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中責任人員類型劃分的制度邏輯
發(fā)布時間:2024-06-12 00:06
新《證券法》對虛假陳述個人責任的強化使責任人員劃分成為潛在的爭議焦點,F(xiàn)有規(guī)則口徑不一、互相矛盾使得標準不明。證券監(jiān)管與司法實踐忽視對人員類型劃分理由的闡述,始終未能形成統(tǒng)一的劃分標準。與對公司事務的影響力相伴隨的勤勉義務可以作為責任人員劃分的潛在身份門檻。于此基礎上再對責任人的職責、職務、所起作用加以考量。信息披露義務人外部人員責任的界定與劃分是虛假陳述中個人責任認定的另一重要問題。新《證券法》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責任單獨規(guī)定,不再將其作為一般責任人員進行處罰。對子公司人員則不宜以《證券法》第193條規(guī)定的責任人員進行處罰,可根據(jù)共同行政違法行為的原理進行處罰。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問題檢視:現(xiàn)有規(guī)則與實踐現(xiàn)狀
(一)口徑不一與范圍不明:現(xiàn)有規(guī)則的糾結(jié)
(二)排除式的劃分與非同一的身份標準:實踐現(xiàn)狀的困惑
1. 排除式的責任劃分:
2. 責任人員劃分缺乏說理。
3. 行為人的職位身份在責任人員劃分中作為關鍵因素。
三、責任人員劃分的潛在身份邏輯——勤勉義務
(一)概念回溯與基本判斷
(二)不以負有勤勉義務為前提的“直接責任人員”
(三)負有勤勉義務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準入條件的合理性分析
1. 文義解釋與實踐支撐
2. 比例原則與負外部性應對
四、責任人員界分的其他考量因素
(一)職務、職責
(二)所起作用
五、信息披露義務人外部人員責任的界定與劃分
(一)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雙重身份[27]
(二)子公司人員的責任問題[31]
1. 監(jiān)管實踐的處罰邏輯
2. 依據(jù)《證券法》第193條認定處罰難言合理
(1)動機缺乏
(2)法律依據(jù)欠缺
(3)必要性原則的要求
3. 宜按照共同證券行政違法行為處理
本文編號:3992918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問題檢視:現(xiàn)有規(guī)則與實踐現(xiàn)狀
(一)口徑不一與范圍不明:現(xiàn)有規(guī)則的糾結(jié)
(二)排除式的劃分與非同一的身份標準:實踐現(xiàn)狀的困惑
1. 排除式的責任劃分:
2. 責任人員劃分缺乏說理。
3. 行為人的職位身份在責任人員劃分中作為關鍵因素。
三、責任人員劃分的潛在身份邏輯——勤勉義務
(一)概念回溯與基本判斷
(二)不以負有勤勉義務為前提的“直接責任人員”
(三)負有勤勉義務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準入條件的合理性分析
1. 文義解釋與實踐支撐
2. 比例原則與負外部性應對
四、責任人員界分的其他考量因素
(一)職務、職責
(二)所起作用
五、信息披露義務人外部人員責任的界定與劃分
(一)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雙重身份[27]
(二)子公司人員的責任問題[31]
1. 監(jiān)管實踐的處罰邏輯
2. 依據(jù)《證券法》第193條認定處罰難言合理
(1)動機缺乏
(2)法律依據(jù)欠缺
(3)必要性原則的要求
3. 宜按照共同證券行政違法行為處理
本文編號:3992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9929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