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中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
本文關鍵詞: 電子商務消費者 個人信息 法律保護 出處:《貴州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電腦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使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其中信息產(chǎn)業(yè)中的佼佼者——電子商務業(yè)給傳統(tǒng)商業(yè)帶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隨著電子商務業(yè)的興起,消費者個人信息成為其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但我國目前對其保護的相關立法卻寥寥無幾,因此在法律層面我國應當加強對其保護。本文從電子商務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基本理論問題出發(fā),在考察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立法例和分析我國保護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立法建議。本文除前言、結(jié)語外,正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電子商務中消費者個人信息。在提出電子商務中消費者個人信息定義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其兩個屬性,即不僅具有人格屬性而且兼具財產(chǎn)屬性,同時從其產(chǎn)生來源角度出發(fā)對其進行了分類,最后論述了對其進行法律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我國對其民法保護現(xiàn)狀及不足,通過審視我國對電子商務中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法律現(xiàn)狀,分析目前在立法和司法上的不足。第三部分,國外對其法律保護的現(xiàn)狀及評價,著重介紹了經(jīng)濟合作組織、歐盟及美國的相關模式,通過比較法分析,為我國形成自己的立法保護模式提供經(jīng)驗。第四部分,完善對電子商務消費者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建議,此部分為本文的重點,本文在第二部分探究我國存在的問題和第三部分分析國外經(jīng)驗的前提下上,提出適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的建議。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One of the best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e-commerce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With the rise of e-commerce, consumer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become one of its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in the legal level.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e-commerce consumer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legislation example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suitable for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Besides the foreword and conclusion,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n the basis of putting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consumer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its two attributes, that is, not only the personality attribute but also the property attribut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classifies it from the angle of its origin,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its legal protection. The second par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civil law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legal situation of consume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in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at present. The third par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models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provides the experience for our country to form its own legislative protection model. Part 4th. 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 and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foreign experience on the premise. Put forward suitabl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suggestion of our country.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守太,昌代義;中小投資者急需民法保護[J];中國律師;2001年12期
2 章禮強;民法本位縱論——對民法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深層思考[J];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3 汪敬華;陶晶;;見義勇為行為的民法保護[J];臺聲.新視角;2005年07期
4 章禮強;;民法本位縱論——對民法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哲學思考[J];南都學壇;2006年01期
5 章禮強;;對民法的哲學思考——以民法本位為研究視角[J];蘭州學刊;2006年08期
6 童之偉;;憲法民法關系之實像與幻影——民法根本說的法理評析[J];中國法學;2006年06期
7 趙方;;略論信用權(quán)的民法保護[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8 金海燕;;論民法作用生產(chǎn)力的特殊方式[J];華商;2008年16期
9 熊莊;;我國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必要性及路徑[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岳志強;李國平;;略論構(gòu)建民法典的民法文化基礎[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徐道德;;反思公民環(huán)境權(quán)的民法保護——讀呂忠梅的《溝通與協(xié)調(diào)之途—論公民環(huán)境權(quán)的民法保護》有感[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萬福;;“性”健康的民法保護——從全國首例“性”權(quán)利勝訴案說起[A];江蘇省性學會第五次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劉萬福;;論“性”健康與民法保護——全國首例“性”權(quán)利勝訴案的思考[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王文軍 孫新紅;民法現(xiàn)代化的目標及實現(xiàn)途徑[N];江蘇法制報;2006年
2 彭 凹;民法中的人:抽象人還是具體人[N];人民法院報;2005年
3 劉卉;對話:民法學與憲法學的四個話題[N];檢察日報;2006年
4 王伯文;對遺體民法保護中人身權(quán)延伸理論的合理運用[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楊立新;民法典誰說與經(jīng)濟發(fā)展無關?[N];檢察日報;2003年
6 安徽省廬江縣人民法院 王紅兵;職工取得的公房使用權(quán)受民法保護[N];人民法院報;2006年
7 聞銘;對訴權(quán)的保護應納入民法保護范疇[N];江蘇法制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章禮強;民法本位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2 喻磊;中國(大陸)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民法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張生;民國初期民法的近代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4 朱鐵軍;刑民實體關系論[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5 覃遠春;民法自然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6 張曉陽;民法上的時間[D];吉林大學;2008年
7 劉宇;民刑關系要論[D];吉林大學;2007年
8 季境;論民法上的占有[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楊;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D];海南大學;2015年
2 陳學堅;論我國商譽權(quán)的民法保護[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密松;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4 朱雅勤;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D];山西大學;2014年
5 李熒熒;涉存款犯罪中的占有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6 羅瑤;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7 陳潔平;論死者人身遺存的民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8 岳利利;論胎兒權(quán)利的民法保護[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盧青;試論貞操權(quán)的民法保護[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10 王蓓;論聲音權(quán)的民法保護[D];湘潭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916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49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