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劃界中“灰區(qū)”的國際法基礎與權利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04:24
海洋劃界中的“灰區(qū)”問題的首次正式提出是在2012年的孟加拉國和緬甸的劃界案!盎覅^(qū)”是指位于一國200海里以內,但位于另一國200海里以外,同時又位于該國與另一國海洋邊界的另一側區(qū)域。陸地資源日益匱乏,人類加強對海洋世界的探索,海洋資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是由此導致的沖突也不斷,沖突主要是體現在海洋領域的劃界問題上。由于海洋劃界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緩慢,尤其在發(fā)展初期,領海、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制度并未完全建立,出現各國權利主張基礎不同,進而導致權利主張重疊的情形。因此,在海洋劃界實踐的歷史中,“灰區(qū)”這一問題既存在于領海劃界,也存在于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的劃界!盎覅^(qū)”涉及問題復雜,其重疊區(qū)域的爭端集中于海床和底土權利主張,一方依據自然延伸原則主張200海里外大陸架權利,而另一方依據距離原則主張200海里內的專屬經濟區(qū)權利。此外,劃界方法的選擇也是影響“灰區(qū)”的一個很大因素,比較常見的就是單一海洋劃界和等距離方法劃界,二者均受到諸多國家的追捧。對于該區(qū)域的歸屬,從司法審判的角度,尚無明確定論,在2012年的孟緬劃界案中,國際海洋法法庭對當事國在“灰區(qū)”內的權利進行了法理分析,建議當事...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孟緬劃界案圖示
38圖 2:1978 年《灰色區(qū)域協定》100oncerning De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Bangladesh and Myaal(Bangladesh/Myanmar),Judgment of 14 March 2012,p.122. Stabrun,“The Grey ZoneAgreement of 1978 : Fishery Concerns,Security Chrests”,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 Report 13(2009), p.5.
本文編號:3536004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孟緬劃界案圖示
38圖 2:1978 年《灰色區(qū)域協定》100oncerning De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Bangladesh and Myaal(Bangladesh/Myanmar),Judgment of 14 March 2012,p.122. Stabrun,“The Grey ZoneAgreement of 1978 : Fishery Concerns,Security Chrests”,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 Report 13(2009), p.5.
本文編號:35360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536004.html