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保護責任”是否成為國際法上的責任
發(fā)布時間:2017-08-20 17:30
本文關(guān)鍵詞:論“保護責任”是否成為國際法上的責任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保護責任 法律性質(zhì) 國際習慣
【摘要】:保護責任(簡稱P2P)是21世紀初在政治、法律、道德綜合影響下國際人權(quán)法領域中提出的新理論。然而這個理論的產(chǎn)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guān)注和激烈的爭論。雖然2001年ICISS發(fā)表的《保護的責任》給予了其明確的定義,但是由于保護責任理論的不確定性和發(fā)展的不成熟性,其法律性質(zhì)至今仍然模糊不定。本文以"保護責任"是否成為國際法上的責任為討論對象,綜合運用比較分析、歷史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吸收了中外學者對于保護責任這一新興理論的相關(guān)觀點,重點討論保護責任是否已經(jīng)成為了國際習慣。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
【關(guān)鍵詞】: 保護責任 法律性質(zhì) 國際習慣
【分類號】:D99
【正文快照】: 一、“保護責任”概述(一)“保護責任”的形成及歷史發(fā)展保護的責任是在國際社會失敗應對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和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悲劇后衍生出來的名詞。在盧旺達大屠殺期間任職于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部助理秘書長的科菲·安南,就意識到了國際社會應在慘劇發(fā)生時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藝;國際慣例與國際習慣之辨析[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冰青;王馨;;論國際慣例與國際習慣[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王家利;王亞南;;淺論國際習慣[J];科技成果縱橫;2007年01期
4 劉文冬;;論國際習慣的證據(jù)[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5 劉錦;;試析國際習慣與國際慣例[J];法律學習與研究;1989年02期
6 喬洲;淺議國際習慣是我國法的淵源[J];法學探索.貴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7 孟鑫,陶成文;反壟斷法的國際習慣規(guī)則在我國反壟斷實踐中的適用性[J];理論前沿;2003年16期
8 宋曉敏;;國際習慣法的效力——以國際習慣法對新國家的效力為視角[J];研究生法學;2006年05期
9 劉學文;;國際習慣與國際慣例的法理界分[J];法制與社會;2009年21期
10 梁洪杰;;國際慣例與國際習慣[J];法律學習與研究;1990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曹文娟;《外空條約》第二條“不得據(jù)為己有”原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07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7079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