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
本文關鍵詞:論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南大學》 2011年
論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
葛玉玲
【摘要】: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私法的理論和實務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契約準據法的基本原則和國際私法法律選擇的基本理論,意思自治原則得到了各國學者的認可和贊同,在許多國家的司法判例和立法實踐中得以體現(xiàn)。 近年來,意思自治原則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晚近國際私法中得到了更為深刻的發(fā)展和運用。意思自治原則以靈活的法律選擇方式,使法律的實質正義在國際民商事交往中得到了貫徹和實現(xiàn),這正是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該原則在發(fā)展和運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弊端,與意思自治原則選擇適用的初衷有出入,因此,在各個領域的適用過程中,必須不斷的進行修正和完善。 我國在適用意思自治原則的過程中,通過立法和司法實踐不斷地擴大其適用的范圍,不斷地完善意思自治原則的選擇和使用方式,同時,也采取了合理的方式對意思自治原則進行了限制,以達到法律實質正義的追求。 本文通過對意思自治原則的含義、產生的基礎、該原則在合同領域及其它領域的適用的分析,提出一些完善建議,以期推動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私法上的完善和發(fā)展,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促進世界貿易的穩(wěn)健發(fā)展。 在結構上,本文總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意思自治原則的概述。在這一部分里,筆者用概括的方式闡述了意思自治原則的基礎理論和歷史發(fā)展,對意思自治的概念進行了歸納梳理,分析了意思自治原則產生的基礎,并對該原則與其他沖突法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比較,深入分析了該原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領域的適用。筆者通過對合同領域中意思自治法律選擇的內容、方式、適用的范圍和方法,以及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領域中適用的受到的限制的分析,論述了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領域適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意思自治原則在其它領域的適用。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婚姻、繼承領域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適用。在這些領域的擴展,沖擊著侵權、婚姻及繼承領域中傳統(tǒng)的沖突規(guī)則。在該部分中,筆者通過對意思原則在侵權領域、在婚姻家庭領域及在遺產繼承領域中適用的論述,分析了該原則在這些領域適用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并深入的挖掘了意思自治原則在這些領域中受到的限制,闡述了該原則在未來國際私法領域的發(fā)展趨勢。 第四部分,意思自治原則在我國的適用。意思自治原則是隨著西方國際私法理論而傳入我國的,在百年之久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在我國對外民商事交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該部分中,筆者分析了中國在適用意思自治原則的現(xiàn)狀、意義以及意思自治原則在我國的最新發(fā)展,同時也分析了其仍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對完善中國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有所裨益。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9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新穎;論國際私法中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斌;論國際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張靜;法律適用領域的“意思自治”原則[J];當代法學;1999年03期
3 杜江涌;論意思自治原則在遺囑繼承中的貫徹[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裴普;論意思自治原則確定合同準據法的理論與實踐[J];法學;1999年08期
5 李政輝;;論意思自治的根基[J];河北法學;2006年02期
6 周輝斌,馮壽波;論國際合同法律適用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5期
7 劉武俊;WTO與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立法[J];科技與法律;2002年01期
8 葉竹梅;;涉外侵權法律選擇中的意思自治[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9 張智聰;;淺談合同領域對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J];理論界;2005年12期
10 季金華;意思自治原則的成長與法治社會[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小紅;;經濟法學視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余延滿;冉克平;郭鳴;;企業(yè)法人目的范圍外行為新探——兼評《合同法》第50條之規(guī)定[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3 葉金強;;動產抵押制度:價值目標之偏離與矯正[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4 王曉林;;海上保險代位求償權范圍的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5 韓秀桃;;略論民國時期法律家群體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6 葉明;吳太軒;;醫(yī)療損害之懲罰性賠償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王吉文;;公共秩序保留的二維發(fā)展走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9 范婷婷;;略論代位權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10 邢昊然;;利他合同基礎理論研究——以第三人為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輝;;侵權法的中國化理論與實踐——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條款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焦曉菲;;論經營服務者的安全保障義務[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楊延昭;邵興全;;從“入庫規(guī)則”到優(yōu)先權規(guī)則的轉化:一個公共選擇的視角[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潘小軍;;城鄉(xiāng)統(tǒng)籌下農地產權改革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成渝地區(qū)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區(qū)域合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林國榮;;侵犯著作權的構成要件——侵犯著作權的法律問題研究之一[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7 劉長興;;環(huán)境損害的概念[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劉振江;;論林紙一體化進程中的生態(tài)風險及對策[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李廣軍;;緊張、沖突與和諧——從法院調解協(xié)議的角度看法院調解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陳憲華;;檢察權能與職能機構改革[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遲君輝;國際流失文化財產返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翔;當代國際商事仲裁實體法適用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沈強;TRIPS協(xié)議與商業(yè)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周清華;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原則消極效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陳曉敏;大陸法系所有權模式的歷史變遷[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湯媛媛;保險法近因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若蓓;論道路交通事故歸責原則[D];河北大學;2009年
2 楊臻;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獨立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王慶;預約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現(xiàn)有理論之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施益;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承認與執(zhí)行中的公共政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丁濤;航空器跨國擔保交易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韓鑫;稅收民事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周阿求;婚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智敏;論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下動產附合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莉;;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適用限制研究——以市場與規(guī)制為分析視角[J];當代法學;2009年02期
