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同規(guī)模企業(yè)承擔勞動關系層面社會責任的比較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ree decades ago, our country is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re prominent, especially the enterprises ignor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mployees, simply from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it is easy to cause labor disputes. Our country labor dispute cas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ith the higher growth rate. If the labor dispute is not handled well, it may turn into a social conflict, which will affect the stability,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social lif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social instability factors increase, at this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guid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increase employmen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level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o distinguish and guide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sizes. This paper take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different scale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uch as SA8000HM3000 and international labor conventions) and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such as labor law, etc.), Establishing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level of labor relation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uch as labor contract law, protection of women and children, protection of minors, etc.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interview with human resource experts, a set of CSR questionnaire on the level of labor relations is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ersonality advantag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computer software, the results of each index of larg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result of democratic evaluation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data,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level of labor relation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cale enterprises in China can be improved gradually and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reduce labor disputes.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our enterprises step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tribution to a force.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270;F249.26;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秋娟;;試論建立國有企業(yè)和諧勞動關系的方法[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高宏存;;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動力源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3 陳美霖;劉沛鑫;;構建和諧企業(yè)文化發(fā)展和諧勞動關系[J];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張?zhí)炀S;;和諧勞動關系 為何如此重要[J];東北之窗;2011年14期
5 陳新亞;;SUV與社會責任[J];汽車知識;2011年08期
6 ;理光連續(xù)八年獲富時社會責任指數認可[J];金融科技時代;2011年06期
7 龍冬艷;;推進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的制約因素及解決思路[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8期
8 ;全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先進表彰暨經驗交流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會見與會代表并講話[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9 ;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專題講座[J];WTO經濟導刊;2011年09期
10 ;共同譜寫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新篇章[J];中國職工教育;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寶森;楊元梅;;媒體類網絡公司社會責任實證研究——基于消費者視角[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許紅梅;;十一、國有企業(yè)特殊社會責任研究——以中國移動為例[A];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有經濟戰(zhàn)略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踐行責任 和諧共贏——中國洗滌用品行業(yè)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倡議書[A];第27屆[2007]中國洗滌用品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廉春慧;唐婉虹;;社會責任、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公司聲譽[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談多嬌;;社會責任投資與企業(yè)市場價值的關聯性研究:一個模型[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會責任及其法律規(guī)制初探[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陳曉安;;基于共生理論視角的中國保險業(yè)社會責任研究[A];中國保險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入選論文集(理論卷2)[C];2010年
8 ;一、從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看國企社會責任——“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林初學主題演講[A];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有經濟戰(zhàn)略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楊慎;;良知是社會責任的靈魂[A];第四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趙林中;;淺議和諧社會與和諧勞動關系[A];提升核心競爭力——浙江省經營管理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匯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繼臣;對員工負責應是企業(yè)首要的社會責任[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2 段心鑫;張鳴起:對員工負責是企業(yè)首要社會責任[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3 實習生 蔡淡銀 記者 葉小鐘;5項舉措推進建設幸福廣東[N];工人日報;2011年
4 王偉;淮安:星級企業(yè)創(chuàng)建促進勞動關系和諧[N];工人日報;2008年
5 胡洪獻;企業(yè)應擔起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N];工人日報;2006年
6 侯文學;對職工負責是企業(yè)首要社會責任[N];中華工商時報;2008年
7 鄧少華;創(chuàng)建和諧企業(yè) 打造城市品牌[N];寧波日報;2007年
8 深圳商報記者 徐恬;建和諧勞動關系需要“良藥”[N];深圳商報;2006年
9 中共柘城縣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 洪德興;堅持“四個引導” 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N];商丘日報;2008年
10 賈嵐;構建和諧勞動關系[N];廣西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勤;北京中小企業(yè)勞動關系評價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2 賀星星;社會責任與企業(yè)績效[D];暨南大學;2012年
3 田巍;和諧勞動關系的政治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4 徐愛軍;我國醫(yī)院社會責任研究:行為表現、指標體系及提升路徑[D];南京大學;2011年
5 張會芹;政治動因與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行為[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高新會;論轉軌時期我國勞動關系的制度變遷[D];暨南大學;2006年
7 何朝暉;中小企業(yè)社會責任與成長性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陶冉;跨國石油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陳永勝;ICP社會責任與網民消費理智的相關關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10 龔基云;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娜;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審計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盧文娟;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3 徐鑫巖;論商業(yè)銀行的社會責任[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檀麗陽;公司治理結構、社會責任與企業(yè)競爭力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5 譚超穎;我國商業(yè)銀行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6 姜艷慶;我國國有企業(yè)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及實現機制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
7 畢克;我國銀行業(yè)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8 趙瑩;我國出版社轉企改制后的社會責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婧;論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10 朱紅輝;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市場反應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71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17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