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立法問題的若干建議
發(fā)布時間:2022-08-12 10:38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規(guī)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應該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完善受賄罪的立法順應了刑事法律制度發(fā)展的趨向。受賄犯罪的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長時間廣泛關注的熱點。隨著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受賄犯罪也在不斷地變換著手法,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樣態(tài)。為了適應同不斷變化著的受賄犯罪作斗爭的需要,國家立法機關多次出臺了一些司法解釋,全國各級司法機關不斷加大了懲治受賄犯罪的力度,查處了一些高官受賄的案件,懲辦了一批又一批受賄犯罪分子。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怪圈:受賄犯罪越打擊越多,越多越需要打擊,打擊就需要立法和研究,于是,刑法立法也就越來越嚴密,打擊的力度也就越來越強。這也許是發(fā)展中國家在謀求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學費”,也許是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找到遏制腐敗犯罪最有效的途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關受賄犯罪的研究十分活躍,法學乃至政治學、社會學的教學研究人員以及法律工作者,爭相對受賄犯罪問題進行研究,發(fā)表和出版了許許多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闡述受賄犯罪構成的,有剖析典型受賄案例的,有分析受賄犯罪原因的,有總結查辦受賄案件經(jīng)驗的,有描述受賄犯罪發(fā)展態(tài)勢的,有探索受賄犯罪演變規(guī)律的,也有專門研...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受賄罪概述
第一節(jié) 受賄罪的概念及其認定
第二節(jié) 受賄罪的犯罪構成
第二章 受賄罪的立法沿革
第一節(jié) 國外關于受賄罪的立法例
第二節(jié) 我國歷史上關于受賄犯罪的規(guī)定
第三章 關于受賄現(xiàn)象的分析
第一節(jié) 受賄罪中的“賄賂”
第二節(jié) 行賄與受賄形成腐敗犯罪“共生鏈”
第四章 受賄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節(jié) 受賄罪主體的立法完善
第二節(jié) 受賄罪行為方式的立法完善
第三節(jié) 受賄罪量刑的立法完善
結論
參考文獻
注釋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預防[J]. 張晶,劉焱.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5)
[2]論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J]. 張明楷. 政法論壇. 2004(05)
[3]受賄罪客體比較研究[J]. 何承斌.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04(05)
[4]也談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J]. 劉明祥.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5]論交易性本質(zhì)對受賄罪構成的影響[J]. 魏昌東,周亦楊.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2(06)
[6]淺談賄賂行為的危害及預防[J]. 李秀紅. 政法論叢. 2002(01)
[7]對我國刑罰目的之理性審視[J]. 韓軼. 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8]試論罪刑均衡系統(tǒng)[J]. 劉守芬,汪明亮.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 2002(01)
[9]受賄罪“為他人謀取利益”要件取消論[J]. 朱建華. 現(xiàn)代法學. 2001(04)
[10]對受賄罪客體的再認識[J]. 郝力揮,劉杰. 法學研究. 1987(06)
本文編號:3675725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受賄罪概述
第一節(jié) 受賄罪的概念及其認定
第二節(jié) 受賄罪的犯罪構成
第二章 受賄罪的立法沿革
第一節(jié) 國外關于受賄罪的立法例
第二節(jié) 我國歷史上關于受賄犯罪的規(guī)定
第三章 關于受賄現(xiàn)象的分析
第一節(jié) 受賄罪中的“賄賂”
第二節(jié) 行賄與受賄形成腐敗犯罪“共生鏈”
第四章 受賄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節(jié) 受賄罪主體的立法完善
第二節(jié) 受賄罪行為方式的立法完善
第三節(jié) 受賄罪量刑的立法完善
結論
參考文獻
注釋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預防[J]. 張晶,劉焱.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5)
[2]論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J]. 張明楷. 政法論壇. 2004(05)
[3]受賄罪客體比較研究[J]. 何承斌.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04(05)
[4]也談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J]. 劉明祥.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5]論交易性本質(zhì)對受賄罪構成的影響[J]. 魏昌東,周亦楊.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2(06)
[6]淺談賄賂行為的危害及預防[J]. 李秀紅. 政法論叢. 2002(01)
[7]對我國刑罰目的之理性審視[J]. 韓軼. 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8]試論罪刑均衡系統(tǒng)[J]. 劉守芬,汪明亮.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 2002(01)
[9]受賄罪“為他人謀取利益”要件取消論[J]. 朱建華. 現(xiàn)代法學. 2001(04)
[10]對受賄罪客體的再認識[J]. 郝力揮,劉杰. 法學研究. 1987(06)
本文編號:36757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67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