2 劉小吾;;解讀公共政策[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3 許軍珂;;涉外案件的識別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影響[J];法律適用;2006年Z1期
4 許軍珂;;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地位[J];法學評論;2012年04期
5 李傲,夏軍;試論我國行政補償制度[J];法學評論;1997年01期
6 韓杰;劉勇翔;;國際私法當中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兼論我國相關立法的不足[J];法制與社會;2008年28期
7 李玉吟;;試析國際合同之債意思自治的適用限制——以利益平衡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1年08期
8 高曉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解讀[J];法律適用;2013年03期
9 王波;尹顯賓;;試論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J];法制與社會;2012年26期
10 王彬;;體系解釋的反思與重構[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鳳琴;國際合同法律適用發(fā)展趨勢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麗靜;法律解釋中的公共政策考量[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廖波;國際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則的理論與實際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李紅軍;國際私法意思自治原則基礎論[D];吉林大學;2004年
4 王瓊;非合同領域中意思自治原則的最新發(fā)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計英華;國際私法中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劉逃生;論意思自治原則的發(fā)展趨勢[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周芬;論國際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則的擴展[D];湖南大學;2007年
8 吳振宇;關于直接適用的法與意思自治原則的法經濟學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
9 周健;論公共政策介入司法[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楊秋月;國際私法中保護弱者利益的沖突規(guī)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肖永平,胡永慶;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5期
2 杜宇;;論我國繼承法的缺陷及改革方向[J];福建法學;2000年04期
3 呂巖峰;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之擴張[J];法學評論;1997年06期
4 邱本;論私法觀念的更新[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05期
5 余先予;涉外侵權行為法律適用新論[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8年06期
6 許軍珂;;論侵權領域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永華,張可;論國際私法意思自治原則及其完善——對我國民法典草案第九編第五十條的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王萌;;國際私法領域中意思自治原則的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07期
3 王剛;;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中的適用[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杜國勝;;國際商事仲裁性質之論爭及評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路玉麗;;讓國際私法回歸私法之本質[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6 陳龍業(yè);;試論涉外不當得利的“選法”規(guī)則[J];蘭州學刊;2007年11期
7 戴小冬;國際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則新探[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陳斌;論國際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則[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張朝霞;;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合同法律中的適用與限制[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02期
10 郝園園;;論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guī)避[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云博;;國際私法人本論——論國際私法的“人本原則”[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2 王永亮;;論意思自治原則在新合同法中的體現(xiàn)[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張?zhí)煲?;論構建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國際私法法律框架[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徐衛(wèi)東;;論商事法律對行為人意思自治的合理限制[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5 王熱;;論產品責任沖突規(guī)范[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6 李雙元;靳晨陽;;初論行為法學和國際私法[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7 馬樂;;和諧視域中的國際私法——以國際民事司法協(xié)助為視角的考量[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8 劉正中;;中國國際私法詞源考[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9 寧清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弘揚民法精神[A];反腐倡廉理論與實踐——海南省監(jiān)察學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選[C];2006年
10 劉利娟;;電子商務對國際私法連接點的挑戰(zh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國棟 廈門大學法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范姣艷;[N];人民法院報;2006年
3 張友芹;[N];人民法院報;2001年
4 仲偉;[N];江蘇經濟報;2005年
5 王玲;[N];江蘇法制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湘君;[N];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趙陽;[N];法制日報;2011年
8 記者 陳煜儒;[N];法制日報;2008年
9 謝新勝;[N];法制日報;2009年
10 沈娟;[N];財經時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軍珂;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D];武漢大學;2005年
2 李良才;歐美國際私法理論的晚近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鳳琴;國際合同法律適用發(fā)展趨勢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鄧劍;法國國際私法中的互惠原則[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慶元;國際私法中的國籍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徐妮娜;著作權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8 劉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9 高曉力;論國際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運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10 高宇;理念·功能·技術:意思自治原則的伸展與評鑒[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葛玉玲;論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D];河南大學;2011年
2 魏純潔;論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私法領域的法律適用[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3 李紅軍;國際私法意思自治原則基礎論[D];吉林大學;2004年
4 許珍;涉外合同中意思自治原則限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3年
5 朱哲;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婚姻家庭領域的適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劉微;國際私法領域中國際慣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廖波;國際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則的理論與實際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李雅娣;論國際合同準據法選擇中意思自治原則適用的限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年
9 張春寧;論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沖突法中的適用[D];山東大學;2012年
10 林新穎;論國際私法中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限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論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2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6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