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分析法學及其對當代民法的影響
[Abstract]:The School of Economic Analysis use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economics to analyze legal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economic man", advocates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ation of benefit, and pursues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the highest realm. This school provides classical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civil law,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and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opens a new perspective for judicial practice. The article holds tha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it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confusion 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rule of law better by using and reflecting the ideas of this school.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法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科研專項“從契約到身份:實質正義的價值回歸”(CQDXWL-2013-09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13;D912.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郭振杰;;經濟分析的法學方法論貢獻及前景分析[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2 謝丹;經濟分析法學派述評[J];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3 王國良,胡雪梅;論民法的價值與基本原則——對現行民法基本原則理論的質疑[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4 劉凱湘,張云平;意思自治原則的變遷及其經濟分析[J];中外法學;1997年04期
5 時顯群;西方經濟分析法學在中國[J];現代法學;2002年01期
6 周林彬;;中國法律經濟學的實務研究問題[J];學術研究;2006年10期
7 沈宗靈;;論波斯納的經濟分析法學[J];中國法學;1990年03期
8 邱寧;陸幸福;;反思經濟分析方法在法律中的應用[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明;黃健;;民事執(zhí)行裁決權配置略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2 徐彪;;刑事偵查正當程序論——兼從效益觀的角度進行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張娟;;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4 葉明;吳太軒;;醫(yī)療損害之懲罰性賠償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陳彤;;管制抑或競爭:選擇權應該交給誰?——探析“州政府行為豁免原則”背后的問題意識[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6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7 王鳳濤;;邁向回應社會的法——精神慰藉困境與“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8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9 陳斌彬;余惠林;余紹山;;論我國刑事懸賞制度的完善——從法律經濟學的規(guī)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陳桂生;;行政許可法的經濟分析——以交易成本為視角[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治勇;;信息與法律[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應飛虎;吳錦宇;;事實的推導、預測與發(fā)現——經濟人假設作為一種信息的限度與陷阱[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周林彬;李勝蘭;;法律經濟學課程設計比較研究(研究報告)[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周旭亮;;法律產品的經濟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胡凱;;論法經濟學的兩條研究路徑[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康紀田;;限制財產權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廖建求;;淺談法經濟學的學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曲振濤;周旭亮;周正;;政府采購法的經濟學分析——從博弈的視角談政府招標采購的經濟效率[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任碧云;南云僧;;誰的貢獻大——透過一個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經濟學的制度設計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葉宏偉;;立法效率的經濟學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丁茂中;反壟斷法實施中的相關市場界定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徐子良;經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沈強;TRIPS協議與商業(yè)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周清華;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原則消極效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卞曉偉;新時期我國農村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陳志科;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杜國宏;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業(yè)投資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于大偉;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guī)制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吳薇;鄱陽湖區(qū)域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張雄;土地使用權征用法經濟學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劉芳;我國經濟性裁員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朱宇卿;經營者集中反壟斷規(guī)制的效率抗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桂生;;行政許可法的經濟分析——以交易成本為視角[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布和必力格;;侵權法的經濟分析[J];北方經濟;2008年14期
3 張建偉;新法律經濟學:理論流派與反思性評論[J];財經研究;2000年09期
4 柴振國;郭登科;;論合同自治[J];法學家;1996年04期
5 朱力宇;;論“經濟人”假設在法學研究中運用的問題[J];法學家;1997年06期
6 吳清彬;法律經濟學述評[J];公安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7 陳麗琴;中國城鎮(zhèn)土地制度的經濟分析——套用波斯納財產法分析框架[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道格拉斯·G.貝爾德,吳曉露;法經濟學的展望與未來[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年04期
9 王育才;法律經濟學初探[J];法學研究;1994年05期
10 陳正云;刑法的經濟分析與倫理價值[J];法學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時顯群;經濟分析法學對我國法治的意義[J];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2 賈學福,趙建良;瀘州遺贈案的法經濟剖析[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胡橋;經濟分析法學的形成及原因探析[J];杭州商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4 侯國躍;經濟分析法學的方法論意義及局限[J];探索;2004年05期
5 朱哲,孫秋楓,莊磊;對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分析法學的探討[J];理論探討;2005年05期
6 廖明,謝俊;經濟分析法學簡評[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錢弘道;經濟分析法學的幾個基本概念闡釋[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崔巖;左玉雷;;試論經濟分析法學理論對構建我國反壟斷法的意義[J];南方論刊;2007年03期
9 王年捷;;論經濟分析法學方法論在法學研究中的運用[J];法制與社會;2007年06期
10 聶曉東;王敏杰;;經濟分析法學在中國發(fā)展的可行性和現實價值[J];經濟師;2008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陸華明;試論經濟分析法學的應用[N];法制日報;2002年
2 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胡昌明;西方經濟分析法學觀點辨析[N];人民法院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柯嵐;從“壞人—預測論”到經濟分析法學[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永亮;經濟分析法在法律運行中的適用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2 邢倩;經濟分析法學的要義及對我國司法改革的啟示[D];河北大學;2013年
3 呂秀麗;經濟分析法學視角下的BOT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4 劉茂勇;侵權行為法的經濟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5 聶加龍;法律市場論綱:作為經濟分析法學的一種理論前言[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70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17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