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治理校園欺凌立法芻議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10:07
傳統(tǒng)法律部門雖建構了應對校園欺凌行為的基本規(guī)則,相關的專門性文件進一步增強了校園欺凌治理的針對性;但目前我國仍存在校園欺凌的立法形式分散、立法理念畸偏以及內容缺漏等問題,導致了校園欺凌難以得到有效治理。因此,為了建立常態(tài)化的校園欺凌治理機制,我國應推進校園欺凌治理的專門立法,確立零容忍的基本理念,厘定"校園欺凌"含義,從而構建系統(tǒng)化的專門法律體系和多部門高度協(xié)作的校園欺凌治理機制。
【文章來源】: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9,28(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我國校園欺凌治理的立法現(xiàn)狀
2 我國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不足
2.1 校園欺凌立法形式分散導致“運動式”治理
2.2 校園欺凌立法理念畸偏導致舉措疲軟
2.3 內容缺漏導致缺乏可操作性
3 我國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改進
3.1 治理校園欺凌專門立法的推進
3.2 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理念改進
3.3 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內容改進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中國建設背景下校園欺凌的法治化防控[J]. 劉建,聞志強. 教育科學研究. 2019(03)
[2]法治視閾下校園欺凌的治理路徑——以日本實踐經驗為借鑒基礎[J]. 劉旭東. 當代青年研究. 2018(06)
[3]我國反校園欺凌立法問題檢視[J]. 張斌. 當代教育科學. 2018(02)
[4]我國校園欺凌法律規(guī)制體系的建構[J]. 孟凡壯,俞偉.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7(20)
[5]我國校園欺凌治理的制度缺失與完善[J]. 尹力.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7(04)
[6]校園欺凌治理的跨學科對話[J].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Youth Legal Education by MOE (ECNU);Law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7(02)
[7]欺負與反抗:個人的經歷[J]. 黃向陽. 中國德育. 2016(06)
[8]現(xiàn)代立法理念論[J]. 高其才. 南京社會科學. 2006(01)
[9]法治的悖論[J]. 楊解君. 法學. 1999(06)
本文編號:3135101
【文章來源】: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9,28(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我國校園欺凌治理的立法現(xiàn)狀
2 我國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不足
2.1 校園欺凌立法形式分散導致“運動式”治理
2.2 校園欺凌立法理念畸偏導致舉措疲軟
2.3 內容缺漏導致缺乏可操作性
3 我國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改進
3.1 治理校園欺凌專門立法的推進
3.2 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理念改進
3.3 治理校園欺凌立法的內容改進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治中國建設背景下校園欺凌的法治化防控[J]. 劉建,聞志強. 教育科學研究. 2019(03)
[2]法治視閾下校園欺凌的治理路徑——以日本實踐經驗為借鑒基礎[J]. 劉旭東. 當代青年研究. 2018(06)
[3]我國反校園欺凌立法問題檢視[J]. 張斌. 當代教育科學. 2018(02)
[4]我國校園欺凌法律規(guī)制體系的建構[J]. 孟凡壯,俞偉.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7(20)
[5]我國校園欺凌治理的制度缺失與完善[J]. 尹力.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7(04)
[6]校園欺凌治理的跨學科對話[J].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Youth Legal Education by MOE (ECNU);Law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7(02)
[7]欺負與反抗:個人的經歷[J]. 黃向陽. 中國德育. 2016(06)
[8]現(xiàn)代立法理念論[J]. 高其才. 南京社會科學. 2006(01)
[9]法治的悖論[J]. 楊解君. 法學. 1999(06)
本文編號:3135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13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