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7 16:15
本文主要用來說明如何在知識產(chǎn)權方式下更好的保護計算機軟件。許多國家對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模式、保護范圍等問題都存在很大爭議。筆者作出自己對于計算機軟件的立法保護的分類。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模式是與計算機軟件的分散立法模式相對應,后又將分散立法模式分為商業(yè)秘密法方式、版權法方式、專利法方式。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模式又分為混合方式和“軟件權”方式。如下圖所示:目前國際社會和我國主要采用分散立法模式對其進行保護,但是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弊端。將計算機軟件納入版權法、專利法等現(xiàn)有的知識產(chǎn)權體系,會造成對于其基本原則的破壞,導致體系混亂。通過專門立法模式,創(chuàng)設“軟件權”得方式來更好的保護計算機軟件,促進我國軟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是引發(fā)筆者寫本文的原因。本文的主要內容:第一章描述計算機軟件的范疇、法律特征。然后介紹國際上對計算機軟件的歷史實踐。最后指出我國對于計算機軟件的保護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及需要如何完善。第二章描述用分散立法下保護模式的商業(yè)秘密法方式、版權法方式、專利法方式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此來說明采取這些方式弊端太嚴重,即使綜合運用,弊端也同時存在,所以分散立法模式不可取。第三章描述計算機軟件...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章 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概述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范疇和法律特征
一、計算機軟件的范疇
二、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法律特征
第二節(jié) 國際上對于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歷史實踐
一、分散立法保護模式
二、專門立法保護模式
第三節(jié) 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現(xiàn)狀
二、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章 分散立法下計算機軟件保護分析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商業(yè)秘密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商業(yè)秘密法保護方式的現(xiàn)狀
二、商業(yè)秘密法方式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優(yōu)勢
三、商業(yè)秘密法方式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局限
第二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版權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版權法保護方式占主導地位的原因分析
二、計算機軟件版權法保護方式的缺陷
第三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專利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專利法保護方式強勢發(fā)展的原因
二、計算機軟件的專利法保護方式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jié) 計算機軟件分散立法評析
第三章 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保護的法理學分析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之爭
一、反對者的意見
二、支持者的建議
第二節(jié) 專門立法保護模式的價值
一、現(xiàn)行立法中的價值
二、專門立法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價值
第三節(jié) 模式選擇的價值分析
一、“初始選擇”與“二次選擇”
二、由效率追求向正義追求的轉變
三、正義追求要求保護方式的選擇應考慮計算機軟件特征
四、采取專門立法保護計算機軟件是最優(yōu)“二次選擇”
第四章 軟件權的理論構架
第一節(jié) 計算機專門立法的核心是創(chuàng)制“軟件權”
一、計算機軟件立法保護分析
二、創(chuàng)立“軟件權”的理論依據(jù)
三、專門立法模式中的兩種方式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 關于“軟件權”的立法構架
一、“軟件權”的立法原則——充分體現(xiàn)利益平衡原則
二、“軟件權”的權利范圍——確認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原則并做出限制
三、“軟件權”的保護期限——規(guī)定與計算機軟件商業(yè)壽命相符的保護期限
四、“軟件權”的權利取得——設立軟件的注冊備案制度
五、“軟件權”的法律責任——降低軟件最終用戶的法律責任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著作權擴張及其緣由透視[J]. 馮曉青. 政法論壇. 2006(06)
[2]計算機軟件法律保護模式新探[J]. 王靜,高瑜. 經(jīng)濟論壇. 2006(09)
[3]計算機軟件的可專利性分析[J]. 姜孟升,考政揩. 甘肅農(nóng)業(yè). 2006(02)
[4]知識產(chǎn)權法哲學理論反思——以重構知識產(chǎn)權制度為視角[J]. 曹新明.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4(06)
