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量能課稅原則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指數(shù)化立法中的貫徹
發(fā)布時間:2021-06-27 19:15
個人所得稅因其屬于直接稅的范疇而難以轉(zhuǎn)嫁稅負,納稅人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稅率等問題尤為關注。歷次免征額的不斷提高引起的社會廣泛熱議不僅是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覺醒的體現(xiàn),同時從立法層面則反應了個人所得稅立法上的落后。一方面,為了免征額能夠得到充分的討論而付出的社會成本相當高昂,另一方面頻繁的修法帶來巨大的修法成本以及納稅人對法律穩(wěn)定性預期的落空,進而引起了法律適用上的問題。為避免修法上的反復,特別是為了實現(xiàn)稅法所追求的實質(zhì)正義,在涉及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的問題之上,尤其是對于稅負公平問題的討論,不應僅僅停留于法律修改的現(xiàn)實細節(jié),而更應從征收方式的改進、稅法原則的貫徹等方面進行研究。與此同時,量能課稅原則作為稅法理論上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則,不僅需要在理論上與稅收公平原則、平等原則相分離,更重要的則是發(fā)揮量能課稅原則在個人所得稅領域——尤其是其立法領域的的重要作用。量能課稅原則需要成為個人所得稅領域的基本原則。一方面,量能課稅原則在個人所得稅立法之中的貫徹,乃為國家以稅收手段籍由稅法對宏觀經(jīng)濟進行調(diào)控提供可能。量能課稅意味著對納稅人征繳稅款蓋因納稅人個別經(jīng)濟負擔能力不同而區(qū)分對待,國家通過量能課稅...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的思路結(jié)構
(四)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二 量能課稅原則與個人所得稅立法的理論聯(lián)系
(一)量能課稅的稅憲法理論基礎
(二)量能課稅的稅法理論定位
(三)個人所得稅中的量能課稅
三 個人所得稅征收指數(shù)化立法的障礙和必要性
(一)立法過程中的障礙
(二)指數(shù)化立法必要性
四 個人所得稅指數(shù)化立法的可行性
(一)基于納稅人角度的量能課稅
(二)基于政府角度的量能課稅
五 量能課稅原則下的指數(shù)化立法建議
(一)平衡組織財政和公平稅負職能
(二)立法充分考量征稅成本
(三)最大化利用量能課稅的減稅效應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體化稅法新論[J]. 彭禮堂. 經(jīng)濟法論叢. 2014(02)
[2]地方債與國家治理:基于法治財政的分析徑路[J]. 熊偉. 法學評論. 2014(02)
[3]我國個人所得稅指數(shù)化問題探究[J]. 薛鋼,劉軍. 稅務研究. 2013(09)
[4]稅收調(diào)控功能的經(jīng)濟法解析[J]. 宣志欣.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10)
[5]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需求的分層次動態(tài)分析[J]. 黃鳳羽. 廣東社會科學. 2012(05)
[6]論個人所得稅的指數(shù)化調(diào)整[J]. 楊斌,宋小寧,潘梅. 稅務研究. 2012(08)
[7]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工資薪金所得的最優(yōu)納稅籌劃探討[J]. 史開瑕.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 2012(03)
[8]居民收入差距收斂的戰(zhàn)略性政策選擇[J]. 馬海濤,王威. 經(jīng)濟與管理評論. 2012(03)
[9]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改革的功能定位與模式選擇[J]. 施正文. 政法論叢. 2012(02)
[10]個人所得稅減稅的最佳策略[J]. 曹靜韜,郝如玉. 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 2011(06)
博士論文
[1]論稅收正義[D]. 楊盛軍.中南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jié)構的優(yōu)化設計[D]. 王思.江西財經(jīng)大學 2014
[2]量能課稅原則下個人所得稅法完善研究[D]. 譚昌華.西南政法大學 2014
[3]我國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制度研究[D]. 邵貴萍.天津財經(jīng)大學 2013
[4]工薪所得免征額問題研究[D]. 宋唐.長春理工大學 2013
[5]量能課稅原則法哲學研究[D]. 楊萬輝.華中師范大學 2011
[6]我國征稅權的行使范圍研究[D]. 吳小麗.蘇州大學 2011
[7]稅權的合憲性控制[D]. 陳中敬.內(nèi)蒙古大學 2009
[8]利率走廊與利率平滑及我國利率調(diào)控目標模式探討[D]. 林琛.福建師范大學 2009
[9]量能課稅原則在我國稅制建設中的適用性研究[D]. 劉存艷.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9
[10]初級產(chǎn)品價格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分析[D]. 夏佳佳.復旦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53443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的思路結(jié)構
(四)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二 量能課稅原則與個人所得稅立法的理論聯(lián)系
(一)量能課稅的稅憲法理論基礎
(二)量能課稅的稅法理論定位
(三)個人所得稅中的量能課稅
三 個人所得稅征收指數(shù)化立法的障礙和必要性
(一)立法過程中的障礙
(二)指數(shù)化立法必要性
四 個人所得稅指數(shù)化立法的可行性
(一)基于納稅人角度的量能課稅
(二)基于政府角度的量能課稅
五 量能課稅原則下的指數(shù)化立法建議
(一)平衡組織財政和公平稅負職能
(二)立法充分考量征稅成本
(三)最大化利用量能課稅的減稅效應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體化稅法新論[J]. 彭禮堂. 經(jīng)濟法論叢. 2014(02)
[2]地方債與國家治理:基于法治財政的分析徑路[J]. 熊偉. 法學評論. 2014(02)
[3]我國個人所得稅指數(shù)化問題探究[J]. 薛鋼,劉軍. 稅務研究. 2013(09)
[4]稅收調(diào)控功能的經(jīng)濟法解析[J]. 宣志欣.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10)
[5]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需求的分層次動態(tài)分析[J]. 黃鳳羽. 廣東社會科學. 2012(05)
[6]論個人所得稅的指數(shù)化調(diào)整[J]. 楊斌,宋小寧,潘梅. 稅務研究. 2012(08)
[7]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工資薪金所得的最優(yōu)納稅籌劃探討[J]. 史開瑕.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 2012(03)
[8]居民收入差距收斂的戰(zhàn)略性政策選擇[J]. 馬海濤,王威. 經(jīng)濟與管理評論. 2012(03)
[9]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改革的功能定位與模式選擇[J]. 施正文. 政法論叢. 2012(02)
[10]個人所得稅減稅的最佳策略[J]. 曹靜韜,郝如玉. 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 2011(06)
博士論文
[1]論稅收正義[D]. 楊盛軍.中南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jié)構的優(yōu)化設計[D]. 王思.江西財經(jīng)大學 2014
[2]量能課稅原則下個人所得稅法完善研究[D]. 譚昌華.西南政法大學 2014
[3]我國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制度研究[D]. 邵貴萍.天津財經(jīng)大學 2013
[4]工薪所得免征額問題研究[D]. 宋唐.長春理工大學 2013
[5]量能課稅原則法哲學研究[D]. 楊萬輝.華中師范大學 2011
[6]我國征稅權的行使范圍研究[D]. 吳小麗.蘇州大學 2011
[7]稅權的合憲性控制[D]. 陳中敬.內(nèi)蒙古大學 2009
[8]利率走廊與利率平滑及我國利率調(diào)控目標模式探討[D]. 林琛.福建師范大學 2009
[9]量能課稅原則在我國稅制建設中的適用性研究[D]. 劉存艷.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9
[10]初級產(chǎn)品價格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分析[D]. 夏佳佳.復旦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53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2534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