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營改增”中央與地方稅權的法律重整
本文關鍵詞:試論“營改增”中央與地方稅權的法律重整
【摘要】:在本文中,以我國的"營改增"改革試點為大背景,從法律環(huán)境方面根據目前"營改增"中央與地方稅權的劃分為主要問題開展了分析和研究,并通過德國稅權問題良好解決的經驗,對我國"營改增"之后增值稅中央和地方稅權的重新調整給出了一點建議。建議的主要內容是:一定要遵循關于稅收的有關文件,務必要理順中央財政權與地方財政權之間的關系,根據我國增值稅的主要特點重新分配增值稅,努力完善好我國的財政支付制度,只有這樣"營改增"才不會變成"結構性增值稅"的替代部分。
【作者單位】: 河南工程學院;
【關鍵詞】: “營改增” 中央 地方 稅權 法律
【分類號】:D922.22
【正文快照】: “營改增”是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報告當中提出的稅收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結構性減稅”的主要政策之一。國家和公民對“結構性減稅”的效果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目前階段“營改增”政策從微觀、宏觀兩個方面具體的規(guī)劃了實施”營改增“之后關于我國增值稅的稅率、征稅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松林;;“稅權歸民”與“稅收法定”[J];同舟共進;2014年07期
2 熊偉,傅納紅;關于“稅權”概念的法律思考——兼與張守文先生商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劉麗;;稅權法治:地方自主的財政保障[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李伯僑;陳西玲;;論“營改增”中央與地方稅權的法律重整[J];地方財政研究;2013年05期
5 王相坤;劉劍文;;論稅權的理論根據——以法權為視角[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梁文永;;人權與稅權的制度邏輯[J];比較法研究;2008年02期
7 張守文;稅權的定位與分配[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8 葉姍;;稅權的行使及其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J];稅務與經濟;2007年06期
9 潘春明;;從新舊企業(yè)所得稅法比較看稅權[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10 陳薇佳;;新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變化與稅權公平[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8年S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相坤;;稅權概念的重構及其理論基礎——一個法權分析視角的嘗試[A];財稅法論叢(第9卷)[C];2007年
2 白彥鋒;;政府稅權約束論[A];財稅法論叢(第9卷)[C];2007年
3 王相坤;;不同經濟形態(tài)下的稅收、稅法與稅權[A];財稅法論叢(第1卷)[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劍文;開征燃油稅宜用法律形式規(guī)范[N];經理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肖國平;政府用稅權控制論[D];中南大學;2012年
2 秦玉孌;中國國民稅權法律保障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鳳龍;我國稅收執(zhí)法權行使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2 任鵬;中國稅權狀況淺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王亞杰;“營改增”中央與地方稅權關系調整法律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4 牛有德;我國稅權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5 葉萌萌;國民稅權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6 任洪國;英、法、日中央與地方稅權改革及其啟示[D];湘潭大學;2009年
7 彭曉華;我國用稅權法制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8 倪富華;論憲政視野下的稅權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周旭;論稅權的法律規(guī)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芳;我國稅權狀況及其改革的思考[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36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93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