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集體協(xié)商制度實證主義建構的法哲學反思
本文選題:集體協(xié)商 切入點:爭議權 出處:《法學論壇》2012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國集體協(xié)商制度之所以未能實現(xiàn)和諧勞動關系的規(guī)制功能,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制度建構的實證主義哲學觀使實現(xiàn)集體行動合法化、體現(xiàn)勞資自治的"爭議權"在制度構造上缺乏合法地位。雖然"爭議權"的行使可能引發(fā)法的正當性與安定性之間的矛盾,但是,基于自然法的理論分析,"爭議權"的行使與維持勞動關系穩(wěn)定的目標并不沖突。在追求勞動關系正義的基本宗旨下,通過拓寬集體交涉的法律途徑可實現(xiàn)爭議權在實證法上的合法地位。
[Abstract]: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China's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fails to realize the regulation function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lies in the positivism philosophy of its system construction, which makes collective action legalized. The "right of dispute", which embodies the autonomy of labor and capital, lacks legal status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Although the exercise of "right of dispute" may lead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egitimacy and stability of law, however,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tural law, the exercise of "right of dispute"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goal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By widening the legal channel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we can realize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dispute right in the empirical law.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項目《勞動法基本概念的法哲學研究——基于和諧勞動關系法律建構視角》(10XJC820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關松;;論法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周永坤;;論強制性調解對法治和公平的沖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蔣悟真;;傳承與超越:經濟法主體理論研究——以若干經濟法律為視角[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4 劉遠;;刑法的道德性與政治性[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5 周永坤;;警惕調解的濫用和強制趨勢[J];河北學刊;2006年06期
6 朱瑪;論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的協(xié)調統(tǒng)一[J];嘉應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7 張軍,馬夢詩;道德法律化:轉型時期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J];理論觀察;2002年05期
8 肖勇;論道德法律規(guī)范一體化[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9 江游;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制度的作用及其推行[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張明新;;從憲法變遷視角看法治的發(fā)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延杰;論政府信用[D];復旦大學;2005年
2 彭艷崇;行動中的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程龍;對程序正義研究中的兩個基本認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學;2006年
4 鄒立君;良好秩序觀的建構:朗·富勒法律理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侯玲玲;經濟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企業(yè)工資形成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周峗;“應當”的法哲學分析[D];山東大學;2006年
7 武飛;法律解釋:服從抑或創(chuàng)造[D];山東大學;2006年
8 陳光;沖突到穩(wěn)定[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魏治勛;禁止性法規(guī)范的概念[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季濤;法律之思[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海波;中國股票市場誠信問題的制度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2 肖國珍;論勞動者的集體談判權[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3 房敏;工會代表權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4 滿澤亮;轉型時期集體談判核心地位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5 鄒兵;企業(yè)社會責任與SA8000標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楊曉石;論集體談判權[D];蘇州大學;2005年
7 丁寧;中國集體談判法制建構[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張琦;以權利看待中國發(fā)展與改革中的公平與自由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年
9 張婭楠;淺析新工黨政府對集體談判機制的調整[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彭小龍;陪審制度的兩種面孔[D];河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關于貫徹實施《集體合同規(guī)定》的通知[J];山東勞動保障;2004年11期
2 ;《集體合同規(guī)定》問答[J];四川勞動保障;2004年06期
3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2005年17期
4 ;遼寧省集體協(xié)商和集體合同規(guī)定[J];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報;2007年04期
5 ;集體合同規(guī)定[J];山東勞動保障;2004年Z1期
6 ;集體合同規(guī)定[J];工友;2004年02期
7 ;集體合同規(guī)定[J];人民調解;2004年09期
8 ;集體合同規(guī)定[J];黑龍江政報;2004年05期
9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頒布施行《福建省企業(yè)集體協(xié)商和集體合同條例》的公告[J];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0年06期
10 狄煌;;集體協(xié)商法律應加入強制性規(guī)定[J];中國勞動;2011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曉映;是否加薪 集體協(xié)商[N];新華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薛霽;為“可持續(xù)勞動”奠定制度基礎[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3 記者 趙文明 阮占江 實習生 寧新春 賀蓓蕾;加班工資標準納入集體協(xié)商事項[N];法制日報;2011年
4 記者 肖玉保;福建企業(yè)拒絕集體協(xié)商將被處以罰款[N];工人日報;2010年
5 吳紅列 凌林;浙江省集體協(xié)商法制建設價值[N];浙江日報;2009年
6 記者 周元春;集體協(xié)商條例草案再次提交審議[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7 路平;強解糾紛非常態(tài) 自主協(xié)商待躬行[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周森;經濟性裁員可要求集體協(xié)商[N];深圳商報;2010年
9 宮希魁;運用集體協(xié)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N];大連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劉茜邋實習生 黃丹;加強立法強制勞資集體協(xié)商[N];南方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晨玲;我國集體協(xié)商制度的法律完善[D];浙江大學;2011年
2 田耘;集體合同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吳釗;我國集體合同制度的完善[D];蘭州大學;2008年
4 楊洋;集體合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5 張英;B造紙股份公司勞動關系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王琴;論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殷建華;中國集體合同的現(xiàn)狀及問題的解決[D];內蒙古大學;2008年
8 李文軍;集體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閆麗;我國集體勞動權保護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杜楊;論集體談判權[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84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58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