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本溯源: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之司法裁判進路
本文關鍵詞: 公司章程 另有規(guī)定 寶萬之爭 公司自治 股東權 出處:《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由"寶萬之爭"所引發(fā)的公司章程修改熱潮使公司法上的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解釋論命題。對于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條款的司法裁判,不應當人為地區(qū)分初始章程與章程修正案并做不同審查,而應當重點考察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背后所隱藏的公司自治權與股東權及利益相關者之間、股東之間的權利沖突問題。從裁判立場上看,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條款不能限制股東的固有權,不能對特定股東施加不公平歧視,不能"排除"公司法上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范,不能僭越其他部門法之法益。
[Abstract]:The upsurge of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revision caused by "the controversy of Bao Wan" makes the issue of "separate regulation" in company law a proposition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re are other provisions for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The term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nstead of artificially distinguishing the original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from the amendments to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nd making different review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hidde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onomy of the company and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behi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The conflict of rights between shareholde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judgment,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have other provisions" can not restrict the inherent rights of shareholders, nor can they unfairly discriminate against specific shareholders. Can not "exclude" the validity of mandatory norms in the company law, can not usurp the legal interests of other branches of law.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基金】:2015年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博士項目:“公司法律形態(tài)區(qū)分設計研究”(2015BS043)
【分類號】:D922.291.91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緣起 “寶萬之爭”是2016年中國資本市場的熱點詞匯。萬科公司章程防御性反收購條款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該次收購風波的發(fā)生。這一問題不僅在實務界給中國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而且在學術界公司章程自由及其限度問題陡然成為近年中國公司法的熱門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藝;;司法裁判與情感[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龍飛;;司法裁判與公眾情感[J];社科縱橫;2009年02期
3 傅賢國;;司法裁判吸納民意機制之建構[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謝金梅;溫珍奎;;關于司法裁判的若干思考[J];法律適用;2011年09期
5 沈福俊;司法裁判改革探析──兼論司法裁判的判例化[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6 蔣瑋;;司法裁判的情感之維[J];新西部(理論版);2014年01期
7 李超峰;徐媛媛;;司法裁判基本問題的法理認知[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8 蔣亞東,賀日開;略論司法裁判的執(zhí)行[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9 瑞吉娜·紐格鮑爾,肖冰,肖風;微調(diào)世貿(mào)組織司法裁判與《衛(wèi)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協(xié)定》:荷爾蒙牛肉案的教訓[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2年04期
10 張衛(wèi)平;足球裁判與司法裁判[J];中國律師;200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賢國;;司法裁判吸納民意機制之建構[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2 侯建英;;社會.法.司法裁判的和諧[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2輯)[C];2011年
3 王松;;論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4 費長城;袁泉;;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司法裁判公信表達——以道德的合理引入為進路[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5 王首佳;;實現(xiàn)依法裁判的途徑[A];在審判工作中如何確保司法公正理論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6 郭百順;;從形式到實質(zhì):論刑事判決的合情理性[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7 沈海風;;司法裁判價值合理性及其實現(xiàn)方式[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8 彭浩;;社會風險評估納入司法決策機制的路徑選擇——基于社會風險預期對司法裁判反向作用的考察[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9 童航;;法院受理征地補償費分配糾紛的范圍——兼論司法裁判與村民自治的邊界[A];2014年第五屆全國民商法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0 時永才;王剛;;論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議值得當事人信賴的民事審判權運行方式[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葛文;司法裁判的彈性[N];人民法院報;2008年
2 湖南商學院法學院 胡君;司法裁判正當性的法理依據(jù)[N];人民法院報;2009年
3 庚向榮;說理是司法裁判文書的生命[N];法制日報;2013年
4 河南省開封縣人民法院院長 李鴻彬;切實發(fā)揮司法裁判的引導作用[N];人民法院報;2013年
5 石家莊鐵道大學 張智遠 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 何昌;基于后果論的司法裁判:原則與方法[N];光明日報;2013年
6 蘇亞江;司法裁判不應向“鬧訪”低頭[N];檢察日報;2013年
7 湯慶明;民意與司法裁判的沖突及應對[N];江蘇經(jīng)濟報;2014年
8 張衛(wèi)平;足球裁判與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報;2002年
9 張高翔;司法裁判中的公共政策意識[N];人民法院報;2003年
10 河南 徐愛民 法官;司法裁判要扶持更多見義勇為的善意[N];法制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柳;司法裁判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2 崔軍;論司法裁判[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文;司法裁判與社會變遷的互動[D];蘇州大學;2006年
2 韋曼輝;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裴成君;關于我國民事“執(zhí)行難”問題的幾點探討[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4 賈紫軒;司法裁判公信力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5 陳子盼;司法裁判中法律形式主義的運用[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6 師明磊;出罪事由研究—側(cè)重于司法裁判的視角[D];山東大學;2016年
7 姬超凡;當代中國司法裁判中的當事人因素[D];西北政法大學;2016年
8 顏珍;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四款之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9 楊煥;塔瑪納哈均衡現(xiàn)實主義理論述評[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10 周馳勝;脆弱的正義:基于被告相貌對法官判案影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73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47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