[5]知識產(chǎn)權法目的與利益平衡研究[J]. 馮曉青. 南都學壇. 2004(03)
[6]利益平衡論:知識產(chǎn)權法的理論基礎[J]. 馮曉青. 知識產(chǎn)權. 2003(06)
[7]軟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經(jīng)濟學分析[J]. 張晉靜. 電子知識產(chǎn)權. 2003(07)
[8]試析計算機軟件法律保護的途徑[J]. 吳道霞.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1)
[9]論商業(yè)方法軟件專利保護的創(chuàng)造性標準——美、日、歐三方專利審查之比較[J]. 張平. 知識產(chǎn)權. 2003(01)
[10]新《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軟件最終用戶的法律責任[J]. 鐘強. 社會科學. 2002(12)
本文編號:3670636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章 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概述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范疇和法律特征
一、計算機軟件的范疇
二、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法律特征
第二節(jié) 國際上對于計算機軟件保護的歷史實踐
一、分散立法保護模式
二、專門立法保護模式
第三節(jié) 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現(xiàn)狀
二、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章 分散立法下計算機軟件保護分析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商業(yè)秘密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商業(yè)秘密法保護方式的現(xiàn)狀
二、商業(yè)秘密法方式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優(yōu)勢
三、商業(yè)秘密法方式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局限
第二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版權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版權法保護方式占主導地位的原因分析
二、計算機軟件版權法保護方式的缺陷
第三節(jié) 計算機軟件的專利法保護方式
一、計算機軟件專利法保護方式強勢發(fā)展的原因
二、計算機軟件的專利法保護方式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jié) 計算機軟件分散立法評析
第三章 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保護的法理學分析
第一節(jié) 計算機軟件專門立法之爭
一、反對者的意見
二、支持者的建議
第二節(jié) 專門立法保護模式的價值
一、現(xiàn)行立法中的價值
二、專門立法保護計算機軟件的價值
第三節(jié) 模式選擇的價值分析
一、“初始選擇”與“二次選擇”
二、由效率追求向正義追求的轉變
三、正義追求要求保護方式的選擇應考慮計算機軟件特征
四、采取專門立法保護計算機軟件是最優(yōu)“二次選擇”
第四章 軟件權的理論構架
第一節(jié) 計算機專門立法的核心是創(chuàng)制“軟件權”
一、計算機軟件立法保護分析
二、創(chuàng)立“軟件權”的理論依據(jù)
三、專門立法模式中的兩種方式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 關于“軟件權”的立法構架
一、“軟件權”的立法原則——充分體現(xiàn)利益平衡原則
二、“軟件權”的權利范圍——確認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原則并做出限制
三、“軟件權”的保護期限——規(guī)定與計算機軟件商業(yè)壽命相符的保護期限
四、“軟件權”的權利取得——設立軟件的注冊備案制度
五、“軟件權”的法律責任——降低軟件最終用戶的法律責任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著作權擴張及其緣由透視[J]. 馮曉青. 政法論壇. 2006(06)
[2]計算機軟件法律保護模式新探[J]. 王靜,高瑜. 經(jīng)濟論壇. 2006(09)
[3]計算機軟件的可專利性分析[J]. 姜孟升,考政揩. 甘肅農(nóng)業(yè). 2006(02)
[4]知識產(chǎn)權法哲學理論反思——以重構知識產(chǎn)權制度為視角[J]. 曹新明.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4(06)
[5]知識產(chǎn)權法目的與利益平衡研究[J]. 馮曉青. 南都學壇. 2004(03)
[6]利益平衡論:知識產(chǎn)權法的理論基礎[J]. 馮曉青. 知識產(chǎn)權. 2003(06)
[7]軟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經(jīng)濟學分析[J]. 張晉靜. 電子知識產(chǎn)權. 2003(07)
[8]試析計算機軟件法律保護的途徑[J]. 吳道霞.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1)
[9]論商業(yè)方法軟件專利保護的創(chuàng)造性標準——美、日、歐三方專利審查之比較[J]. 張平. 知識產(chǎn)權. 2003(01)
[10]新《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軟件最終用戶的法律責任[J]. 鐘強. 社會科學. 2002(12)
本文編號:3670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67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