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視域下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進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11:06
隨著信息社會的縱深發(fā)展,個人信息所彰顯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日益突出,傳統(tǒng)觀念上的“個人信息”除了在保障人格尊嚴、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上具有重要理論價值以外,其對于維護自然人作為私法領域意思自治的經(jīng)濟主體地位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一方面要求進一步促進個人信息的流通,激發(fā)其內(nèi)生經(jīng)濟動力,以迎合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另一方面信息的快速流轉(zhuǎn)也進一步威脅著個人信息作為保障信息主體人格利益載體的安全價值。除引言和結語,本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當前個人信息民法保護面臨的困境。從個人信息保護亟待解決的理論爭議和現(xiàn)實難題出發(fā),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亟需厘清的基礎性問題進行剖析。第二部分,個人信息權利化保護之證成。分別從個人信息私權保障的理論基礎以及現(xiàn)實需要角度對個人信息所彰顯的民事權益內(nèi)涵進行了深入研究,進而論證了我國民事立法應對個人信息進行確權性保護。第三部分,個人信息的傳統(tǒng)權利保護進路及其不足。通過對個人信息傳統(tǒng)權利保護路徑之不足進行分析,進一步詮釋了個人信息權的權利性質(zhì)及其內(nèi)涵,也為第四部分完善個人信息民法保護機制埋下了伏筆。第四部分,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完善進路。從個人信息權人享...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當前個人信息民法保護面臨的困境
(一)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理論爭議
(二)大數(shù)據(jù)時代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
二、個人信息權利化保護之證成
(一)正當性
(二)必要性
(三)可行性
三、個人信息的傳統(tǒng)權利保護進路及其不足
(一)具體人格權保護進路探析
(二)一般人格權保護進路探析
四、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完善進路
(一)以信息控制權為中心展開
(二)健全個人信息民事責任歸屬機制
(三)構筑個人信息類型化保護體系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法典“現(xiàn)實憲法”功能的喪失與憲法實施法功能的展開[J]. 張力.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9(01)
[2]隱私政策中的告知同意原則及其異化[J]. 萬方.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3]機器人“人格”理論批判與人工智能物的法律規(guī)制[J]. 張力,陳鵬. 學術界. 2018(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學者建議稿[J]. 齊愛民. 河北法學. 2019(01)
[5]論權利本體[J]. 張恒山. 中國法學. 2018(06)
[6]網(wǎng)絡時代兒童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基于美國和歐盟立法的比較研究[J]. 殷峻. 學術研究. 2018(11)
[7]通過設計的個人信息保護[J]. 鄭志峰.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8(06)
[8]個人信息私法保護的困境與出路[J]. 丁曉東. 法學研究. 2018(06)
[9]大數(shù)據(jù)時代知情同意原則的困境與出路——以生物資料庫的個人信息保護為例[J]. 田野.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6)
[10]我國個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構想[J]. 胡文濤. 中國法學. 2018(05)
博士論文
[1]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個人信息民法保護[D]. 任龍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2017
[2]大數(shù)據(jù)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學 2016
[3]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D]. 洪海林.西南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2352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當前個人信息民法保護面臨的困境
(一)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理論爭議
(二)大數(shù)據(jù)時代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
二、個人信息權利化保護之證成
(一)正當性
(二)必要性
(三)可行性
三、個人信息的傳統(tǒng)權利保護進路及其不足
(一)具體人格權保護進路探析
(二)一般人格權保護進路探析
四、個人信息民法保護的完善進路
(一)以信息控制權為中心展開
(二)健全個人信息民事責任歸屬機制
(三)構筑個人信息類型化保護體系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法典“現(xiàn)實憲法”功能的喪失與憲法實施法功能的展開[J]. 張力.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9(01)
[2]隱私政策中的告知同意原則及其異化[J]. 萬方.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3]機器人“人格”理論批判與人工智能物的法律規(guī)制[J]. 張力,陳鵬. 學術界. 2018(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學者建議稿[J]. 齊愛民. 河北法學. 2019(01)
[5]論權利本體[J]. 張恒山. 中國法學. 2018(06)
[6]網(wǎng)絡時代兒童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基于美國和歐盟立法的比較研究[J]. 殷峻. 學術研究. 2018(11)
[7]通過設計的個人信息保護[J]. 鄭志峰.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8(06)
[8]個人信息私法保護的困境與出路[J]. 丁曉東. 法學研究. 2018(06)
[9]大數(shù)據(jù)時代知情同意原則的困境與出路——以生物資料庫的個人信息保護為例[J]. 田野.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6)
[10]我國個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構想[J]. 胡文濤. 中國法學. 2018(05)
博士論文
[1]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個人信息民法保護[D]. 任龍龍.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2017
[2]大數(shù)據(jù)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學 2016
[3]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D]. 洪海林.西南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423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34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