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司法檢視與反思——基于組織考試作弊罪158個案例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23:32
積極刑法立法觀指導了近年來的刑事立法,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增設(shè)便是典型體現(xiàn)。綜合評價積極刑法立法觀不僅要從刑法教義學角度論證,更需要結(jié)合司法實務進行檢驗。實證研究表明,組織考試作弊罪在司法實踐中呈現(xiàn)過度犯罪化趨勢,主要表現(xiàn)為既遂標準前置化、考試范圍擴大化、兩法邊界模糊化和量刑情節(jié)混亂化。因此,積極刑法立法觀無法彌合立法上犯罪化與司法上犯罪化之間的裂隙,也無法與法益理論形成自洽。由此,應在司法中尋找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完善出路,明晰組織考試作弊罪"情節(jié)惡劣"的入罪標準、量刑原則和確定既遂標準。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7(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司法表征
(一) 組織考試作弊罪司法樣態(tài)的分析進路
(二)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積極”司法樣態(tài)
1. 既遂標準前置化
2. 考試類型擴大化
3. 兩法邊界模糊化
4. 量刑情節(jié)混亂化
二、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反思與糾偏
(一) 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反思
(二) 積極刑法立法觀的限制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防刑法的擴張及其限度[J]. 何榮功. 法學研究. 2017(04)
[2]積極刑法立法觀在中國的確立[J]. 周光權(quán). 法學研究. 2016(04)
[3]修訂刑法應避免過度犯罪化傾向[J]. 齊文遠. 法商研究. 2016(03)
[4]《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立法問題[J]. 劉志偉.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6(02)
[5]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J]. 桂亞勝.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6(02)
[6]轉(zhuǎn)型時期刑法立法的思路與方法[J]. 周光權(quán).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3)
[7]刑事立法應力戒情緒——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J]. 劉憲權(quán). 法學評論. 2016(01)
[8]釋法抑或造法:由刑法歷次修正引發(fā)的思考[J]. 楊柳. 中國法學. 2015(05)
[9]我國應該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J]. 劉艷紅. 法學. 2011(11)
[10]犯罪定義與犯罪化[J]. 張明楷. 法學研究. 2008(03)
本文編號:3312330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7(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司法表征
(一) 組織考試作弊罪司法樣態(tài)的分析進路
(二) 組織考試作弊罪的“積極”司法樣態(tài)
1. 既遂標準前置化
2. 考試類型擴大化
3. 兩法邊界模糊化
4. 量刑情節(jié)混亂化
二、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反思與糾偏
(一) 積極刑法立法觀的反思
(二) 積極刑法立法觀的限制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防刑法的擴張及其限度[J]. 何榮功. 法學研究. 2017(04)
[2]積極刑法立法觀在中國的確立[J]. 周光權(quán). 法學研究. 2016(04)
[3]修訂刑法應避免過度犯罪化傾向[J]. 齊文遠. 法商研究. 2016(03)
[4]《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立法問題[J]. 劉志偉.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6(02)
[5]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J]. 桂亞勝.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6(02)
[6]轉(zhuǎn)型時期刑法立法的思路與方法[J]. 周光權(quán).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3)
[7]刑事立法應力戒情緒——以《刑法修正案(九)》為視角[J]. 劉憲權(quán). 法學評論. 2016(01)
[8]釋法抑或造法:由刑法歷次修正引發(fā)的思考[J]. 楊柳. 中國法學. 2015(05)
[9]我國應該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J]. 劉艷紅. 法學. 2011(11)
[10]犯罪定義與犯罪化[J]. 張明楷. 法學研究. 2008(03)
本文編號:3312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31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