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補償型醫(yī)療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律問題
本文關鍵詞:論補償型醫(yī)療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律問題 出處:《煙臺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補償型醫(yī)療保險 損失補償原則 代位求償權
【摘要】:代位求償制度是保險法中的一項重要的制度。代位求償制度作為補償原則的派生制度,對于平衡和維護被保險人和保險人之間的利益有著重要的意義。代位求償制度以及重復保險制度都是貫徹損失補償原則的具體制度。所以,探討代位求償權適用范圍的前提就是理清損失補償原則的適用范圍。2009年新修訂的《保險法》對保險法的分類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二分法”,按照保險標的將其分為財產(chǎn)保險和人身保險,F(xiàn)有的《保險法》46條規(guī)定禁止保險人在人身保險中向第三人進行追償。按照傳統(tǒng)的觀點,醫(yī)療保險一般附加于人身保險之上,保險法的規(guī)定,即禁止在醫(yī)療保險中適用代位求償權。一直以來,我國在立法上是禁止在人身保險中適用代位求償權的。然而《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中明確了費用補償型醫(yī)療保險根據(jù)被保險人實際發(fā)生的醫(yī)療費用支出,按照約定的標準確定保險金數(shù)額。這無疑是對人身保險中禁止適用代位求償權規(guī)定的一個有力沖擊。由于在法律依據(jù)上,補償型醫(yī)療保險是否適用代位求償權沒有得到統(tǒng)一,導致各地法院在遇到補償型醫(yī)療保險的案件時,無具體規(guī)則可循,會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的情形。為了很好地理清這些問題,將補償型醫(yī)療保險代位求償權法律依據(jù)與實務相統(tǒng)一,本文對補償型醫(yī)療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基本概念、國外立法、補償型醫(yī)療保險代位求償權行使以及限制與救濟展開探討。
【學位授予單位】:煙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2.2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琴;淺談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若干法律問題[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6期
2 陳建鋒;論非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賠付下的代位求償權[J];世界海運;2001年03期
3 王中華;論代位求償權訴訟[J];世界海運;2001年04期
4 王中華;論代位求償權訴訟[J];珠江水運;2002年01期
5 章亮明,丁玫,朱文輝;論財產(chǎn)保險中的代位求償權[J];企業(yè)經(jīng)濟;2004年05期
6 張法坤;論保險業(yè)務中的代位求償權[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4年12期
7 霍艷梅;;論保險代位求償權行使的法律限制[J];河北法學;2006年01期
8 洪曲波;;淺析再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08期
9 楊勇;;保險代位求償權在實務中的應用[J];科技咨詢導報;2006年14期
10 陳立輝;湯丹;;保險代位求償權行使法律問題研究[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法坤;;論保險業(yè)務中的代位求償權[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聶華元;葉飛;;保險代位求償權之疑難問題研究[A];浙江省2010年保險法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徐自立;;淺析保險代位求償權[A];浙江省2013年保險法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姚益林;;論保險代位求償權之成立[A];2004年上海市保險學會年會論文集——暨上海市保險學會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險》創(chuàng)刊20周年紀念[C];2004年
5 鄭以平;;淺議行使保險代位求償權中的若干法律問題[A];浙江省2011年保險法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蔡奕;張照東;;保險代位求償權的限制[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7 廖宏;;論保險代位求償權[A];甘肅保險論文集[C];2004年
8 徐新銘;;再論車險“無責免賠”、“高保低賠”條款——兼論保險代位求償權[A];浙江省2013年保險法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王正華;岳曉琳;;淺析責任保險代位求償權制度[A];浙江省2012年保險法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郭丹;;保證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虹;保險代位求償權制度淺議[N];江蘇經(jīng)濟報;2014年
2 記者 傅燁珉;正確把握代位求償權[N];上海金融報;2014年
3 魏久鋒;代位求償權在保險實務中的適用[N];金融時報;2011年
4 葛智勇;現(xiàn)行保險代位求償權探討[N];貴州政協(xié)報;2013年
5 程太和;簡析保險代位求償權[N];中國保險報;2014年
6 李斌 (律師);保險代位求償權的適用范圍[N];中國保險報;2009年
7 姜春玲;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規(guī)則[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8 錦程;沒有賠付,,不能獲得代位求償權[N];民營經(jīng)濟報;2005年
9 陳麗云 龔悅;管轄約定在保險代位求償權訴訟中的運用[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10 王惠玲;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成立標準[N];人民法院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晶;論保險代位求償權[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2 殷竟艷;海上保險代位求償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3 劉笑晨;海上保險代位求償權行使中的權利沖突[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4 衛(wèi)兆乾;論人身保險代位求償權[D];廣西大學;2015年
5 陳冰霞;中國人身保險代位求償權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6 顧展銘;醫(yī)療費用保險代位求償權實務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5年
7 鄒琦;保險人代位求償權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8 孫婷婷;保險代位求償權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9 張秀;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中代位求償權研究[D];外交學院;2016年
10 龐國深;人身保險代位求償權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358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33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