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WTO保障措施的實體性要求及我國的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4-06-02 15:17
保障措施和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是WTO所認可的,成員方保護國內相關產業(yè)、限制進口產品的三大合法措施。但與反傾銷、反補貼措施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不同,保障措施針對的是公平貿易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公平競爭。所以,WTO法律體系有一系列關于實施保障措施的實體性要求和限制性要求。保障措施制度作為多邊貿易體制中重要的“安全閥”之一,值得我們做進一步地研究。本文以GATT1947第19條和《保障措施協(xié)定》為基礎,對保證保障措施正當實施的實體性要求進行分析,通過與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的相互比較,找出保障措施實施要求的特殊性,并通過對GATT1947第19條和《保障措施協(xié)定》的比較研究,找出保障措施實施規(guī)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且相應地提出了完善措施。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受《入世議定書》第16條和《中國加入工作組報告書》第11條第242款規(guī)定的影響,針對中國的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已經(jīng)成為阻礙我國對外貿易正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可能在今后七年內繼續(xù)影響我國主要工業(yè)產品的出口。因此,研究針對中國的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既有現(xiàn)實意義又有長遠意義。本文通過對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一般性保障措施之間異同點的分...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保障措施概述
(一) 保障措施制度的歷史和《保障措施協(xié)定》
1、保障措施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2、WTO《保障措施協(xié)定》及其由來
(二) 保障措施的概念和實施形式
(三) 保障措施的法理基礎
(四) 保障措施的援引情況
(五) 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2、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
二、實施保障措施的實體性要求
(一) 出現(xiàn)不可預見的發(fā)展(as a result of unforeseen development)
(二) 進口數(shù)量相對或絕對增加
(三) 對國內產業(yè)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的威脅
1、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認定
2、國內產業(yè)的認定
3、嚴重損害和嚴重損害威脅的認定
(四) 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之間的因果關系
1、進口增加與產業(yè)惡化的競合
2、“合理歸因”要件
3、“一致性”(coincidence)要件
三、針對實施保障措施的限制性要求
(一) 措施的限度
(二) 調查與措施所針對的進口產品之間的對等性
(三) 發(fā)展中國家豁免
(四) 配額的分配
四、WTO 關于保障措施實施要求規(guī)則的不足及其完善
(一) 進口產品增加的數(shù)量包含了相對增加的數(shù)量
(二) 沒有徹底禁止歧視性保障措施
(三) GATT1947 第19 條與《保障措施協(xié)定》的銜接問題
五、特殊保障措施和過渡性保障措施
(一) 農產品貿易領域的特殊保障措施
1、特殊保障措施的由來
2、特殊保障措施與一般性保障措施的區(qū)別
3、特殊保障措施條款的適用期
(二) 紡織品貿易領域的過渡性保障措施
(三) 針對中國的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
六、我國針對實施保障措施實體性要求的相關對策
(一) 應對保障措施的對策
1、建立、健全出口產品預警機制
2、充分準備、積極訴訟
3、重視保障措施爭端的磋商環(huán)節(jié)
4、爭取更多國家承認我國的完全市場經(jīng)濟地位
(二) 利用保障措施的策略
1、充分認識并積極利用保障措施
2、建立、健全進口產品預警指標體系
3、充分發(fā)揮行業(yè)組織和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87424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保障措施概述
(一) 保障措施制度的歷史和《保障措施協(xié)定》
1、保障措施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2、WTO《保障措施協(xié)定》及其由來
(二) 保障措施的概念和實施形式
(三) 保障措施的法理基礎
(四) 保障措施的援引情況
(五) 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2、保障措施制度對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
二、實施保障措施的實體性要求
(一) 出現(xiàn)不可預見的發(fā)展(as a result of unforeseen development)
(二) 進口數(shù)量相對或絕對增加
(三) 對國內產業(yè)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的威脅
1、同類或直接競爭產品的認定
2、國內產業(yè)的認定
3、嚴重損害和嚴重損害威脅的認定
(四) 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之間的因果關系
1、進口增加與產業(yè)惡化的競合
2、“合理歸因”要件
3、“一致性”(coincidence)要件
三、針對實施保障措施的限制性要求
(一) 措施的限度
(二) 調查與措施所針對的進口產品之間的對等性
(三) 發(fā)展中國家豁免
(四) 配額的分配
四、WTO 關于保障措施實施要求規(guī)則的不足及其完善
(一) 進口產品增加的數(shù)量包含了相對增加的數(shù)量
(二) 沒有徹底禁止歧視性保障措施
(三) GATT1947 第19 條與《保障措施協(xié)定》的銜接問題
五、特殊保障措施和過渡性保障措施
(一) 農產品貿易領域的特殊保障措施
1、特殊保障措施的由來
2、特殊保障措施與一般性保障措施的區(qū)別
3、特殊保障措施條款的適用期
(二) 紡織品貿易領域的過渡性保障措施
(三) 針對中國的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
六、我國針對實施保障措施實體性要求的相關對策
(一) 應對保障措施的對策
1、建立、健全出口產品預警機制
2、充分準備、積極訴訟
3、重視保障措施爭端的磋商環(huán)節(jié)
4、爭取更多國家承認我國的完全市場經(jīng)濟地位
(二) 利用保障措施的策略
1、充分認識并積極利用保障措施
2、建立、健全進口產品預警指標體系
3、充分發(fā)揮行業(yè)組織和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87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98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