中國民法典法律行為制度構(gòu)建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9 楊軍領(lǐng);我國近代民法中習慣的法源地位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白晶;為民法典的“中國特色”而斗爭[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442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64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